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数学课堂之小组合作学习

2018-10-29 11:07郑瑞越
读天下 2018年19期
关键词:应用方法必要性小组合作

摘要:选择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贯穿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将令小学生群体形成正确的团队协作与竞争意识,進一步集思广益,成功解决今后面对的一系列数学难题。笔者的任务,就是客观阐述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融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必要性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探讨日后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科学人性化应用方法,希望引起有关教学人员关注。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要性;应用方法

选择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能够确保时刻营造出和谐愉悦的学习互动氛围,令小组成员在彼此间的激励和促进之后,大幅度提升班级整体的教学效率和水平。至于究竟怎样在现代小学数学课堂之中灵活且有效地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相关处理要点会在后续予以有机延展。

一、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必要性

(一) 有助于改善教师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

备课是否科学完善,将直接决定课程整体的教学质量。而想要在小学数学教学前期备好教材,不单单要求教师预先树立起强烈的敬业态度,同时还必须其拥有丰富的阅历和充沛的时间精力。以往教师习惯于沿用填鸭式灌输和题海战术等方式,虽然整个过程十分忙碌,但是却在无形之中给了学生更多的压力,严重时会令其产生懈怠甚至厌学心理。而合作学习模式则主张凭借小组为单位,团体成绩作为核心评价指标,能够确保小组之间相互检验批改作业的同时,及时发现、集体商讨、合作解决一些重要的数学问题,并从中获得适当等级层次的提升;与此同时,教师亦可以在重点批改环节中,减轻以往工作压力,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在个别学生辅导上,为今后教师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进一步健全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二) 有益于充分发挥班级集体的优势作用

集体力量是十分巨大的,如企业之间长期合作,能够达到迅速摆脱生产、经营困境的效果。以往小学数学教学中,因为一些优等生和后进生彼此存在严重隔阂,使得后进生转化工作难度倍增。选择沿用合作学习模式之后,将能够确保将全班成员均匀分组的同时,加大优等生与后进生之间的接触力度,确保为后进生创造愈加理想化的人际环境,令其自卑心理逐步消除过后,基于班集体的优势作用调动后进生的自主学习欲望。

二、 小组合作学习在现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性应用的方法

(一) 创设生动化感知情境,调动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欲望

为了保证令小学生群体更加积极主动地介入到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之中,教师便需预先创设生动有趣的引导情境。如在进行圆柱的侧面积这类知识点讲解环节中,教师可以考虑以4人为单位进行小组划分并相向而坐,之后在讲台放置一个圆柱体模型,并且鼓励每个小组利用事先准备好的剪刀、白纸等物品自制圆柱体。为了令小学生的探究和操作技能同步提升,教师需添加情境设问的工序流程,即提问“如若桌子上的圆柱体侧面需要添加包装纸,那么使用多大面积的纸张最为合适?”而学生经过组内实践操作和深入性互动之后便发现,圆柱侧面展开就是一个长方形,所以圆柱的侧面积理所当然就是“底面周长乘以高”。整个过程下来,不仅仅可以启发学生大胆的假设思索,更为关键的是能够锻炼这类群体灵活沿用已学知识解题的技能。

(二) 加大合作与探究活动的融合力度,保障小组合作的实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中最为关键的流程便是合作与探究,在此期间,每个学生都有必要尽快将个人独特的见解表达共享,最终形成小组富有亮点的学习成果。

第一,教师需鼓励每个小组将手中的学习任务细分,之后分别交由组内成员落实。如在进行测量这类课题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预先鼓励学生分组予以精确性测量,使得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具体就是要求组内成员分别处理好团队指挥、做记号、充当标杆、现场测量等工作内容,保证令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合作之后形成一定的成就感,为今后测量等数学知识高效率汲取,以及合作能力深入性锻炼等奠定基础。

第二,教师需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有针对性的锻炼个体的自主探究意识和技能,即保证赋予每个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之后,使得他们能够潜心地进行独立思索和自主探究。就好比是在进行小数的加减法知识点讲解时,教师则可以鼓励他们自主探讨有关计算法则。持续到这类群体将个人想法充分交流整合之后,借助实践操作予以逐个检验认证。整个过程下来,小学生的独立思索能力与合作学习实效都将变得愈加理想一些。

(三) 创设多样化的合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合作探究欲望

目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合作学习策略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起到促使学生发展和进步的作用,对于学生的合作探究欲望没有很有效地激发出来,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面对这些实际问题的存在,小学数学教师为保证合作学习策略的有效性,针对课题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活动,构建多样化的合作环境,根据课题制定学生合作的主题,明确课堂教学的主旨,让学生对合作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从而起到优化合作探究的教学效果。

(四) 设计全面化的合作氛围,增强学生合作探究的乐趣

面对抽象、难以理解的小学数学内容,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总会受到很大的困扰,仅仅依靠一个人的智慧,是很难达成有效的学习效果的,更不是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为学生设计全面化的合作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合作中,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同时互相分享各自不同的感受,彼此都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这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是很有帮助的。比如:在进行乘除法的复习时,结合学生对算式的基本掌握情况,可以在小组内,进行文字性的组题,由于学生的思维意识各不相同,就会出现不同形式的文字题,学生在互相借鉴和学习中,受到启发和感染,共同分享合作探究和乐趣,从而促使学生在互相竞争、合作中,轻松地学习数学知识。

总而言之,合作学习已经逐渐主导课堂教学,并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日益重大的作用,对于开启学生的智慧和合作思维起到关键性的优势。小学数学教师致力于合作学习的研究,巧妙地运用和采纳上述方式,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合作潜能,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主体意识,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小波.立足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效果[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4(9).

[2]王云.新课程理念下,合作学习策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5(11).

作者简介:

郑瑞越,江西省吉安市,江西省万安县顺峰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应用方法必要性小组合作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故事教学法的应用刍议
愉快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探讨
作文评改“五步曲”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