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将获得的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应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要注重知识的迁移、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新教材;新教法;探究学习
新教材留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空间很大,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认真挖掘教材的内涵,适当扩充和拓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变式能力.教学中,探究性学习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探究性学习的潜在功能,在具体的教学中,根据新教材的要求: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怎么样让我们的孩子在學习上有所发现,有所体验,这就在于他研究知识的过程是否有思考,是否经过自己本身积极地探究发现了结论,如果是这样,他对学习的体验是幸福而自信的。笔者现就结合教学实际,总结探究性学习教法愚见如下:
一、 确立探究性学习小组,提高学习效率
探究性学习小组规模过小,交往圈子小,提供的信息必然有限;过大,小组成员的参与必然受到限制,一些成员可能干脆被动听取,主动参与者的数量反而下降,根据反复实践证明小组以5人左右为宜。小组人员构成上有同质与异质之分。前者将有着共同兴趣、爱好、认知水准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由于有共同的语言,彼此间易撇开心扉,形成心心相印、和谐共振的心理氛围;后者则求异,形成异型交流结构,异质成员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所形成的互补机制,亦能使小组成员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课堂探究性学习小组以异质分组为主,同时注意组际之间的同质,以便促进组内合作与组际之间的竞争。为提高探究性学习效果,组员可作角色分工。主持人:负责召集,小结;记录员:记录组员探究发言要点,编写探究报告;观察员:关注学习小组成员活动情况,为改善或提高学习小组活动效率提供建议;质疑者:在对话出现趋同倾向时,提出质疑,表达相反的观点,将对话引向深入;检查者:负责督促小组成员遵守小组讨论规则,及时纠正违规行为;发言人:代表小组,就小组讨论情况做总结性发言。组成的小组及角色分工每隔一段时间后(一般3~5周)做必要的调整,以扩大学生相互学习的范围,避免“相对弱势群体”的出现。
二、 创设探究性学习氛围,培养创新能力
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平等愉悦的学习氛围,开放自主的学习内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想敢说敢问敢做。在探究性学习中,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关系。学生是探究性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共同研究者。在整个知识掌握和技能形成的过程中,教师要精讲、少讲,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的知识底蕴、操作能力与发展潜力,让学生有充足的学习时间和活动空间,让他们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大胆探索。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对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要保证学生自我创新的时间和空间,将自己对问题的新想法、独特的理解全方位展示出来。首先,教师应允许学生提出标新立异的问题,允许在课堂上被学生问倒;其次,教师展示给学生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体现在:(1)思维方式的求异性;(2)解题方式的多样性;(3)解题结果多样性。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创新空间中自由翱翔,极大丰富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
三、 注重探究性学习过程,巧用赏识评价
比尔·盖茨在《未来时速》一书中写道:“……未来社会属于那些具有收集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能力的人……”探究性学习成果是一个动态、多元的结果。学生的探究所得,可能与我们预期的知识要点有所差异,也可能出现茫然不知所措的现象。教师要积极运用赏识的教学评价艺术,及时对学生的探究成果予以赞赏。要允许学生失败,只要学生用心参与,允许他们没有结果,甚于出错,正确处理好学生探究中过程与结果的关系。教师对探究性学习结果的评价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从个人建构主义学习论出发,在肯定学习者存在着个体的差异,以及先前经验和认知结构的差异的同时,更多肯定个人的主动探究过程,调动起学生的主动建构积极性及潜能,让每一位学生学会有效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及时修正、调整和重新进行自我认识。
四、 总结探究性学习成果,延伸探究经验
组织学生相互交流(组际之间),对探究的结论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学生自己类似于演示的操作,配合自己的语言,将探究的“成果”展示给同学,完成知识结构的重新组合,将内化了的知识或者技能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在具体的教学中,成果展示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掌握的知识有一个表现的机会,充分满足学生被他人赏识的心理需求。教师可以及时对“成果”进行总结和反馈,这样,有利于及时纠正错误,形成正确的技能技巧,又能通过良好的实践效果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将获得的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应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要注重知识的迁移、形成和发展。在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改变了知识的传输方式,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把静态的教学变为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开放式动态教学,尤其重视了学生个性化的教育,使得每个学生都有尝试成功,学会创新的机会,真正做到了“课堂因生成而美丽”。
作者简介:
梁礼俊,四川省德阳市,四川省广汉市向阳镇广兴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