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护理在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2018-10-31 09:00张兰武艳伟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3期
关键词:重症医学科全程护理抢救

张兰 武艳伟

【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的抢救治疗中应用全程护理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表现。方法:针对我院重症医学科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抢救的66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取全程护理干预,分析探讨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表现。结果: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为18.1%。两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观察组平均抢救时间为(31.4±9.2)min,而对照组患者为(48.5±13.5)min。两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重症医学科危重抢救患者,在其抢救护理中应用全程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掌握患者的相关信息,从而及时有效的做出调整,改善患者的一般情况,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全程护理;重症医学科;危重;抢救

【中图分类号】R47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3--01

重症医学科作为临床上高风险的科室之一,其收治的一般为急危重症患者,此类患者入院时一般情况较差,并且病情复杂多变,导致对其的抢救治疗工作施展不易。而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治疗中,如操作或护理的细节处理不足,则会影响患者抢救效果。所以,良好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是提高救治效果的关键[1]。基于此,本文针对我院重症医学科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抢救的66例患者进行研究,重点分析探讨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的抢救治疗中应用全程护理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表现。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针对我院重症医学科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抢救的66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分别18例、15例,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74岁,平均年龄(48.2±3.5)岁。消化疾病11例、呼吸疾病9例、心血管疾病5例、外科创伤3例、急性感染性疾病5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分别19例、14例,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年龄(48.4±3.2)岁。消化疾病12例、呼吸疾病10例、心血管疾病6例、外科创伤4例、急性感染性疾病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则进行全程护理:患者入院后建立绿色通道,护理人员准备好相关用物接收危重患者,包括呼吸机、心电监护等,另外有详细记录患者的接收过程和抢救记录[2]。在接收到患者后,立即收集相关资料,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抢救。患者进入抢救室后,立即开放静脉通路,给予吸氧,如吸氧不能满足患者的救治要求,则立即使用呼吸机进行通气治疗。严格按照指标进行心外按压治疗,同时观察患者的相关生命体征。在此期间,护理人员要积极、有效、迅速、合理的配合医生进行抢救。最后,在患者抢救期间,应注意加强患者的相关基础护理,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包括清理血迹、口腔等[3]。

1.3 观察指标

(1)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治疗期间的相关资料,包括两组患者的死亡率以及心肺复苏率等,另外记录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2)按照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满分为100分,90分以上为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所有试验数据均运用SPSS20.0数据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其计量资料通过t来进行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抢救效果

在抢救护理完毕后,观察组患者死亡人数2人,死亡率为6.6%。对照组死亡人数6人,死亡率为18.1%。两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抢救期间,观察组心肺复苏人数为7人,而对照组为8人,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另外,观察组平均抢救时间为(31.4±9.2)min,而对照组患者为(48.5±13.5)min。两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 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存活31人,满意度评分为(92.7±1.1)分,对照组患者存活27人,满意度评分为(82.3±0.8)分。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重症医学科患者有着发病急、病情重特点,需要紧急抢救。一旦患者病情恶化而得不到及时救治时,患者的生命则会受到严重威胁,措施最佳抢救时间。而发生差错或不安情况后,患者及其家属很会极为不满,这也直接造成了医患关系的高度紧张[4]。护理程序是一种科学的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是个综合的、动态的,具有决策和反馈功能的过程[5]。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步骤和行动,予以护理对象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发展以及精神多个层面系统的全程护理,使其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在全程护理中,护士不是医嘱的机械执行者,护理也不仅仅是对患者機体的护理干预,而是强调身心全程护理,要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进行了解,从而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在生理、心理方面都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同时,在抢救护理中应用全程护理干预,能有效保证护理人员和医生之间的配合,减少抢救意外的发生,从而提高抢救质量,保证抢救效果。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在抢救护理完毕后,观察组患者死亡人数2人,死亡率为6.6%。对照组死亡人数6人,死亡率为18.1%。两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抢救期间,观察组心肺复苏人数为7人,而对照组为8人,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观察组平均抢救时间为(31.4±9.2)min,而对照组患者为(48.5±13.5)min。两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对于重症医学科危重抢救患者,在其抢救护理中应用全程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掌握患者的相关信息,从而及时有效的做出调整,改善患者的一般情况,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王宇群.个性化全程护理干预对小儿麻疹合并重症肺炎患儿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05):187-188.

董玲玲,韩淑亭,张新双.全程责任制护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应用对护理服务质量和专科护士素质的影响[J].系统医学,2017,2(10):148-150.

朱珏.针对性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气管切开肺部感染危重患者中的效果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59):11825-11826.

曹爱春.基于“3H”理论的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内科,2016,11(04):657-659.

.2016年第二届全程个性化肺癌护理论坛 2016年肺部疾病患者健康促进与心理护理论坛继续教育学习班会议及征文通知(第二轮)[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10):77.

猜你喜欢
重症医学科全程护理抢救
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主动脉内球囊反博术的全程护理
系统化管理对ICU失禁患者罹患失禁性皮炎的影响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全程护理对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康复及满意度的影响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血浆置换在ICU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全程护理对哮喘患者满意度、肺功能、生活质量和情绪状况的影响
全程护理对肺结核并咯血患者疗效的作用探讨
俄召驻外代表开会“抢救”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