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
摘 要 校企合作视阈下的“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开展落实,对我国整体教育事业发展意义重大;其能够将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融入专业教育中,有效实施深层次创业教育来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明确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整体趋势。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广谱式 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结合《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校企合作视阈下的“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主要通过构建创新创业专业课堂,创新创业实验室、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来体现,使其能够形成具有独立性和连续性的合理生态系统,保障创新创业教育资源能够共享的基础上,提升创新创业实践和相关教育覆盖范围,使我国教育事业价值性以及发展时效性,能够充分得以体现。
1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面临问题
(1)当前我国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这便使得大部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团队本身专业性和综合能力,无法得以保障。
(2)同时专业教育的脱节,使得大部分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专业和教育的附属品,忽视其本身的重要性和价值性,理论与实践无法结合,使得创新创业教育很难融入到对应教育教学体系内,造成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實施难度加大。
(3)高校教育中,历来的轻理论重实践教育理念,与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所遵循的理论实践相互结合,平衡发展理念无法形成契合性。比如与相关专业企业合作平台缺乏完善制度体系,校园内部所开展相关竞赛项目没有明确的专业性指标规范,且自身场地经费有限都使得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无法满足实施标准要求。
2校企合作视阈下的“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校企合作视阈下的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当前我国高校发展的主要方向,“广谱式”及校企合作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循环模式的直观体现,通过创新创业课业平台到创新创业实验室再到创新创业园,形成一套有效的具备层次性、互动性的反馈机制和循环教育生态系统;其本质是培养学生本身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的创业价值观。
3“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实践应用
3.1方案及体系构建
根据当前高校所面临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应用方案的落实。明确其面向群体的全面性,保障人才培养体系的融入度,通过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专业教育进行合理结合来达到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全面合理应用。这个过程中相应高校应该结合对应企业做好及时全面的沟通合作方案设定;通过校企配合制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计划和对对应时间平台的搭建。同时结合“广谱式”本身特性,将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下的培养学生对象,培养内容以及过程进行合理分类规划,以此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价值能够完全得以体现。
3.2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1)进行“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相关高校应明确与其所对接企业共同进行相关课业平台设置,整合校企资源,形成开放式教育资源共享平台,通过高校教师与企业导师合作打造符合创新创业教育价值体系的课程指标,结合相对较为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来最大限度普及创新创业知识,继而达到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目的。以此保障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客观性、全面性、重要性有清晰的认知。
(2)根据实际情况建造创新创业实验室,分类分专业做好实践平台区域的设置,使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能够完美结合,比如通过校企合作建立模拟商业环境对虚拟企业在此期间实行经营管理、战略规划、组建团队、财务决策等;这个过程中结合模拟运行情况和具体经营状况做一定的效验分析评估,同时保障学生能够在教师以及创业导师指导下进行亲身学习和实操体验;先要在课堂教育中,明确对应教学任务,即教学内容选定以及教学方法选择,结合教学资源以及创新创业实验平台设定,使学生能够有效认识到真实企业具体运营动态,提升其观念格局全面性和思维意识。
(3)结合校内具体信息对创新创业管理教育对象进行进一步深层次划分,针对在大学就读期间就下决心毕业之后去创业的学生,根据课程内容与体系做针对性、实用性、专业性增强,通过“专业型”创新创业管理教育,提升此部分学生实际创新创业技能,保障其能够具备一定的创办企业或工作室基本能力,同时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创业风险规避系统嵌入和完善,以此提高学生创业成功率。
(4)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衔接与互动,明确我国教育发展方向即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致力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其在此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养成,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期间,结合广谱式理念开展进行前,对课业平台学习以及互动反馈阶段等教学模式,应针对性的予以预警和考评机制设定,这个过程中可通过网络媒介,比如邮件、微信、QQ、短信等形式实时监督学生学生聚义学习进度,不定时进行知识测验,确保其学习有效性;同时针对理论实践,互动反馈期间考评机制,避免重实践轻理论学习状况发生,必须建立只有通过理论考核学生才能进入创业实践的方式,以此保障整个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作用价值能够完全得以体现。
(5)校企合作视阈下,对其教育模式环境搭建完成后,将企业、高校、学生进行“广谱式”系统运行系统设定,按照分层循环,互动反馈等机制,选聘校企中具有丰富创业经验和能力的导师,进行市场化运作互动平台设置,使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完美融合,确保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能够高效发挥其本身实质作用;使机制本身生态循环性能够得以展现,最大限度保障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能够与当前时代发展形成同步统一性。
4结束语
校企合作视阈下的“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必须注重高校与企业的协同配合,保障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能够充分结合自身专业优势,进行科学合理的判定决策;同时这个过程中“广谱式”理念方式的实施,应结合实际做好全过程的动态把控,保障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下各环节的衔接性和时效性;以此使我国整体教育行业能够高效、稳定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商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7.
[2] 许朗,贡意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项目参与式创业教育[J].学术论坛,2011,34(09):213-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