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相娟
【摘 要】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0例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为观察目标,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90)、实验组(n=90)。参照组患者应用10.0mg米非司酮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12.5mg米非司酮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较治疗前有显著的效果,米非司酮12.5mg治疗方法比米非司酮10.0mg治疗方法更具有优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在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治疗中,12.5mg米非司酮的效果更加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与借鉴。
【关键词】米非司酮;围绝经期;子宫肌瘤
【中图分类号】R714.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3-0-01
子宫肌瘤又称之为子宫平滑肌瘤,病因为子宫平滑肌细胞组织增生,高发于40~50岁的围绝经期女性,在临床中有较高的发病率[1],今年呈现处不断增加的严峻趋势。早期子宫肌瘤是一种良性肿瘤病变,可称之为子宫纤维瘤、纤维肌瘤。随着子宫肌瘤病情的发展,若治疗不及时,就会危及患者身心健康,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为此,本文现对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0例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予以研究,分析米非司酮的治疗效果,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0例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为观察目标,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90)、实验组(n=90)。参照组患者年龄范围36~54岁,平均为(45.15±4.57)岁;病程范围7个月~3年,平均为(1.70±0.41)年。
试验组患者年龄范围36~55岁,平均为(45.24±4.71)岁;病程范围7个月~3年,平均为(1.71±0.40)年。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上述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实验组患者实施米非司酮(生产单位: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0673)12.5mg治疗,患者月经1d服用,每天行晚餐1小时后口服,共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为1个月[2];参照组患者应用米非司酮10.0mg治疗,使用方法与参照组上述一致,若患者服药期间产生月经不规则、月经量过多等并发症,需要停药到医院及时就诊,在明确排除恶性肿瘤、经肝肾功能检测后,继续服用药物。
1.3 观察指标
通过应用超声诊断仪,检测患者的肌瘤位置、三维径线、子宫等指标。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为经治疗后患者子宫肌瘤体积减小40%以上;有效为经治疗后患者子宫肌瘤体积减小20%~40%,无效为经治疗后患者子宫肌瘤体积减小20%以下。临床有效率=(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分析
将两组患者临床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 20.0中分析,计数资料表示为百分率形式,应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形式,应用t值检验,P<说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对比
实验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4.44%,参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83.33%,实验组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子宫体积与肌瘤体积对比
两组治疗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小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围绝经期是每位女性的必经生理阶段,主要是指卵巢功能逐渐降低到绝经1年之中的变化,女性激素水平、生理状态的异常,会引发多种生殖系统疾病。结合相关临床资料,围绝经期女性患上子宫肌瘤的比率非常高,约为71%,并伴有下腹部抱愧、排尿障碍、月经异常等并发症[3-4],严重危及了患者身心健康,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
子宫肌瘤是一种女性生殖系统的常见病症,从相关数据资料中可得知,该疾病的产生与年龄存在很大关联,尤其是对于围绝经期女性而言,许多子宫肌瘤具有肿瘤体积较大、肿瘤多发的特点,针对该疾病过去临床治疗仪手术为主,然而手术手段会给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大,还会诱发阴道出血、感染等不良反应。子宫是广大女性主要的生殖系统,对于促进激素的分泌具有重要作用,若采取子宫切除术的方法,其技术及精准性要求较高,费用成本昂贵,难以在基层医院中推广开来。对此,研究安全可靠、简易操作的方法来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一直是临床学界的探讨热点。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尚未得出具体的结论,但可以确认的是,若产生子宫肌瘤病变,其中的雌二醇等激素水平会不断上升,还会影响到病情。此外,孕激素也与子宫肌瘤存在很大关系,会对子宫肌瘤起到刺激作用,再加上细胞核分裂会促使子宫肌瘤的增生与增长。如果患者体内子宫肌瘤的增大,会出现下腹坠痛、月经量增加、排尿障碍、贫血等并发症。
米非司酮是一种孕激素拮抗剂,可与孕酮受体进行竞争性结合,促进黄体溶解、降低孕激素活性,进而起到改善激素水平的效果,与此同时,既能抑制孕激素受体基因转录,又能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产生作用,并对排卵功能产生抑制作用,进而诱发闭经。米非司酮还能促进肌肉缺氧性变性坏死,减小肌瘤体积,米非司酮还能通过阻断孕酮与其受体结合后产生生物学效应,加快肌瘤的萎缩,但米非司酮停药后,患者病情极易复发,由此说明,药物只是暂时缓解症状,无法取代手术治疗。由于米非司酮能显著减小肌瘤体积、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贫血症状,可结合患者实际病情进一步应用。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米非司酮应用十分普遍,但该药物是否具有诱发绝经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热点,且人们对其用法用量难以把握。因此,本文对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研究,进一步分析了米非司酮的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显示,实验组临床有效率为94.44%,参照组的临床有效率為83.33%,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显著好于参照组,含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结合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的病情,使用米非司酮治疗效果显著,剂量为12.5mg,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应用价值极高。
参考文献
潘振球,范丽英,金亚蓓等.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诱导绝经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12):79-80,83.
方海娅,张海燕,寿华锋等.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11):987-989.
杨冬红.米非司酮保守性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影响因素[J].医学临床研究,2017,34(6):1075-1077.
李巍巍.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8):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