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产业转移的创新响应区际差异研究

2018-10-29 01:51张建伟肖文杰王冰雪杜珊珊
创新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产业转移河南省创新能力

张建伟 肖文杰 王冰雪 杜珊珊

摘 要:以产业转移的创新响应系数作为测度产业转移创新响应强度的变量指标,根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相对发展率(Nich)以及离差(Di)和比率(Gi)等方法分析了河南省产业转移创新响应强度的区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①2007—2015年河南省产业转移的创新响应强度呈现不断增大的态势并呈现出阶段变化的特征。②河南省产业转移的创新响应强度从静态格局和动态变化上都呈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性,并根据各市的区域特点及产业转移的创新响应强度将河南省18个地市划分为强、较强、中等、较弱以及弱等5种区域类型;③创新能力、人才密集度、科技投入对产业转移的创新效应作用较大,技术市场需求和信息化作用相对较小。

关键词:河南省;产业转移;创新能力;响应强度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8)6-21-6

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18.06.005

Abstract: The innovation response coefficient of industrial transfer is the variable index measuring the innovation response intensity of industrial transfer.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deviation and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the relative development rate (Nich), dispersion (Di), ratio (Gi), and other methods, the regional difference of innovation response intensity of industrial transfer in Henan Provinc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was analyzed. The study found that:① the innovation response intensity of Henan provincial industrial transfer in 2007-2015 was increas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 of phase change. ② The innovation response intensity of industrial transfer in Henan Province showed obvious spatial-temporal difference in both static pattern and dynamic change, and according to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cities and the innovation response intensity of industrial transfer, the 18 cities in Henan Province were divided into five reginal categories of strong, relatively strong, medium, relatively weak and weak response; ③ The innovation effects of innovation ability, talent concentration and science & technology input on industrial transfer were relatively large, and the technical market demand and information function produced relatively small effects.

Key words: Henan Province; industrial transfer; innovation ability; response intensity

1 引言

隨着全球化及信息化不断深入,开放创新已成为未来区域创新的重要路径[1],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依赖于本地创新主体的推动,还取决于从其他地区获取技术研发外溢的程度[2]。河南省凭借资源、劳动力优势及国家政策,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承接产业转移资金从2007年的1 521.6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7 821.5亿元。产业转移已成为河南省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相关研究一般认为,产业转移对于承接地具有创新溢出效应[3],对区域技术创新扩散具有积极促进作用[4-5]。在全国层面,产业转移对创新的差异比较大[6],国内产业转移对中部各地区创新能力提升不显著[7],对于西部地区存在一定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8];在省内地市层面,对安徽省和湖南省的研究发现,承接产业转移产生了技术研发溢出[9],但不同技术层次、不同地区的自主创新效应差异较大[10];在行业层面,产业转移对行业技术溢出有积极作用,其中机械制造业最为明显[11];在企业层面,产业转移规模与技术创新扩散速度呈正向相关关系,但在不同的技术类型情况下,转移产业规模对技术创新扩散深度的影响也存在差异性特征[12]。这些研究成果从不同层面和尺度反映了产业转移创新效应的差异及机制,但是从空间视角探讨产业转移的研究还比较缺乏,特别是在地市尺度产业转移的创新效应区域差异的相关研究。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河南省18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文中所采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河南统计年鉴》及中国知网专利检索系统。为保证数据的连续性和代表性,选择了时间跨度为2007—2015年的数据。

由于产业转移对创新能力的影响较为复杂,为简便、直观地观测创新对产业转移响应强度的大小,在借鉴相关成果[13]的基础上,引入“产业转移的创新响应系数”来表征创新对区域产业转移的响应强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R=M/F (1)

式中,R为产业转移的创新响应系数,M为专利授权数,F为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额。R越大,创新对产业转移的响应强度也就越大;反之,表示响应强度减弱。

采用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分别测度不同地区产业转移创新响应强度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具体公式见文献[1]。

为度量产业转移创新响应系数的变化速率,引入相对增长量差异指标——相对发展率(Nich值),表示各地市在某一时间内产业转移创新响应系数的变化与同一时期河南省产业转移创新响应系数变化的关系,具体公式见文献[13]。

根据各地市产业转移创新响应系数与全省产业转移创新响应系数平均值构建的离差和比率,以分别判断产业转移创新响应强度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的空间状态,具体公式见文献[13]。

3 产业转移的创新响应强度时序变化特征

3.1 总体变化特征

总体上,2007年以来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水平和创新能力都呈明显增长态势(图1)。随着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河南省产业转移创新响应系数也呈现出日益增大的态势,由2007年的5.40增大到2015年的7.84,增长了2.44,说明河南省创新能力对产业转移的响应强度在不断增大,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产业转移水平的提高加快了创新要素的集聚水平,产业转移对创新的支撑和载体作用日益明显。

3.2 阶段变化特征

由图1可见,2007—2015年以来河南省产业转移的创新响应系数呈现出一定阶段的波动性,但大致呈现增大的趋势。具体可以划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3.2.1 稳定增长阶段(2007—2010年)。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虽有所增长,但是速度并不快,产业转移量在2007—2010年仅从1 521.6亿元增加到2 743.4亿元,增长率为80.30%,而同时期专利授权数从8 226件增加到17 414件,增长率达111.69%,河南省产业转移创新响应系数在2007—2010年由5.40增长到6.35,河南省产业转移的创新效应进一步增强。

3.2.2 波动增长阶段(2011—2015年)。2009年1月26日时任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强调指出,要继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继续加大招商引资[14]。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量从2011年的4 016.3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7 821.5亿元,增长率为94.74%,同时期专利授权数从22 800件增加到61 313件,增长率达168.91,二者都呈现出迅猛发展势头,产业转移创新响应系数从2011年的5.68增加到2012年的6.34,随后略微降低,2015年达7.84。这表明在政府政策引导下,各地市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规模增长很快,忽视了对产业转移质量的关注,随着产业转移规模的不断增大,特别是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各地市开始注重产业转移的质量,造成了产业转移创新响应系数先增加后略微降低再显著增长的态势。

4 产业转移对创新响应强度的市际差异

4.1 市际差异的总体变化趋势

如图2所示,2007—2015年各市产业转移的创新响应系数的标准差呈现出“先平稳上升后快速上升”的趋势,从2007年的3.32上升到2011年的3.55,2015年又上升到5.31,远远高于2011年和2007年的水平。说明各市区之间产业转移的创新响应的绝对强度差异在逐渐扩大,2015年的发散趋势尤为明显。

产业转移创新响应系数的相对差异与绝对差异变化趋势大体相同。2007—2015年各市产业转移的创新响应系数的变异系数在不断增大,尤其是2011—2015年,创新响应强度的相对差异从2007年的0.72上升到2011年的0.73,在2015年又显著增加到0.84。表明自2007年以来河南省各地市产业转移创新响应系数的相对差异在不断上升,也呈现发散的态势。

从总体变化特征来看,2007—2015年河南省18个地市产业转移创新响应系数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变化趋势类似,在2007—2011年均呈现出稳定上升的态势,2011—2015年均呈现出快速上升的态势。这种变化说明,河南省市际之间产业转移创新响应强度的差异仍较突出。

由图3可见,2015年河南省18个地级市产业转移的创新响应系数呈现出不均衡特征,从创新响应系数来看,大于10的地级市为郑州市、洛阳市、新乡市和许昌市,在5~10的地市有平顶山市、濮阳市和商丘市,其他地市创新响应系数都小于5,说明河南省产业转移创新响应系数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对河南省各地市产业转移创新响应系数进行Q型聚类(图4),从地域分布总体上看,以郑州市为中心的地域承接产业转移的创新响应强度相对较强,而远离省会的地域承接产业转移的创新响应强度相对较弱。

4.2 市际差异动态演变特征

4.2.1 市际相对发展速度的差异

如图5所示,2007—2015年各市产业转移的创新响应系数的相对发展率(Nich值)相差很大,其中郑州市、洛阳市、平顶山市、新乡市、许昌市、南阳市、信阳市、济源市8个地市Nich值>1,即其產业转移创新响应系数的增量大于河南省产业转移创新响应系数的增量,焦作市、开封市、驻马店市的产业转移的创新响应系数的增长幅度较小,其余地市为负增长,总体大致呈现出“中间高周边低”的格局。

4.2.2 市际差异的全省比较。通过对比2007—2015年河南省各地市产业转移的创新响应系数与河南省平均水平(表1、图6),可以得出郑州市、洛阳市、平顶山市、许昌市的离差和比率均呈正增长,且在2015年郑州市、洛阳市、平顶山市、新乡市、许昌市的比率大于100%,其产业转移的创新响应强度高于河南省其他地市;相反,河南省边缘地区的离差和比率多呈负增长,与以郑州市为核心的区域差距越来越大。

4.3 产业转移创新响应的区域类型

根据上述分析,2007—2015年河南省产业转移的创新响应强度在静态和动态上均具有时空差异性。

为综合评价河南省各地市产业转移创新响应系数的空间差异类型,基于动态视角,结合产业转移创新响应强度的离差和比率,将河南省18个地市划分为强、较强、中等、较弱以及弱5种区域响应类型,划分依据和结果如表2和图7。根据区域类型综合分析和评价,河南省各市产业转移创新响应强度具有显著的梯度差异,郑州市、洛阳市、新乡市、许昌市、平顶山市和南阳市等地市转移的创新响应强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而河南省东部和三门峡等边缘地区产业转移的创新响应强度总体较弱。

5 产业转移创新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产业转移的创新效应受到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一般而言,主要受到创新能力、人才密集度、技术市场需求、科技政策、信息化程度、科技投入等影响,分别以专利授权数、科技活动人员数、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科技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互联网用户数和研发总支出来表征,用函数可以表示为:

[M=F(I,T,P,D,E,X)] (7)

式中:M表示产业转移的创新响应强度,I表示创新能力,T表示人才密集度,P表示技术市场需求,D表示科技政策,E表示信息化程度,X表示科技投入。首先,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产业转移的创新响应强度与各因素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2、0.89、0.75、0.31、0.69、0.93,说明科技政策对产业转移的创新效应作用不显著,其余5个因素与产业转移的创新响应关系密切,因此选取这5个因素进一步确定其对河南省各市产业转移的创新响应强度差异的影响大小。首先对河南省18个地市2013—2015年的各指标进行均值处理以消除数据波动的影响。建立多元回归方程为:

Y=b0+b1X1+b2X2+b3X3+b4X4+b5X5 (8)

式中Y为因变量,X1、X2、X3、X4、X5分别为有效发明专利数、科技活动人员数、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互联网用户数、全社会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R&D;总支出,b0为常数项,b1,b2,b3,b4,b5为回归系数。依次进行标准化和因子分析以消除量纲影响和共线性问题,在因子分析中发现,KMO值为0.859适宜做因子分析,且合成因子F的方差累积贡献率已达93.96%,合成因子已能较充分代表原始数据所能表达的信息,进而得到回归分析模型:Y=0.237F+0.197,且R2为0.893。最后,根据合成因子与原数据的关系得到最终分析模型:

Y=0.05X1+0.050 2X2+0.047 8X3+0.046 7X4+0.049 5X5+0.197 (9)

从最终结果看,有效发明专利数、科技活动人员数、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互联网用户数以及全社会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R&D;总支出等5个因素系数均为正值,说明选用因素对产业转移的创新响应强度都是正向的影响作用,在具体因素方面,表征创新能力、人才密集度、技术市场需求、信息化及科技投入的因子回归系数相差不大,分别为0.05、0.050 2、0.047 8、0.046 7、0.049 5,说明创新能力、人才密集度、科技投入对产业转移的创新效应作用较大,可有效促进产业转移过程中技术的传播和吸收,技术市场需求和信息化作用相对较小,为产业转移创新效应提供了便利条件和推动作用。

创新能力较强有助于吸收产业转移溢出的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对产业转移的创新效应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随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将不断提高产业转移的创新效应。通过对2015年河南省18个地市创新能力的静态不均衡差进行计算,发现2015年郑州市创新能力在河南省居首位,与郑州市静态不均衡差较小的地市主要有洛阳(小于60%),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南阳等地市,这些地市静态不均衡差处于中等(60%~90%),其余地市静态不均衡差较大(大于90%)。由此可见,郑州市地区创新能力最高,边缘地区创新能力较弱,这与产业转移的创新响应强度的空间格局基本一致,也进一步说明了创新能力是各地市产业转移创新响应强度差异的影响因素之一。

人才作为技术和知识的载体,人才的密集程度对产业转移的创新响应具有积极作用,进一步分析各地市科技活动人员数发现,郑州市是科技活动人员最为密集的地市,与郑州市人才密集度不均衡差小于60%的地市仍然只有洛阳,处于60%~90%的地市主要有开封、平顶山、安阳、新乡、焦作、许昌、南阳、商丘,其余地市静态不均衡差超过90%,在全省处于滞后水平。由此可见,河南省各地市科技活动人员是产业转移创新效应差异的形成原因之一。

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入推进,技术交易市场日益活跃,知识传播的速度和频率在加快,技术市场需求将有力促进技术的传播和应用,对产业转移的创新效应产生一定的影响。进一步分析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发现,郑州市最高,与郑州市技术市场交易额静态不均衡差小于60%的地市有洛阳和开封,其余地市都处于60%~90%。由此可见,技术市场需求是产业转移创新效应差异的形成原因之一。

信息化水平为技术的有效传播提供了条件,有利于提升产业转移创新效应的效果。进一步分析互联网用户数发现,仍然是郑州市最高,与郑州市互联网用户数静态不均衡差小于60%的地市有洛阳、新乡和南阳,处于60%~90%的地市主要有開封、平顶山、安阳、焦作、许昌、濮阳、漯河、三门峡、信阳、商丘,其余地市静态不均衡差超过90%。与产业转移的创新效应的空间格局有较高的一致性,说明信息化是产业转移创新效应差异形成的影响因素之一。

科技投入可以提高创新能力,有利于吸收产业转移溢出的技术,还可以为有效吸收产业转移溢出的知识创造条件。与郑州市科技投入静态不均衡差小于60%的地市仍然只有洛阳,处于60%~90%的地市主要有开封、平顶山、安阳、新乡、焦作、许昌、南阳,其余地市静态不均衡差超过90%,也与产业转移的创新效应的空间格局大体一致,说明科技投入是产业转移创新效应差异的形成原因之一。

6 结论

第一,2007—2015年河南省产业转移的创新响应强度呈不断增大的态势,但也存在一定的波动性,并呈现出阶段变化的特征。

第二,从市际空间特征来看,在静态格局上,河南省各市区产业转移的创新响应强度呈现出不均衡性的特征,产业转移的创新效应的相对差异和绝对差异先平稳增长后快速增长。从空间上来看,产业转移创新效应较高的地市大致形成了以郑州市为核心,越远离郑州市,产业转移创新效应越低。

第三,从动态变化特征看,河南省各市产业转移的创新响应强度的相对发展率呈现“中间高周边低”的格局;从离差和比率看,郑州市、洛阳市、平顶山市、许昌市的离差和比率均呈正增长,且比率大于100%,边缘地市多呈负增长态势。依据各市的区域特点、离差和比率变化将河南省18个地市划分为强、较强、中等、较弱以及弱5种区域响应类型。

第四,创新能力、人才密集度、科技投入对产业转移的创新效应作用较大,技术市场需求和信息化作用相对较小。

参考文献:

[1] 张建伟,窦攀烽,张永凯,等.江苏省县域创新产出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J].干旱区地理,2017(1):222-229.

[2] 李伟庆,金星.区际产业转移对承接地自主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7):29-33

[3] 潘少奇,李亚婷,高尚,等.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效应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5(5):617-628.

[4] 关爱萍,李娜.中国区际产业转移技术溢出及吸收能力门槛效应研究[J].软科学,2014(2):32-36.

[5] WATTS D J, DODDS P S. Influentials , networks and pubic opinion formation [J].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007(4):44-58.

[6] 冯南平,杨善林.产业转移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经济学动态,2012(8):70-74.

[7] 刘满凤,黄倩,黄珍珍.区际产业转移中的技术和环境双溢出效应分析:来自中部六省的经验验证[J].华东经济管理,2017(3):60-68.

[8] 关爱萍,魏立强.区际产业转移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西部地区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3(9):77-83.

[9] 李偉庆.区际产业转移与承接地自主创新:机理分析与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10):20-24.

[10] 李伟庆,金星.区际产业转移对承接地自主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安徽省地区与行业面板数据的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7):29-34.

[11] 关爱萍,李辉.区际产业转移行业间技术溢出效应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3(11):41-47.

[12] 马永红,李玲,王展昭,等.复杂网络下产业转移与区域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关系研究:以技术类型为调节变量[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18):35-41.

[13] 刘艳军,李诚固,王颖.中国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强度的省际差异[J].地理研究,2010(7):1291-1304.

[14] 赵新菊,王建芳.富士康缘何落户郑州[N].河南法制报,2010-08-02(4).

猜你喜欢
产业转移河南省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及关键问题研究
湖南加工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企业生态视角下产业转移实证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与吉林省城镇化发展的相关性:一个文献综述
试论棋例裁决难点
杞人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