三七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作用机制的探讨

2018-10-31 09:03梁荻吴金玉镇立陈永贵郭雅雯唐婕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8年7期
关键词:三七类风湿关节炎

梁荻 吴金玉 镇立 陈永贵 郭雅雯 唐婕

【摘 要】 通过文献检索的方式,检索出类风湿关节炎中医病机、西医病理机制、三七药理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探讨,瘀血是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邪实之一,是本病的发展转归的致病因素;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早、中、晚期均伴有明显的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液呈高凝状态和明显的微循环障碍。药理研究证实,三七具有抗炎、抗血小板凝集、抗骨组织破坏、调节免疫等作用。

【关键词】 关节炎,类风湿;三七;机制;血瘀证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确切发病机制不明,其特征为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亦可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RA的病理改变主要有间质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滑膜衬里细胞增生、微血管的新生、血管翳的形成,以及软骨和骨组织的破坏等[1]。统计证实,RA的世界发病率为0.5%~1%,在我国的发病率为0.32%~0.36%,发病起计10年内约有63%的患者会致残[2],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疾病。目前,西医对RA的治疗还没有特效的方法,且治疗的同时伴随较多的不良反应,近些年来中医药在RA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运用[3],其中以活血化瘀为法的治疗越来越受到各医家的重视。本文就三七治疗RA的作用机制与应用现状探讨如下。

1 RA的中医病因病机

1.1 古代医家观点 古代中医书籍中并无RA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为“痹证”范畴。《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类证治裁》也讲到:“风寒湿合而成痹,蕴邪化热,蒸于经络,四肢痹痛,筋骨不舒。”《普济方》中论述:“痹之为病,在骨则重不举,在脉则血凝不流……。”心主血液,血液行于脉内,周而不息,荣养周身,心气不足,血脉亏虚,脉道不利,发为痹证。故古代认为痹证与外感风寒湿热之邪和人体正气不足有关,其病机可概括为:“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

1.2 现代医家观点 林如祥等[4]认为,RA的发生与先天禀赋不足、正气亏虚、外感湿热毒邪、久病生痰成瘀密切相关。朱建炯等[5]把血瘀归为主要病机。周学平等[6]认为,RA活动期以瘀热为主要表现且贯穿始终。娄玉钤[7]认识到关节反复肿痛、变形、活动受限、骨节蹉跎,究其原因,是痰瘀痹阻关节。唐先平等[8]指出痰瘀的病理因素在发病过程中既为根本原因,又为主要病机。同时叶锦夏等[9]分析痰瘀积分与RA炎症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为二者正相关,且痰瘀贯穿于RA的始终,这为中医治疗RA提供了较为客观的理论依据。

2 RA中医“瘀”的机制

瘀血与痹证的内外因均有密切的关系,夏

璇等[10]认为,外因方面:古云“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说明风邪导致血不行;寒性凝滞,寒邪犯于经脉,使经脉收引,血行不畅,以致瘀血;热邪循经入血,伤津耗液,使血液黏稠凝滞,痹阻经脉。湿性黏滞,日久生痰,痰阻经络则致瘀,最终痰湿血瘀交结。内因方面:痹病日久不愈则气血不足,正气虚弱,血流无力推动,血停则瘀,终致瘀血。因此,血瘀证几乎贯穿了RA始终。

疼痛是RA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中医所说的两大致痛机理分别是“不通则痛”“不荣则痛”。董建华[11]认为,痹证的病机是邪气阻痹经络,气血运行障碍 ,其关键在于“痹而不通”。又因“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气血失养,脏腑功能失调,故血虚不荣致痹。RA的临床表现亦有关节周围皮下瘀斑,《说文解字》云:“瘀,积血也。”唐容川《血证论》云:“离经之血,与好血不相合,是谓瘀血。”因此,瘀血是RA重要邪实之一。

3 RA的西医病理特点

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的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炎症、关节软骨和骨质遭到破坏和侵蚀、滑膜组织过度增殖以及功能异常[12]。有研究发现,RA的病理表现主要为大量浆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导致滑膜组织炎症反应,例如成纤维细胞增生、滑膜增厚、血管翳形成,血管翳入侵骨或软骨内,软骨细胞坏死、破坏,其中血液及关节局部纤凝异常是RA的一个重要病理特征[13-14]。在RA的病理进展中,免疫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活化的免疫细胞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参与炎症反应,诱导免疫细胞的分化。如白细胞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众多细胞因子中起到关键作用。研究发现,IL-1可诱导急性期的反应,激活血管内皮细胞,增强内皮细胞的表达,血液中的白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相互作用汇集关节内,从而诱导炎性反应。而TNF-α主要由巨噬细胞与单核细胞产生,在RA发病过程中首当其冲是致热原作用,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激活B细胞等介导免疫反应;其次是分泌炎性介质,如前列腺素、胶原酶等,机理是诱导软骨和成纤维细胞合成与分泌炎性介质,从而导致滑膜炎性反应和软骨破坏[15]。这些细胞因子通过介导破骨细胞的异常激活、蛋白水解酶的产生,促使滑膜细胞增殖和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最终导致滑膜增生、血管翳形成及关节软骨和基质破坏。同时有实验研究也证实存在凝血-纤溶系统的改变,临床上则表现为高凝状态,进而表明高凝狀态也是RA的临床表现之一[16]。汪元等[17]观察74例RA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发现活动期RA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容积比、血小板平均体积升高,且与血瘀证有相关性。因此RA的滑膜增生、高凝状态、血管翳的形成等都可归属于中医学“血瘀证”的范畴。

4 三七的现代药理研究

三七味甘、微苦,温,功主散瘀止血、消肿定痛。《本草纲目》中言三七:“止血散血定痛,金刃箭伤、跌扑杖疮、血出不止者,嚼烂涂,或为末掺之,其血即止。亦主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经水不止,产后恶血不下,血运血痛,赤目痈肿,虎咬蛇伤诸病。”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有效成分包括无机离子与无机盐类、氨基酸、黄酮类、三七多糖、生物碱、抗菌蛋白糖类、瑙醇成分挥发油、三七素以及三七皂苷类等[18]。三七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公认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皂苷类化合物[19]。从20世纪40年代起,三七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及研究,揭示了三七在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的功效,抗炎、抗衰老、抗肿瘤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20]。陆仕华等[21]用三七总皂苷肠溶微丸对高脂血症家兔血液流变影响研究发现,其能降低家兔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的效果。郭钰琪等[22]认为,三七皂苷R1可有效防止血管内皮损伤,促进血管新生,其机理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IL-17过度释放,减弱其与TNF-α的协同效应,降低血管内皮细胞的活化,修护受损内皮屏障。姜辉等[23]研究发现,三七总皂苷能显著抑制促炎因子IL-1、IL-6、核转录因子-κB(NF-κB)、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的表达,升高抑炎因子IL-10的水平,调控细胞因子网络平衡。李学东等[24]研究也发现,三七总皂苷能促进前体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增殖,进而促进骨重建,并且能抑制NF-κB受体激活蛋白配体的表达,减少破骨细胞的生成与活性,抑制骨吸收,发挥促成骨作用。周小玲等[25]研究表明,三七总皂苷对降低大鼠外周血白细胞移行抑制指数,提高外周血中粒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增强机体的全身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发挥重要作用。

5 三七在RA中的应用

由于三七抗血栓、抗炎、抗纤维化、调节免疫等作用,在临床逐步被应用,其在RA治疗方面也越来越受重视。姚茹冰等[26]观察三七总皂苷治疗活动期RA临床疗效,对照组应用甲氨蝶呤及柳氮磺吡啶,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三七总皂苷,结果发现,治疗组患者关节疼痛指数、压痛指数、肿胀指数等治疗后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 0.05);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CRP)及类风湿因子等治疗后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 0.01)。张佳红等[27]在西药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液(三七总皂苷为主要成分)治療活动期RA,与西药组对照,结果发现,治疗组反映RA活动度的PLT、CRP、铜蓝蛋白(CER)、α1-酸性糖蛋白(AAG)均下降明显,治疗组临床症状及疗效优于对照组。

6 结 语

三七作为传统的中药材,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已经被大家认可,但在RA的临床应用还较少,目前临床上关于三七治疗RA的相关报道不多,还缺乏更多可靠的证据。但大量研究证实,其对抗血栓、抗血小板凝集、抗炎、抗纤维化、抗骨组织破坏、调节免疫等方面有一定的改善作用。部分试验证实,其对RA关节压痛肿胀、炎症指标、红细胞沉降率有很好的改善作用。相信随着三七在RA治疗方面更加深入的研究及应用,会有更多有力证据支持三七在RA治疗方面的优势。

7 参考文献

[1] 陈世云.蜂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

[2] 陆再英,钟南山,谢毅,等.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48.

[3] 潘 惠,汪元,陈磊.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6,5(5):65-69.

[4] 林如祥,韩渝.浅谈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分型治

疗[J].国医论坛,2007,22(1):16.

[5] 朱建炯,陶霞.血瘀论治类风湿关节炎中西解释[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6,4(2) :756.

[6] 周学平,吴勉华,潘裕辉,等.瘀热病机研究述评[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4):217-220.

[7] 娄玉钤.中国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030-4034.

[8] 唐先平,胡荫奇.“痰瘀相关”与类风湿性关节炎[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3):173-176.

[9] 叶锦夏,陈进春,邱明山.类风湿性关节炎痰瘀积分与炎症因子相关性研究[J].中医药通报,2015,14(6):51-54.

[10] 夏璇,黄清春,接力刚.类风湿关节炎“血瘀证”的研究进展[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0,33(4):66-70.

[11] 王永炎,杜怀棠,田德录.董建华医学文集[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81-185.

[12] MOR A,ABRAMSON SB,PILLINGER MH.The fibroblast-like synovial cell in rheumatoid arthritis:a key player in inflammation and joint destruction[J].Clin Immunol,2005,115(2):118-128.

[13] COOLES FA,ISAACS JD.Pathophysiology of rheumatoid arthritis[J].Curr Opin Rheumatol,2011,23(3):233-240.

[14] BELCH JJ,MCARDLE B,MADHOK R,et al.Decreased plasma fribrinolysis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J].Ann Rheum,1984,43(6):774.

[15] LORENZ HM,KALDEN JR.Perspectives for TNF-alpha-targeting therapies[J].Arthritis Research,2002,4(Suppl 3):S17.

[16] 章平衡,刘健,谈冰,等.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高凝血状态与核因子κB活化及致炎因子增加有关[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6,32(3):364-368.

[17] 汪元,刘健,余学芳,等.血小板参数与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活动指标及临床症状相关性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6):5-7.

[18] 李志红.中药三七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6):37.

[19] 夏鹏国,张顺仓,梁宗锁,等.三七化学成分的研究历程和概况[J].中草药,2014,45(17):2564-2570.

[20] 杨志刚,陈阿琴,俞颂东.三七药理研究新进展[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4):59-62.

[21] 陆仕华,巫丽丽,刘华钢,等.三七总皂苷肠溶微丸对高脂血症家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药师,2017,20(4):658-660.

[22] 郭钰琪,齐冬梅,郝钰,等.三七皂苷R1调节炎性T细胞亚群保护血管内皮的实验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2,28(2):240-244.

[23] 姜辉,汪永忠,刘晓闯,等.三七总皂苷对肝纤维化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药材,2013,36(7):1123-1127.

[24] 李学东,陈斌,郑创义,等.三七总皂甙对骨髓基质细胞成骨分化及成骨作用的调节[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9,15(5):371-373.

[25] 周小玲,李永伟,李逢春,等.三七总皂甙对大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18(3):360-361.

[26] 姚茹冰,郭郡浩,蔡辉.三七总皂苷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6):501-503.

[27] 张佳红,王晋平,王慧娟.三七总皂苷调整类风湿关节炎免疫相关内环境失衡状态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7):589-592.

收稿日期:2018-03-17;修回日期:2018-05-14

猜你喜欢
三七类风湿关节炎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类风湿因子阳性是得了类风湿关节炎吗
跑步易患关节炎
不穿秋裤就会得关节炎?你会犯这个常识错误么
类风湿因子需要转阴吗
类风湿因子阳性就是类风湿关节炎吗
人参属药用植物转录组研究进展
我所知道的“三七”
彝药“我思”治疗痛风性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