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微信公众号的音乐教育功能(下)
——以“国音爱乐”和“尚音爱乐”为例

2018-10-31 01:11李哲夫
中国音乐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公众微信内容

李哲夫

三、大学生微信使用情况调查

目前,很多专业类微信公众号的推文难以卒读,甚至细读都难以弄懂,导致无人浏览或高浏览量但点赞量甚少。未来,微信公众号不应仅仅是学者群体间相互交流的载体,应吸引更广泛的大学生群体,更有效地达到艺术知识普及的目的,从而提升大学生群体的艺术素养。若条件允许,还应肩负媒介批评、媒介音乐教育以及缩小广大读者与音乐类专业群体间认知差距的任务。

在“互联网+”时代下,如何运用微信加强大学生音乐教育这一问题是音乐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在此基础上,笔者为了了解普通高校大学生对微信公众号的态度和使用习惯而设计此调查问卷。

1.问卷调查表

(1)《大学生微信使用情况调查》基本概况

笔者在腾讯问卷网站发布了一份有偿填写的《大学生微信使用情况调查》①问卷,并将链接地址通过二维码的形式在各个微信班群向全校大学生进行推送,同学们可以直接在网页上进行作答。为避免重复刷题,笔者设置了同一个IP地址无法重复提交的功能。在提交之后,可以随机领取0.2元——1元拼手气红包奖励。腾讯问卷网站会对问卷作答情况进行记录,随后笔者将所有的数据进行在线统计分析,其结果如下:参与本问卷的人数有285人次,其中94次访问未提交问卷答案(即点开链接并没有完成作答或网页出错),有效问卷为191份。

按照音乐教育基本功能和本文研究的需要,问卷调查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教育导向功能发挥情况、社会教育功能发挥情况、文化传承功能发挥情况、娱乐审美功能发挥情况。

(2)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参与调查的男生有45人,约占有效问卷人数的23.6%;女生146人,约占76.4%。师范专业96人,约占50.3%;非师范专业95人,约占49.7%。所在院系,如下表所示:

表2 各院系填写问卷调查人数统计

图7 各年级填写问卷调查人数统计

2.数据分析

(1)微信及其内容使用情况

从大学生查看微信公众号的频率来看:一天多次浏览微信公众号的比例为36.7%,一周多次的占到31.4%,一月多次的占到3.1%,不主动看的占到28.8%。而微信公众号的推文内容、推文频率对大学生期待的满足程度取决于其是否能够顺利运营。例如,对于“是/否”困惑找不到其想要的公众号的大学生约各占一半,分别占49.7%和50.3%。从大学生浏览公众号的内容类型来看:38.2%的大学生最常浏览知识类公众号,21.5%最常浏览搞笑类公众号,7.3%最常浏览音乐类公众号, 2.1%最常浏览游戏类公众号,其他占30.9%。

关于大学生能否接受通过微信进行音乐教育这一问题的调查,69.6%选择可以接受,19.4%选择非常接受,11%选择不接受,没有人选择非常不能接受。由此可见,89%的大学生可以接受或非常接受通过微信接受音乐教育。大学生对通过微信公众号来学习音乐的极高呼声,有助于建立和发展音乐教育类微信公众号,使其教育导向功能也更容易发挥作用。

同时,从统计数据中可以发现:经常阅览知识类微信公众号的大学生浏览推文的频率最高。

(2)被调查者对于音乐类微信公众号的态度

有71.7%的大学生渴望关注能够提高自己音乐修养的微信公众号,其中“古典音乐”和“国际声乐”等是大学生常关注的音乐类微信公众号。究其原因,是由于在检索未知公众号时,某些公众号命名带有大家熟知的关键词使之方便索引。如,查找以“古典”为关键词的公众号,第四个搜索结果就是“古典音乐”;查找以“音乐”为关键词的公众号,第九十九个搜索结果是“古典音乐”;查找以“声乐”为关键词的微信公众号,第四个搜索结果是“国际声乐”。对于“国音爱乐”和“尚音爱乐”这两个专业音乐教育类微信公众号而言,多达84.3%的大学生没有关注。因此,音乐教育类微信公众号的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学校官方音乐微信公众号可接受度调查

关于大学生对本校微信公众平台及其浏览推文频率的问题,87.9%的大学生会关注本校的官方微信公众号;16.8%会及时阅读消息,45.3%会在空余时间阅读,即超过60%会主动获取学校微信公众号推送的信息。同时,66.8%的大学生表示学校微信公众号推送的信息对他们有帮助。可见,如果学校能够将通识类的课程打包并链接到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不仅会方便学生学习,减少盲目的寻找时间,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根据上述数据分析,89%的大学生愿意通过微信接受音乐教育,但是大部分人仅关注微信公众号推送的信息,而且这一比例占到62.6%。而与教师通过微信交流学习和参与微信群互动交流的大学生分别占到了13.2%和15.3%,通过其他方式的占8.9%。由于参与本次调查的对象绝大多数是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可以推断,他们大多只是凭兴趣想多了解一些音乐方面的知识,对于融入音乐教育的交流或者浏览过于专业化的推文内容,还是有一点儿抵触情绪。综合以上两点,可以推断大学生对与音乐相关的微信公众号有兴趣,并愿意和主动浏览推送的内容。

四、微信公众号问题剖析及解决

根据以上对微信公众号和大学生调查的多方面分析以及反映出的问题,笔者提出以微信为载体具体实践音乐教育功能的对策和建议,探究有效提升微信公众号音乐教育功能的新途径,为建立和研究微信公众号的音乐教育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1.设计操作问题——命名

微信公众号的命名关乎品牌与推广,也关系到用户能否准确、便捷地检索并关注。关于音乐教育类微信公众号的命名格式,笔者以下列四种常见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种是“××”格式,例如“活力调频”。如果微信使用者原先不知道此类微信号,则很难在众多的公众号中检索到,这存在读者自主搜索热点关键词的推广问题。

第二种是“××音乐”格式,例如“古典音乐”。这类公众号最易检索,读者往往通过检索热点关键词“音乐”便能找到相关公众号,但其间不乏滥竽充数的公众号。

第三种是“××音乐教育”格式,例如“欧艺音乐教育”。这类公众号大都以音乐教育名称命名,有直观、易检索、定位准确的优势,便于建设与推广。但使用该格式的公众号常常是广告号或“僵尸号”,其推文也并非是我们所需要的、有关音乐教育类的文章,这将影响微信使用者的体验效果。

第四种是“×音×乐”格式,例如“国音爱乐”。这类公众号大都加入“音”“乐”等关键词用于命名,但不是常用的搜索格式,而搜索“音乐”“音”“乐”等关键词都难以直接指引到该公众号。

2.内容与推送问题

(1)公众号的“蝴蝶效应”与音乐教育功能

微信的传播是一个在无序中存在有序的传播过程,其既能创造“蝴蝶效应”,也可以被“蝴蝶效应”所影响。一条小小的信息,不仅能掀起一场风暴,而且能让这场风暴的规模得到量化。

微信的“蝴蝶效应”,体现在其传播快、广、散的特点,具有挑战性。在微信与大学生音乐教育融合的过程中,对音乐教育从业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正确使用这个“高音大喇叭”普及音乐知识。在现实中,一些微信公众平台的从业者只精于网络平台本身,对音乐和大学生的需求了解不够深,无法预测外来信息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比如,有些从业者并非本专业人士,有错误的内容也不能及时查出修正,导致平台失去公信力的同时也无法及时帮助大学生解决当前问题。音乐教育从业者对网络平台关注度不高、对媒体认知能力较弱的缺点,使其对自身传播的信息产生的效果及影响无法准确把握,给音乐教育带来了困扰。

(2)问卷调查与现实结合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89%的大学生非常接受或可以接受通过微信的方式接受音乐教育,其中倾向关注微信公众号推送信息的占62.6%,喜欢与教师通过微信交流学习的占13.2%,依赖微信群进行互动交流的占15.3%。这一数据表明,大学生对以微信为载体接受音乐教育这一方式持比较认可的态度,并且对公众平台、聊天互动和群聊的接受度相差不大,这是微信作为音乐教育载体可行性的基础。传统音乐教育缺乏数据化,对受教育者的教育程度和反馈信息掌握不当,而利用微信进行音乐教育恰好弥补了其中的不足。但网络沟通存在无法面对面讲述的缺陷,因此应创建微信“线上沟通”与传统“线下教育”相结合的音乐教育模式。

通过对大学生微信使用动态的了解,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深入大学生生活,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首先,微信发布作业和笔记、课堂PPT。其次,积极接受并整理大学生的反馈信息,可以增加学术类音乐课的实效性。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微信,可以实现师生“线上”的双向互动,大学生也可以通过微信对课上的疑问与教师进行探讨。

(3)信息推送与用户互动

与微博传播模式不同,微信公众号基于群发推送、自动回复、一对一交流等功能设定,其传播形式主要为信息推送和用户互动。纵观目前已有的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模式,主要是通过群发进行信息推送,或通过开展活动、后台人工、自动回复等形式与用户进行交流。微信公众号的本意应该是一种公号主持者与订户之间的互动。②

浏览现在较为知名的音乐教育类微信公众号可以发现,不同公众号的运营机制是不同的,消息推送的时间与频率也存在差异。例如,在音乐领域较为知名的“国音爱乐”公众号的推送日为每周一、三、五。经过咨询,其早已提前完成了两个多月的推文手稿,这也为他们从未迟到的推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样固定的消息推送时间有利于培养用户的阅读习惯,增强用户黏性,是众多公众号应该学习的典范。

微信公众号之所以具备成为音乐教育载体的条件,是因为它可以传递音乐教育内容,能够被音乐教育者所运用和控制并联系教育主客体,使两者之间实现信息互动,当然在用户互动方面,大多数微信公众号依然有待继续发掘。

(4)平台功能的再开发和内容生产

消息群发是微信公众号的一项基本功能,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功能之一。③除此之外,平台研发人员还在其功能上不断进行探索和开发,力求提供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微信公众号的自定义菜单,便是其中一个可以再开发的功能。该功能是平台功能探索的一项新尝试,通过开发别具一格的底部功能菜单,可以使用户直接以点击菜单的方式直达相关内容,方便快捷。例如,“国音爱乐”公众号通过设定“往期经典”菜单,对热点信息进行重点推送;“尚音爱乐”公众号通过设定“尚音教育”菜单,对音乐术语、乐理基础知识进行了很好的总结归纳。

优质的内容生产是微信公众号安身立命的根本。腾讯从制度上对原创内容的大力保护,延续了微信公众号的生命,同时也催生了更多优质原创内容的出现,为我们广大读者带来了更多的新生命。④

3.建议

针对大学生群体,笔者对开发具有音乐教育功能的公众号做出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微信公众平台建设、运行的从业人员可吸收学生群体中的精英,负责技术、信息收集及日常维护,增加团队内部活力;建立日常的运营机制、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保持团队内部的凝聚力。⑤

第二,保证微信公众平台内容的多样性。根据调查显示,有87.9%的大学生愿意添加学校的微信公众平台。其中,有16.8%的大学生会及时阅读信息,45.3%的大学生会在空余时间阅读,29%的大学生看到感兴趣的内容会去阅读。针对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内容,有66.8%的大学生认为阅读学校微信公众平台上的内容会有较多收获,33.2%的大学生认为没有收获或收获较少。微信公众平台的推送内容不应拘泥于音乐教育理论,应多发布“接地气”的音乐小知识,聚焦音乐类社会热点话题,对微信谣言及时辟谣,使之贴近学生生活,加强微信公众号在大学生中的实用性,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⑥

第三,开设音乐教育微课堂。微信公众平台不仅可以发布信息,公众平台从业者还可以利用其自定义菜单功能,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建立微课堂板块,以加强线上音乐教育。⑦据调查,其中14.1%的大学生非常愿意聆听音乐教育微课堂提升自我,69%的大学生很愿意聆听,只有16.9%的大学生不愿意聆听。音乐教育微课堂应具有时间短小(以5——10分钟左右为宜)、主题突出、多样传播、趣味性强等特征,授课者可以是本校知名音乐教师或优秀的大学生,通过视频录制,每周定时发送一个专题。同时,支持实时讨论和名师对话板块,使大学生能从音乐教育微课堂中寻觅自己需求的知识,提升音乐素质和视野,其便捷性和实时性使微课堂也更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

注 释

① 问卷具体内容详见网址http://wj.qq.com/s/1189922/7a8c.

② 魏武挥《推送与索取》,详见网址http://weiwuhui.com/5448.html.

③ 殷义芝《对微信公众号及微信公众平台功能的探究》,《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5年第8期。

④ 新华网《微信将处罚抄袭:第五次永久封号》,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5-02/04/c_1114247939.htm.

⑤ 张叶青《教育类出版社微信公众号运营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中国出版》2016年第15期。

⑥ 赵伟晶《微信音乐类公众账号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学习的影响》,《音乐创作》2016年第11期。

⑦ 梁展锋、魏晓彤《基于微信公众号构建微课平台的探索与实践——以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为例》,《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年第2期。

猜你喜欢
公众微信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微信
主要内容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