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课堂中释放儿童的创造力(上)
——听学、即兴与创作课程

2018-10-31 01:17约翰怀特纳著菁译
中国音乐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创作儿童音乐

〔美〕约翰·怀特纳著 梁 菁译

儿童和音乐

孩子们热爱音乐。但凡接触过儿童的人都明白,他们喜欢唱歌、玩耍、拍手、跳舞、律动,醉心于各式各样的音乐活动。三十多年来,我一直在公立学校教授音乐,并在过去的十八年中持续观察学校里的学生和教师。以音乐教师和大学教授的身份来讲,我非常认同这一说法:孩子们对音乐抱有一种真挚的感情。从他们生命的开初,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对音乐做出反应,参与各种音乐活动。我诚挚地希望,本文的读者也能赞同这一看法。

从胎儿时期开始,孩子们即与音乐产生联系。母亲怀孕16周时,胎儿就能在子宫中听到母亲或其他家人吟唱的摇篮曲或小调。①出生之后,婴儿生活的每时每刻同样离不开音乐。尤其现在许多家庭都有录音机、手机、电视、电脑、CD、DVD、MP3等设备,它们会时时刻刻给婴儿带来音乐。研究结果显示,婴儿会对音乐中的速度与节奏产生反应,与平铺直叙的诉说相比,他们更加偏爱有乐感的声音。②如果你曾对一个小宝宝唱过歌,那你就很清楚,他们会随着歌声中的节奏“舞动”,扭动身体,对你微笑。

除了家里之外,我们踏足的其他地方,如车里、商店、办公室、超市甚至电梯中都会播放音乐。其中,商圈通常会24小时播放音乐以增长人们的购买欲。③外出时,人们也会用便携式设备聆听音乐,因此无论是对于成人还是儿童而言,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谓“无缝衔接”。世界正在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时期:音乐以不可阻挡的披靡之势,全方位地进入每个人的生活,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接触、消费各种类型的音乐。在这颗星球的每一个角落,甚至于遥远的外太空,人们只需轻轻触动一个按钮,音乐即可信手拈来。

音乐是人类的基本活动

从上述基本实证来看,我们可以认为,音乐是人类一项非常基本的活动,始于生命早期,这一说法是符合逻辑的。已有证据显示,子宫中的胎儿能对音乐做出反应④;大约在四万到四万五千年前,人类文明刚刚燃起星星之火时,就已有乐器出现。⑤所以我们可以确切地认为,音乐是人类独有的行为,或许在我们的基因序列、细胞组织或其他生理构造中天生就带有音乐性。无论如何,生而为人,即天生携带着乐感的基因,你我无一例外。

让我们回顾文章开始的那句话:孩子们热爱音乐。那么,我们成年人可否把自己视为“年长一些的孩子”呢?答案是肯定的。生活中我们聆听音乐并被触动或创造音乐,这对于人类来说都极其重要,而且无关年龄、国籍。虽然我们在聆听与响应音乐时颇有相似之处,但有些人特别沉迷其中。正如我前面所说的,尤其是儿童,他们特别热爱音乐。

如果我们认可“音乐对于我们整个种族来说都很重要,尤其是对儿童而言”这一观念,那么作为一门学科,学校中的每一个孩子都应学习音乐,接受音乐教育。基于这一原因,音乐教育与人类研究息息相关,特别是针对年幼儿童的研究。在人类发展过程中,音乐长存历史之中并延续至今,对人类产生了重大影响,理应属于必修学科之一。所以,应该给予学校儿童以音乐教育,同时保证教学质量!

中国学校的音乐教育

2013年、2016年、2017年的夏天,我非常荣幸地来到美丽的中国,并先后前往北京、上海、西安、深圳、成都、延安这几个城市及其周边地区观摩了许多公立学校的音乐教学。诚然,我的观摩仅限于我踏足过的几个城市,但是这并不影响我在中国认识了许多朋友,其中有普通音乐教师、大学教授,还有各个年纪的学生。在我眼中,中国儿童与美国儿童如出一辙:他们都是那样精力充沛、欢天喜地,充满了好奇心,也喜爱各种形式的音乐。中国文化传统深邃、隽永,中国音乐也有超过五千年的历史与变迁。我会在2018年夏季重返这一奇妙的国度。

中美两国公立学校的音乐课程面临着相同的问题:资金匮乏,资源不均,城乡差异,学校管理者、教师与学生家长容易低估音乐课的价值,学校教师缺乏培训,等等。在观摩过程中我发现,音乐课堂上的中国学生常以被动的态度接受音乐欣赏与聆听课程,缺乏音乐基础或理论教学的实践(例如演奏、演唱或表演)。课堂上,他们往往会静坐观看他人的表演,很少亲身参与音乐活动;校内的音乐创作活动,例如作曲、即兴或编曲等也几近于无。

中国学校的城乡差异也非常明显,包括音乐教学的方法与可用资源。歌唱是大多数音乐课中最主要的教学形式,尽管一些大城市也开设了器乐课,但通常是在放学后,教师对几个拥有自己乐器的学生进行私人教学。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大多数学生在音乐课堂上都非常消极、被动,他们静静地坐在座位上,聆听教师宣讲一些音乐作品或风格,如京剧或者来自中国遥远地区的乐种。我很少看到学生一边舞动一边歌唱,或者演奏和表演,甚至很难看到学生沉浸于教师提供的音乐之中并且获得享受。虽然摇滚乐、流行音乐、爵士乐、电影音乐或百老汇音乐剧中的音乐很流行,但现代音乐在中国课堂上少有立足之地。我倒是聆听了不少中国传统音乐以及相关的讲学,同样也欣赏了许多历史久远的乐器的演奏。

音乐应该如何教学?

我很肯定,每个国家的学童都喜欢音乐,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聆听音乐。这一点,无论是中美两国还是别的国家都是如此。然而,音乐究竟应该如何进行教学呢?音乐教学应该是以表演为基础,由教师努力让学生进行多样化的演唱、演奏尝试,最终为学生的亲朋好友和社区呈现音乐会演出呢?还是应该将它视作一项独立完成的知识追求,以音高、音阶、和弦、乐器与抽象音乐理论的测验为最终成果呢?

随意询问音乐演奏者、音乐教师或学校里任意一个学生,他们或许都对上文中的问题持有同样的答案:音乐当然是一门表演艺术,它应该进行演奏、歌唱、表演与分享。同时,它也是一门学术学科,具有学习价值。但是,当我们的先人围坐在篝火旁,伴着骨笛、鼓和其他打击乐器歌唱、舞蹈、活动,沉浸在音乐之中时,我很怀疑,他们是否会想起音乐的结构问题,或者试图从他们正在表演、享受的音乐中挖掘出某种理论。对于我们人类来说,越是基础、根本、原生的力量越是意义深远,而且这种力量会在我们创造、聆听、响应音乐的过程中释放出来,被我们发现。

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我们应该始终铭记,学生踏入课堂之前,他们早已拥有乐感,对音乐怀抱热爱之情。所以我们应该格外留心,不能破坏他们对这门艺术所拥有的赤诚的感情。同时,还要教导学生对音乐应该全情投入、充满活力并给予他们启发,用音乐牢牢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用音响与节奏使他们着迷,用音乐的美与和谐让他们沉醉,用旋律引领他们向上。

音乐教学应该改变儿童的生活。他们应该学会如何创造自己的音乐,以及随之歌唱、舞蹈、演奏,并因他们自己创作的作品而感到着迷,这才是正确的音乐教学之道。音乐教学对我们来说不应仅是一种学术活动或被动经验,而让学生在外围旁观。我们的音乐教学,应该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聆听、演奏、歌唱、律动、即兴、创作音乐。那么,对于音乐教师来说,我们的根本任务其实在于教导学生如何去“做”。

学音乐应如学语言

在我们思索音乐教学的问题,考虑如何让儿童获得乐感时,观察儿童学习母语的过程或许能给我们带来启发与借鉴。胎儿在母体之中就能听到家人说话,因此父母、兄弟姐妹的声音成了他们最早的言语范本。新生儿能听到这些声音,并且会进行模仿。⑥小婴儿嘴里的叽里咕噜、喋喋不休,最终会变为我们所熟悉的字词。然后,这些字词会组合在一起,成为简单的短语或句子。在简单的句子之后,孩子们很快就能激情四溢地把他们的想法表达出来,可以说仅仅通过聆听与模仿,孩子们就能学会使用、讲述一种语言。他们首先“用耳朵学习”⑦,吸收周围的音响,然后很快开始创造属于自己的声音,再将两者融为一体。这一过程自然而然地发生,在世界各地几乎每分每秒都在上演。⑧正如聆听一种语言一样,聆听音乐对于儿童的各种感官也都会产生极大的作用。⑨

音乐教师应该学会以一种简单的方法去教授“音乐语言”。“听学”,也就是通过聆听和模仿去学习音乐,是最自然也最有效的起步方法。儿童想要学习新词,他们会在吸收语言的同时以不同的方法进行学习,从模仿开始,然后将新词加入已经习得的词组、短句或长句中。同样,想要儿童学会即兴创作旋律或节奏,也需从聆听开始,然后在演唱或演奏简单乐器的过程中,形成他们自己的组合,创作他们喜欢的节奏型或音乐表达。⑩这一过程的核心与最终成果都在于促进儿童的音乐创造力,让他们能够开启创造性思维。⑪⑫这一切都不是被动地吸收,而是主动地创造。

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表演音乐,能够走入那美妙的、动人的、有力的、无比宽广而又深邃的音乐世界。以演唱或乐器演奏为主的音乐表演,应是所有音乐课程的核心。就像教导孩子们写故事和诗歌一样,教师应该教导孩子们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但是,聆听与表演不应是音乐教育的终点站。

创作音乐:听学、即兴与作曲

人类是富有创造力的。孩子们接触音乐的方法,应该和婴儿习得语言一样自然。通过聆听、表演与模仿的方式吸收音乐素材,然后利用这些素材来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教师应该先教学生听学,聆听并模仿他们听到的东西,然后利用他们听到的乐思和音响进行即兴创作,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音乐型、排列与独一无二的组合。一旦学生找到他们特别喜爱的音乐型和组合,教师就可以引导他们记录或录制自己的创作。按照这一循序渐进的步骤,学生自然就会开始创作他们自己的音乐,这一流程对于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讲都深具价值。⑬⑭⑮

那么,如何在音乐课上完成这一过程呢?学生需要聆听学习怎样的音乐材料呢?教师应该如何教导他们进行即兴创作呢?在成为作曲家之前,难道学生不需要长期的音乐学习吗?如果一名音乐教师本身没有即兴或作曲的经历,他该如何指导学生完成这一学习流程呢?我相信,大多数音乐教师读完上文之后,心中会涌起许多问题。⑯

在引入新教学方法之前,教师应该接受指引,并拥有相应的材料和范本可资借鉴。全新的课程资源应尽可能简单、易懂,而且留有余地,这样教师才能尽快开始使用新方法。新课程与相应的活动应该容易上手使用,不必提前进行长时间的特别训练或指引,而且教学方法的方方面面都应该清晰、易懂,这样教师使用起来才不会产生畏难情绪。

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接下来,我将阐述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活动,在开展这些活动前无须进行特别的训练。无论教师教授五年级的音乐欣赏课或学校的课后合唱团,都可以直接在课堂上开展这些活动。无论教师充当何种身份,如乐团教师、合唱队指挥等,都可以从下文介绍的教学流程中获益。我所设计的课程旨在辅助任何阶段的音乐课或任何水平的教师,哪怕是大学音乐专业的学生也能在参与中获得丰富的经验,体验到乐趣。此课例适用于任意地区的音乐课堂。

课例的目标在于解放儿童和人们的创造性,使用时间可在5分钟至20分钟之间。它们简单易行,具有一定的顺序,不过也可以进行随意组合,有时甚至需要周而复始,重复最初的教学活动,然后再进入下一阶段。你可以让学生以歌唱、击打身体的形式来完成教学内容,也可以使用简单的乐器,比如竖笛来进行教学。乐队和交响乐团的乐器同样有用武之地,教师可以选用长笛、单簧管、小提琴或电贝斯来演奏音乐。

下面,我将呈现更详细的课程序列。此课程序列的目标在于让学生开始体验他们自身的创造天分,运用他们与生俱来的能力去聆听、听学,运用他们接触到的音乐材料进行即兴编创,最终创作出属于他们自己的乐思和作品。⑰(未完待续)

注 释

① López-Teijón,M.,García-Faura,A. & Alberto Prats-Galino,A.(2015).Fetal facial expression in response to intravaginal music emission. Ultrasound. 23(4):216-223.

②Zentner,M. & Eerola. T(2010).Rhythmic engagement with music in infancy.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107(13):5768-5773. DOI:10.1073/pnas.1000121107.

③ Ford,M.(2013).The psychology of music:Why music playsa big role in what you buy. MotiveMetrics Research. https://www.motivemetrics.com.

④ 同注①和注③。

⑤ Conrad,N.J., & Münzel,S. C.(2009).New flutes document the earliest musical tradition in southwestern Germany.Nature. v.460:737-740. DOI:10.1038/nature08169 .

⑥ O’Grady,W.D.(2005).How Children Learn Language(Cambridge Approaches to Linguis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⑦ 译者注:文中我将用“听学”一词来表达“用耳朵学习”的行为。

⑧ Golinkoff,R.M. & Hirsh-Pasek,K.(2000).How babies talk:The magic and mystery of language in the first three years of life. Plume Penguin Group,New York:New York.

⑨ Kerchner,J.(2014).Principles and foundations of music listening. In Music across the senses.(pp. 1-19). New York, 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⑩ Beckstead,D.(2013).Improvisation Thinking and Playing Music. Music Educators Journal,99(3),69-74.

⑪ Dunn,R.E.(1997).Creative thinking and music listening. Research Studies in Music Education,8,42-45.

⑫ Hickey,M. & Webster,P.(2001).Creative thinking in music. Music Educators Journal,88(1),19-23.

⑬ Whitcomb,R.(2013).Teaching improvisation in elementary general music facing fears and fostering creativity. Music Educators Journal,99(3),43-51.

⑭ Menard,E.(2013).Creative Thinking in Music Developing a Model for Meaningful Learning in Middle School General Music. Music Educators Journal,100(2),61-67.

⑮ Nielsen,L. D.(2013).Developing Musical Creativity Student and Teacher Perceptions of a High School Music Technology Curriculum.Update:Applications of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31(2),54-62.

⑯ Peterson,C. W., & Madsen,C. K.(2010).Encouraging cognitive connections and creativity in the music classroom. Music Educators Journal,97(2),25-29.

⑰ Stringham,D. A.(2016).Creating Compositional Community in Your Classroom. Music Educators Journal,102(3),46-52.

猜你喜欢
创作儿童音乐
《一墙之隔》创作谈
音乐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音乐
秋夜的音乐
“六·一”——我们过年啦!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