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摘 要:河南省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主体,在国内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在未来发展中,改革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生产经营模式,实现经济的低碳发展,是摆在河南省经济发展过程中非常紧迫而又现实的课题。本文分析了河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对1985—2014年河南省环境污染、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河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河南省相关政府部门制定未来一段时期内的低碳发展政策和措施提供一定的基础与科学根据。
关键词:新常态;环境污染;低碳经济;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8)6-4-7
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18.06.001
Abstract: Henan province, as the main bod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zone,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economy.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it is an urgent and realistic task to reform the extensiv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mode with high investment and high consumption and to realize the low-carbon development of economy for Henan Province during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ces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low carbon economy in Henan Province, carried out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opulation growth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Henan Province in 1985—2014, 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low-carbon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Henan Province, hoping to provide certain basis and scientific basis for relevant government departments of Henan Province to develop low-carbon development policies and measures in the future period.
Key words: new norm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low-carbon economy; Henan Province
2012年中共十八大報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1],明确指出中国应该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中国经济改革势在必行。在新常态下,国家为打造参与国际竞争新的增长极,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中原崛起等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同时,做出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河南省作为“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主要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低速化发展的转变。
从河南省经济发展历程看,河南省长期处于较为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之中,而而未来几十年,河南省仍然面临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需求,也就意味着河南省将进入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和温室气体高排放时期,河南省资源及环境承载能力必将难以适应新常态的发展。因此,在新常态之下,河南省应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1 河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河南省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从地图上看,整个区域处于中西部地区和发达沿海地区的结合地带,所以,河南省便成了推进我国经济发展从东到西依次递进的枢纽地带,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可想而。而从目前河南省的经济发展情况看,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走入了工业化和城市化不断推进的关键时期,在发展中面临着不可回避的困境,如作为人口大省,本身资源消耗较其他省份就大,而在发展的过程中,重工业的比重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占比较大,意味着河南省要面临比其他省区及城市更为严峻的能源形势。因此,实现河南省现有经济发展结构向低碳经济的过渡与转型已经成为必然。
1.1 河南省能源消费现状分析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同时也是资源大省,在省区内部,拥有着丰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能源的消耗使河南省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资源浪费和污染严重等问题。据统计数据显示,河南省煤炭的消费量占据了能源消费总量的80%以上,如果此种情况持续发展,河南省的经济将最终走向枯竭,可持续发展也将成为空谈,这一问题在政府工作报告和河南省经济发展战略中也曾被多次提到。根据河南省统计局网站以及《河南省统计年鉴》(2015)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05年到2014年的十年间,实际上河南省的能源消费一直超出了能源的生产。这种负增长的能源状态,势必要求河南省的经济结构发生转变,以确保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但从实际情况看,1985—2014年的能源消耗趋势发展中,消耗量持续增长,导致能源储存量急剧减少,而能源的急剧减少将导致生态失衡。并且,能源消耗尤其是过量的煤炭资源消耗导致的空气污染,也在持续增加,能源利用率较低,也导致了资源的浪费,这些情况对于未来低碳经济发展和环保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除煤炭的过量消耗之外,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耗在河南省也较为突出,就目前掌握的信息,从2003年开始,河南省石油的生产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消费的需求,而国际大形势下的环保要求,也推动了河南省的石油节约,比如,机动车燃料已从单一的石油扩展到了天然气。但就统计信息显示,目前河南省天然气的生产也远远不能满足消费需求,这种极不平衡的状态,导致河南省这一资源大省逐步走入资源紧缺的行列。在资源紧缺的情况下,水电等清洁能源的作用便显现出来,近几年来,水电的消费总量持续上升,也揭示了这一转变。同时,也从侧面说明了河南省开始实施经济发展转型,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将成为未来河南发展的主旋律。
1.2 河南省能源消费的碳排放现状分析
目前,世界气候暖化的速度越来越快。最关键的原因在于人类在近100年的生产发展中消费和使用了大量的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从而在大气中排放了过多的温室气体。这种情况对于国际社会的发展和未来人类的生存造成了很大影响,因此,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国际社会就四个问题达成一致协议,其中与我们国家息息相关的一个问题是:比如中国以及印度这样的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将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2]?最后,我国的“十三五”规划已经明确指出要在以后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尽最大努力“节约使用能源、减少碳排放”,并表明:在未来的一段发展时间里,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不仅要关注国内生产总值,更应该重视经济发展中的节能减排,在2020年要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40%~45%的任务。国际上在近几年对于碳排放问题的重视,在越来越多的国际会议上也逐渐展现。南非召开的德班气候大会,再次强调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一次次经济发展中的阻碍,对于未来社会发展的展望,都会让世界各国的领导人意识到目前人类生存环境所受到的威胁,节能减排已经成为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对于发展中的中国而言,经济发展仍是重中之重,而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环保型、节约型社会的发展已成为必然,这意味着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必须走低碳型的路子,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碳类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推进新能源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也就是说,在节能减排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增长,对于资源消耗大省的河南而言,这无疑是个不小的挑战。因为从目前掌握的数据看,河南省的能源消耗数据还是很引人注目的。目前研究者并未掌握碳排放总量的直接监测数据,在搜寻的数据中,河南省的统计局数主要以能源消耗的实物量和标准煤为基准,但热量值在后期研究中多次被提及,按照IPCC2007年公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热量值就成为碳排放因子的衡量指标,其换算公式为:
Pn=Wn*Ri*Hn*Ci (1)
其中:Pn为第n年的碳排放量,Wn为该年的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Hn为标准煤的热值(29.271MJ/Kg),Ri为该年消耗的三种能源的比重,Ci为第i种能源的缺省碳含量(见表1)。
依据上述公式,研究者对河南省1985—2014年的碳排放情况进行分析,并细分了天然气、石油和煤炭的排放及所占比重情况,明确河南省能源消耗的准确数据,数据展示中,河南省在1985—2014年,碳排放呈现直线上升,年均增长率达到了5.86%。不同能源的消费情况有所不同,伴随着河南省能源消耗控制和节能减排的要求,河南省煤炭资源的消耗在近几年呈现出下降趋势,但从总体发展来看,其碳排放量仍呈现上升趋势;石油消耗量一直呈现增长趋势,近两年增势明显,在碳排放总量中的比例开始上升;天然气的碳排放呈现持续增长趋势。也就是说能源的消耗导致的碳排放呈现增加趋势,减排和推进经济发展成为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1.3 河南省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中国经济在经历快速发展之后,逐步进入平稳期,河南省的经济增长也逐步趋于稳定,形成新型的增长轨迹,这也就是目前常讲到的“新常态”,新常态的经济形势下,势必对经济产业结构提出新的要求,以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使得经济发展逐步进入可控范圍之内,而其中,低碳经济作为新常态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重要环节和内容,在未来战略中占据重要位置,因此,需要加强政府支持和关注,通过政府机构,实现经济新常态发展的要求。为了解河南省经济发展的问题,研究者对于对河南省的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推进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措施。
科技进步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河南省的经济发展了较大变化,GDP已经从1985年的370.04亿元上升到2014年的32 155.86亿元,其年均增长已高达11.09%。但不可否认,在多方因素影响下,河南省GDP的增速逐渐趋于缓和,甚至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这也与经济发展的实际相吻合。河南省能耗型企业和重工业企业的比重较大,在环保、低碳经济发展要求之下,经济发展势必受到影响,目前增速缓慢,也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常态,目前河南应该更多关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模式发展的多样性,进而满足低碳经济发展需要。河南省相关政府部门则需要高度关注“新常态”的动态与方向,从而相应地调整其经济发展模式,加快低碳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进程。
2 河南省环境污染、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实证分析
2.1 河南省常住人口、GDP、年度总能耗与污水排放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20.0进行编程处理,得到岭回归的系数,污水排放量为被解释变量,常住人口(万人)、GDP(万元)、年度总能耗(吨标准煤)三个为解释变量,对应的关系岭回归结果见表2。
在这一分析中,就目前整个河南省的发展情况看,产业的就业比产值比、万元GDP能耗与二氧化硫排放量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所有因素中,技术水平方面的因素影响最为显著,经济方面其次,人口因素最小。具体影响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在实际数据中,表现为产业贡献比每降低1个百分点,二氧化硫排放减少0.245个百分点,万元GDP能耗降低1个百分点,二氧化硫排放将降低0.442个百分点。
3 河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中原经济区在国家战略规划之内,其发展自然也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推进低碳经济,属于重要的战略机遇,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经济发展规划之下,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从这个层面讲,“三化”的协调发展就成为破解河南省发展难题的必然要求,结合河南省的自身发展实际,在未来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应将着力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建立健全低碳经济发展的保障机制
新的战略的实施,首先需要保障机制的保驾护航,保障机制越健全,执行越彻底,低碳经济战略的实施才能越到位。在保障机制建设中,应着重关注政策制定、资金财政、技术支撑三大方面。
3.1.1 政策制度保障机制。政策制度是所有战略实施的必要条件,在低碳经济战略推进的过程中,政策制度的健全也就成了必要的手段。从制度实施的角度看,低碳经济的发展必须在政府支持之下方能实施,通过政府和市场两方面的调控,扫除在战略实施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境,如经济发展中降低重工业企业比例,减少乃至关闭能量消耗型企业,这些必须得到政府的支持,进而有效约束违规企业;而新型能源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除了市场的调控,也需要政府工作的推进和支持。从这个角度看,政策制度保障就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尽快建立健全低碳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提供法律法规和制度约束及激励机制就成为政府服务管理的必然走向。
从河南省经济发展路程看,在经济发展中,河南省先后出台了《河南省节能减排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用以保障低碳经济发展。与此同时,河南省对于高耗能的产业或企业实施了市场准入机制,对于不符合低碳经济标准的企业,从严把控,并建立各级监督小组,由政府部门牵头,组建城市管理小组,推进制度的落实。最后,在制度建设和监督机制双管齐下的同时,建立试点和示范的园区,使低碳经济的发展有迹可循,有制度可依。
3.1.2 财政资金支持保障机制。目前情况下,低碳经济的发展是损害一些企业的直接利益的,而且低碳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高新技术产业,这些产业所提供的产品往往价值不菲,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府财政不支持或者不提供优惠政策推动企业产业转型,不支持新产品的销售,那么在后期结构转化中,很多企业将走向倒闭,这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具有震动性的,为确保经济的平稳过渡,财政资金支持就成了必要的手段。低碳经济发展需要技术支撑,而技术创新,技术转化均需大量的资金,如果都让企业买单,势必会减缓低碳化经济发展进程,所以,低碳经济目标的实现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还取决于政府财政的扶持力度。首先,在节能减排法律制定的同时,加大政府财政支持,提供配套资金;其次,明确财政支出补贴流程,按进度及时贴附资金;再者,创新企业资金筹措模式,通过建立热计量改造投资偿还机制;落实好已发布的节能服务机制的优惠政策,积极支持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开展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并进行分户计量收费;最后,积极引导和推进社会资金筹借机制,拓展节能改造和奖励资金的来源,通过多种渠道满足企业低碳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
3.1.3 低碳技术支撑保障机制。技术支撑是低碳经济发展和推进的关键所在,如果技术支持不到位,可以说前述的策略都是空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明确提到,未来应对气候挑战,推进经济低碳化,科技就成为关键,在未来,大力推进新能源、可再生资源技术创新,实现技术引领产业发展,是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必须实现的目标。
对于河南省的经济发展而言,要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改变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利用结构就成为重要一环,这一环节的实施,必须有技术的创新与进步作为支撑,通过新能源技术的创新和减排技术的不断革新,提高能源的开发、加工及转换效率,实现减排的目标,最终实现全球生态平衡。如目前国际社会提到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其技术在不断的革新,而每一次的革新都推动着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从这点看,河南省在近几年加大实验室、研究室的投资比重,也是为了技术创新去,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2009年许继集团、南阳防爆集团及郑州机械研究所等企业联合科研院校共同签约,成立了河南省风电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河南省的首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始了技术创新带动经济发展的篇章。2011年河南省有3个项目入围国家发改委批复的有色金属行业国家低碳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示范项目,2012年河南省新型电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成立,推动了新型电池级关键材料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这些举措均可通过技术进步与创新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进而实现河南省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
因此,我省的重点工作应是强化科技的支撑作用,发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企业、高校、实验室之间的衔接合作,同时加快农业低碳技术的研發,循环利用稻秆、棉花壳、玉米芯或稻草等农业废弃物,将其用作有机肥还田或建筑材料,以及将农作物稻秆作为清洁能源进行发电等。河南省作为煤炭消费大省,更应注重对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的运用,同时还应加强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及封存技术。
3.2 坚持走低碳型经济的协调发展之路
河南省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工业、农业和城镇化的支撑,因此,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应该坚持走三者协调发展之路。
3.2.1 工业低碳化。工业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支柱,要实现低碳经济发展,应率先实现工业低碳化。新型工业化是指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使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3]。而河南省部分区域的重工业基地、能源消耗城市显然不符合新型工业化的标准,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工业低碳化就成为重要的一步。在具体实施中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首先,持续推进产业机构调整,形成合理的能源消耗结构。河南省可通过鼓励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方式,建立产业园区,改造相关产业,重视科研带动作用,真正实现产、学、研、用的有机结合。与此同时,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监督机制,实施违规惩罚机制,降低乃至终止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型的企业项目,并形成常态化机制,形成全省范围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其次,提升产业集聚度。目前经济发展过程中,集约型产业的发展往往能够形成较为紧密的产业链条,这样就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如汽车制造行业、电子产业园区,其密集的发展有效延长了产业链条,如格力产业园区、富士康产业转移园区、郑州航空港区等等无不是这种模式成功的典范。这种模式的有益探索,也为河南省能源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借鉴,尤其是物流产业的发展中,这种集约型的工业发展形式,催生了多种新兴服务业,物流产业联盟和网络发展就是其中一项。
最后,要发挥企业主体的引领作用。低碳经济的发展最终还必须落实到企业身上,发挥其主体作用,可通过政策及制度的制定,鼓励企业建立低碳发展的长期战略机制,严格日常管理监督,实现清洁生产,降低产能消耗,同时重视科技创新,完善产业创新成果链条,提高生产力,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2.2 现代农业低碳化发展。农业在河南省经济发展中占据较大比重,但是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省,在农业产业创新方面并不突出,新型农业道路在多年的实施中有所发展,新型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也为河南省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低碳型的现代农业仍发展缓慢。在调研中发现,传统高污染的农业生产方式依然存在,如高污染和碳化的化肥、农药、薄膜依然在农业发展中占据主要市场,秸秆焚烧屡禁不止,这些都成为新型农业发展的阻碍,归根结底是由于农民的整体素质和低碳意识缺乏[4]。要改善这种情况,可尝试在河南省各市县区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区,将以“低碳科技农业”为核心的农家课程入村入户,提供现代农业专家技术指导机制,进而重塑农民的低碳环保概念,促使其重新使用农家肥、菌肥等生物肥料,按照低碳农业的理念进行施肥种植,降低普通化肥的使用率,壮大生态绿化农业的力量。此外,建立生态农业也是低碳经济发展中的可行措施,如在中牟县发展的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旅游。同时要在农村推广普及节水灌溉和低排放的高产栽培技术,提高土地产出效率,推动农业向精细化转变。
在农业生产工具方面,河南省的老旧农村农用机械依然存在,这些车辆效率低、能耗高、尾气排放超标。在改造中,政府应建立起合理的农机报废制度,推进农机升级换代,实现低碳农业发展。同时,也要加强农村农副产品加工业的污染治理技术改造力度,双重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真正实现河南省由“高碳”时代向“低碳”时代的转型和跨越。
3.2.3 推行低碳型城镇化。目前,河南省正处于城镇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各区域城镇化进程持续加速,形式也逐步由区域和规模的转移,向推进高品质生活进程转变。在这一过程中,资源消耗也明显提升,因此,应倡导新型节约型的城镇化,推动河南省低碳型城镇化发展,从而改变以往城市运行过程中以过高碳排放换取的生活质量的提升。
从实施战略方面看,河南省低碳型城镇化实施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的发展,首先,地方政府的职能定位及观念转变问题。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实际地方政府的引领和职能定位影响非常大,利用政府的引领作用,实现低碳型城镇化的合理规划,形成新兴工业园区,不仅满足了居民生活发展所需,也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而低碳型住宅区,也为居民高品质生活提供了可能。在此项目中,郑州低碳生态城市正在规划之中,洛阳双载体战略打造低碳城市也逐步落地,济源市已经成为低碳经济的试点城市,这些均说明了低碳型城镇化的必然趋势。
除城市和居住环境的低碳化发展,在交通和建筑行业更应该强化低碳型城镇化的进程,降低碳排放,引入新能源技术,如公共交通中提倡并政策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推进“油改气”或“油改电”工作,实现城镇化进程中的节能减排。以郑州为例,其从2009年使用的BRT,每年就可以为郑州减排17万吨标准煤,这一数据不仅说明了低碳经济的必要性,也为其他区域推进实施提供了依据。
3.3 构建全民参与低碳经济建设的格局
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政府和企业的事情,还需要得到全社会成员的支持,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全民参与低碳经济发展的格局。
首先,重视低碳经济的宣传。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需先行,通过不同的方式对于低碳经济进行宣传。在校园内,通过教育灌输与传递的形式,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学生形成低碳生活习惯,如低碳经济成果展、低碳经济选修课、经济发展趋向辩论赛等等;在社会中,通过低碳经济的宣传与教育,利用社区文化墙、报纸、自媒体等为依托,让居民认识到低碳经济发展的必要性与必然性,政府可引导低碳经济消费理念的转变,形成低碳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其次,重视低碳生活和消费引领。“低碳减排,绿色生活”作为世界环保组织的宣传口号,在河南省同样适用。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应该为消费者制定低碳生活的标配和标准,让消费者有可供模仿和参考的对象,这自然离不开宣传的媒介,如新闻媒体、网站、公益广告等等,传播低碳文化,进而推进低碳生活方式,在消费中,政府可通过低碳技术补贴的形式,引领消费者采用或购买低碳产品,推行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引导居民采用绿色出行方式。公益廣告的形式已经屡见不鲜,花样宣传页层出不穷,在这种情况下,教育领域可以通过对于接送孩子事件的引导,让学生带动家长实现绿色出行,进而带动全社会出行行为的转变,更多采用低碳环保型的出行方式,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从国际社会发展来看,低碳经济属于新生事物,所有,在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的矛盾依然存在,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势必会遇到不同程度的阻碍,这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从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类未来需求看,这又是一项不得不为之的紧迫任务。但从调研分析结果和未来发展趋势看,我们也坚信,措施可行、保障机制得当下稳步推进低碳经济也会成为未来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健康走向。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09(03).
[2] 张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交锋:以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为例[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0(4):1-4.
[3] 金之镇,刘迪生.“十三五”时期新型工业化仍是新疆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J].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2015(1):52-55.
[4] 邓水兰,温诒忠.我国发展低碳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