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凤,赵兴宇,经 里,郭亚焕,雷宝霞,陈文娟,赵 征,南克俊,杨广宁
(1. 陕西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陕西西安 710061;2.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系,陕西西安 710061;3. 兵器工业521医院耳鼻咽喉科,陕西西安 710061;4.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陕西西安 710061;5. 陕西省肿瘤医院微创介入科,陕西西安 710061)
最新流行病学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的新发病例466 100例,居恶性肿瘤的第4位,死亡病例422 100例,居第3位,而美国新发病例40 710例,死亡病例28 920例[1-2]。由于肝癌发展迅速,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5年生存率不足5%,预后极差。虽然分子靶向药物已成为治疗肝癌的重要手段,但其有效率仍然较低[3]。因此,寻找肝癌早期诊断的新分子标记、新治疗方法或分子靶点尤为必要。
众所周知,肝癌的发生、发展有众多因素参与,如霉变食物、病毒性肝炎及黄曲霉毒素等[4-5],且从肝细胞炎性改变、肝细胞纤维化和萎缩、肝细胞不典型增生及肝细胞癌变的多步骤病理过程中,有多种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研究证实,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分化和侵袭等分子机制中,SERPINB5(serpin family B member 5)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如调节细胞间的粘附,促进凋亡,阻滞细胞周期,抑制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及血管生成作用[6-10]。
大量研究证实,化学药物联合诱导的大鼠HCC模型与人类HCC发生、发展过程相似,因而化学药物联合诱导的大鼠HCC模型对于开展人类HCC研究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11-14]。本研究采用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rtosamine, DEN)和亚硝基吗啉(N-nitrosomorpholine, NMOR)复合化学法诱导F344大鼠HCC模型,对SERPINB5在大鼠HCC形成过程中的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分析其与HCC发生、发展的关系,为HCC的临床诊治提供实验依据。
1.1主要试剂实验DEN和NMOR购自美国Sigma公司,小鼠抗人SERPINB5购自Protein tech公司,羊抗鼠二抗SP免疫组化试剂盒和DAB显色液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2大鼠HCC模型的建立、分组及取材SPF级F344大鼠80只,雄性,6~8周龄、体质量150~200 g,购自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中心。自由饮食和饮水,室温(26±1)℃,湿度50%~55%,适应环境1周后开始实验。全部大鼠随机分为化学诱癌组(50只)和对照组(30只)。将DEN和NMOR溶解于生理盐水溶液中,实验组大鼠称重后,DEN按100 mg/kg采用腹腔注射法给药,第2天开始给予0.1 mg/kg NMOR灌胃至20周。正常对照组只在第1天按体质量给予和DEN溶液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第2天给予NMOR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第3天以后自由饮食和饮水。观察大鼠的精神、食欲状态、背毛及体质量改变等。在首次腹腔注射DEN后的第4、8、12、16、20周,分别从实验组和对照组随机处死大鼠10只和6只。开腹观察肝脏大体形态包括大小、质地和颜色并取材进行后续实验。
1.3组织病理学观察分别取化学诱癌组及对照组各时间点肝组织,40 g/L多聚甲醛溶液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形态变化。
1.4免疫组织化学检测SERPINB5表达石蜡切片烘烤脱蜡,脱水后用柠檬酸修复液进行高压抗原修复。加30 mL/L H2O2在标本上作用10 min以完全去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然后孵育一抗SERPINB5(11722-1-AP,1∶100,protein tech),同时制作PBS作为阴性对照,放置4 ℃冰箱过夜。在室温条件下,二抗孵育1 h。用DAB底物显示免疫反应产物,苏木素对胞核进行复染,透明后中性树胶封片。结果判读由我院病理科两名主治以上医师进行,在普通显微镜下对10个随机视野中阳性细胞数的染色强度分级如下,0:无染色;1:弱表达染色;2:中度表达染色;3:强表达染色。阳性细胞的百分比所得分数分级如下,1:<25%;2:26%~50%;3:51%~75%;4:>76%。将上述两种评分值相加。根据总分值,样本被分为4组,阴性组(-):被染色的细胞在总细胞数中≤5%,0分;低表达组(+):1~3分;中等表达组():4~5分;高表达组():6~7分。在这些分组中,阴性组和低表达组被判定为该蛋白阴性表达,中等表达组和高表达组被判定为该蛋白阳性表达。选取阳性区域照相和灰度分析。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并行方差齐性检验和正态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F344大鼠一般状态50只化学诱癌组大鼠在第6周时出现食欲减退、背毛粗糙、神情倦怠、精神萎靡、反应迟缓、体质量下降,上述情况均逐渐加重,对照组30只大鼠几乎无上述症状,且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无死亡,总死亡率为0(0/80)。
2.2F344大鼠不同阶段肝脏病理形态学改变在诱癌第4周时,肉眼可见肝脏大小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大小正常,颜色红润,但质地略韧(图1A);光镜下观察,肝细胞表面绒毛变平,肝窦内皮细胞下基底膜形成,内皮细胞上窗孔变小,数量稍减少(图2A)。在诱癌第8周时,肉眼可见肝脏稍肿大,颜色变深红,质地韧;光镜下观察,肝细胞表面绒毛变平,肝窦内皮细胞下基底膜形成,内皮细胞上窗孔变小,数量减少,甚至消失。第12周时,肉眼可见肝脏肿大,颜色进一步深红,质地略硬,表面出现微结节,灰白色,大小2~4 mm(图1B);光镜下观察,可见肝脏正常小叶结构消失,肝细胞排列紊乱,出现脂肪变性和较多的炎性细胞浸润,肝脏呈典型的炎性表现(图2B)。第16周时,肉眼可见肝脏稍缩小,颜色变为暗红色,质地硬,表面微结节明显增大,直径在5~20 mm不等,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图1C);光镜下观察,见癌细胞微浸润,癌周肝组织假小叶多见并有明显纤维组织增生,呈现典型的肝硬化表现(图2C)。第20周时,肉眼可见肝脏缩小,颜色呈黑褐色,质地坚硬,癌结节较前增大和增多,部分融合(图1D);光镜下可见肝细胞排列紊乱,失去正常条索状结构,细胞核比例增大,染色深,核质比例增大,可见瘤巨细胞和病理性核分裂相,其间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呈典型肝癌表现(图2D)。
图1F344大鼠不同阶段肝脏的大体标本
Fig.1 Gross liver specimen in F344 rats at different stages
A:正常对照组4周;B:诱癌组12周;C:诱癌组16周;D:诱癌组20周。
图2F344大鼠不同阶段肝脏的组织形态
Fig.2 Histology of liver tissue in F344 rats at different stages (×100)
A:正常对照组4周;B:诱癌组12周;C:诱癌组16周;D:诱癌组20周。
2.3F344大鼠不同阶段肝组织内SERPINB5蛋白表达的变化蛋白阳性的样本行图像分析,测其灰度值作为其表达强度的量化指标,灰度值与实际表达强度成反比,即灰度值越低,阳性表达越强,灰度值越高,阳性表达越弱(图3)。正常对照组大鼠肝组织内SERPINB5主要表达于胞质,呈棕色,细胞膜和细胞核未见阳性表达(图4A);诱癌组第12周时,呈典型的炎性改变,且SERPINB5的表达在胞质呈淡棕色,SERPINB5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4B);诱癌组第16周时,呈典型的肝硬化表现,并伴有癌细胞微浸润,此时,相应可见细胞质SERPINB5表达大量减少,呈黄色着色,明显低于诱癌第12周(P<0.05,图4C);诱癌组第20周时,细胞的异型性更加明显,且癌细胞大量浸润,细胞质SERPINB5表达进一步大量减少,胞质呈淡黄色着色,与诱癌第16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4D)。
图3F344大鼠不同阶段肝组织内SERPINB5蛋白灰度值的变化
大多数亚洲地区的原发性HCC是建立在病毒性肝炎基础之上,而欧美国家的HCC是以酒精性肝炎或脂肪性肝炎为发病原因,因此针对不同的病因,世界各地的研究者采用不同的肝癌动物模型来研究肝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预后、诊断及治疗等。本课题组已在先前的实验中,通过联合应用DEN+NMOR诱导成功建立了具有一定转移潜能的大鼠肝癌动物模型[15]。该模型操作简便、成瘤周期短、效果确切,能大批量诱发出相对稳定的肝脏肿瘤,并有一定的肺转移率,病理过程遵循损伤、炎症、硬化和肝癌发生、发展、转移的一般规律,与人肝癌生物学特性相似。在本实验中,我们同样观察到上述类似结果,说明该模型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较好,是研究人类肝癌发生、发展、转移及复发的一种较好的动物模型。
SERPINB5也称maspin,是1994年ZOU等使用消减杂交法和差异显示分析技术,在对正常乳腺和乳腺癌组织比较时发现的候选肿瘤抑制蛋白。
图4F344大鼠不同阶段肝组织内SERPINB5蛋白的表达情况
Fig.4 Expression of SERPINB5 protein in liver tissues of F344 rats at different stages (×100)
A:正常对照组4周;B:诱癌组12周;C:诱癌组16周;D:诱癌组20周。
该蛋白有一个活性位点环位于C端附近,N端可以辨别靶蛋白,启动子区含有各种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其中C端易受影响,若发生肽键断裂,就会影响SERPINB5蛋白发挥各种有效的生物学功能[16]。研究发现,SERPINB5的亚细胞定位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在乳腺癌和卵巢癌中研究的最多,提示SERPINB5在细胞核中表达的患者预后较好,而在细胞质中表达的患者则预后较差[17-19]。近期有学者通过多个在线数据库进行了系统Meta分析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SERPINB5的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的浸润深度、TNM分期、分化程度、肠型癌、弥漫型癌及总生存期均呈负相关[20]。上述研究结果与本课题组前期对人肝癌标本的研究结果一致[21]。
在本实验中,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发现,SERPINB5几乎均表达于大鼠肝脏的胞质中,且随着肝组织在炎症、肝硬化及肝癌的病理变化进展中,其表达逐渐减少,这与本课题前期在人肝脏组织标本中研究结果一致。由此可见,我们推测SERPINB5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可能是肝癌早期诊断的一个新分子标记或是肝癌治疗的新靶点。当然,这种推测还需要大量的临床实践研究来支持和验证。本研究为SERPINB5在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面奠定了一定的实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