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讲评中的问题和改进策略

2018-10-30 09:42田颖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19期
关键词:教学心得阅读理解高中英语

田颖

摘要:教师是阅读理解讲评的主导者,而学生是主体,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创新讲评方式,让学生重视阅读讲评课,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发挥他们的主动意识,同时在讲评过程中应及时对学生的疑问给予反馈,并进行阅读方法和策略的指导。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心得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090

英语阅读作为输入信息的重要渠道,对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因而一直是高中英语教学的核心。阅读理解在高考中占有很大比重,却是很多学生的瓶颈。英语阅读理解的讲评对于促进学生阅读水平提高至关重要,因此如何提高阅读理解讲评有效性也成了高中英语教师不断探讨的话题。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在阅读理解讲评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改进建议:

一、高中英语阅读讲评课存在的问题

由于教学水平落后,教学观念陈旧,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等原因,现在的高中英语阅读讲评存在诸多问题。

1. 讲评方式单一

有的教师认为,只要学生理解了文章,就能做好题目,并不重视讲评方式。这种思想其实对学生阅读理解水平的提高有太大影响,教师只是单纯地核对和串讲答案,或者翻译文章,课堂气氛沉闷,效果不佳。其实阅读理解涉及题材广泛和题型丰富多样,如果教师不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样化的讲评方式方法,单调枯燥的讲评会让学生对阅读讲评课逐渐失去兴趣,或者只是满足于核对答案,不能自觉思考和总结错误原因。

2. 缺少互动

由于陈旧教学观念的限制,有的教师习惯性地唱“独角戏”或“满堂灌”,不给学生思考、分析和讨论的时间与机会,忽视学生的感受,缺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的教师只顾按照自己的经验和思路讲课或赶进度,不关注学生的反应,也不管他们是否真正理解所讲的题。这种讲评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培养自主学习意识,所以导致很多学生不重视阅读讲评课。

3. 忽视阅读方法和解题方法的指导

虽然教师在阅读课上会进行阅读方法和策略的训练,但是毕竟课堂上的时间有限,学生得不到充分练习,不知道如何利用在课堂上如skimming,scanning,summarising等阅读方法,只是凭感觉来解题。加之受汉语思维和不良阅读习惯的影响,正确率自然不高。在讲评时,有的教师只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水平和教学经验,就题讲题,不注意纠正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如指读、回读、有声阅读等不良阅读习惯,也没有引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和解题方法,做不到举一反三,学生自然不能有效提高阅读能力和解题水平。

二、提高高中英语阅读讲评的策略

讲评课的目的是结合学生的做题情况,发现他们在做题中的方法和技能问题,总结有效的做题策略。因此,教师要为讲评做好充分准备,聚焦典型,对解题思路和方法进行有效归纳和总结。根据学生现状和阅读讲评中讲评方式单一,缺少互动,忽视方法指导等问题,教师应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1. 讲评方式多样化

教师在讲评前应统计分析学生做题的整体情况作为讲评的依据,并根据阅读题材和内容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讲评方式。在讲评课中,既要有教师启发性引导,也要有学生积极参与。比如,可以让学生先核对答案,交流解题思路,分析和反思自己错误的原因。或者教师先不給出答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所选答案及原因,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并分组进行讨论得出答案,再核对答案。有时候对于简单的题只需一带而过,而难度大的题应重点分析。多样化的讲评方式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他们会对教师充满期待,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

2. 注重师生、生生互动

学生是认识主体,对文本的理解主要是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感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理念告诉我们:一堂高效的阅读讲评课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基于阅读文本“互动”的过程。教师应改变观念,重视与学生间的互动,鼓励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析命题特点,考查重点,易错原因及解题策略等。讨论结束后每组派代表向全班进行陈述,并接受其他小组的提问。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向全班启发式提问,鼓励学生参与回答,或者在学生对答案有异议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并大胆进行交流,通过讨论得出正确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对学生提出的每个观点进行针对性的反馈或进一步的解释与补充。

3. 注重方法指导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该在阅读讲评过程中渗透阅读方法和策略。

首先,先读题目,再看文章。有的学生在读完文章之后基本忘了文章的内容,读完题目后又要回去再读一遍文章,这样就浪费了很多时间。所以最好先读题目,把握关键词,回到文中找到对应的信息,并按照题干要求进一步过滤排除。比如遇到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first paragraph?或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third paragraph?这样的问题时,那么只需读这一段即可。

其次,手中握笔做记号。很多学生做阅读理解时容易走神,做记号可以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同时也方便他们在做完题目以后重新检查。笔者在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做阅读理解时,要求他们不管是在读题目还是读文章的过程中,都要注意在关键信息处做记号。一开始笔者布置阅读理解时,要求要看到他们在上面做的记号,但是他们做不到。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在课堂上带着他们练习,通过要求他们自己讲解题目,他们慢慢养成了这个习惯。

最后,教师应该利用课堂纠正学生指读、回读、发声朗读等不良习惯。对于阅读策略和解题策略,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合作讨论总结,然后教师自己再来补充。

(作者单位:贵州省毕节市第一中学校 551700)

猜你喜欢
教学心得阅读理解高中英语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刍议英语阅读理解讲评课
初中历史教学心得点滴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