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nOx负载生物质炭对Cu2+、Zn2+的吸附机理研究

2018-10-29 08:14陆嫚嫚马洁晨张学胜李玉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吸附平衡投加量改性

陆嫚嫚,马洁晨,张学胜,李玉成,王 宁

(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科学研究所,合肥 230601)

随着工农业迅速发展,金属冶炼加工、畜禽养殖粪便的堆置及废水的排放,导致重金属进入水体和土壤[1]。重金属具有难生物降解、易食物链富集等特点,铜、锌是环境中常见的重金属污染元素,一旦进入人体会导致大脑、肌肉不协调等疾病[2]。

生物炭是由生物质(如农林废弃物、畜禽粪便等)在低氧或缺氧条件下热解炭化产生的高度芳香化固态物质[3]。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是农林废弃物中的主要成分,热解产生含氧官能团能与金属离子发生络合、共沉淀等作用去除重金属[4]。我国是水稻的原产国,种植面积大、范围广,而稻秆是主要的农业残留物,其资源化程度低,秸秆焚烧处理,会导致雾霾等环境问题[5]。生物炭对重金属具吸附作用,往往吸附能力有限,通常将其改性提高吸附性能[1,6],如生物质原料浸渍或生物炭改性等方式[7-9]。其中,生物炭-磁性复合材料、纳米颗粒(如氧化铝、零价离子、MnOx等)可作为环境重金属污染的有效吸附剂[6],但纳米颗粒易聚集成块,限制其直接应用。有文献报道[10-12],高锰酸钾具强氧化性,也是形成MnOx的前体物,将生物炭表面负载锰氧化物,能明显提高对Cu2+吸附能力。文献调研[13-14]发现,生物炭改性效果差异大,且鲜有对Zn2+去除的报道,仍有必要寻求一种高效吸附剂的研制。

本文利用KMnO4改性制备MnOx负载稻秆生物炭,通过批量吸附实验、测定元素组成、SEM和FTIR等对改性生物炭吸附理化特征前后表征,研究其吸附特性与机理,为生物炭应用于处理土壤/水体重金属污染问题提供理论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原料采集与改性生物炭的制备

生物质原料为合肥市庐江县农田水稻秸秆,截段用铝箔纸包覆,置于马弗炉(SX2箱式马弗炉,上海锦屏)6℃·min-1升温至600℃,保温3 h,冷却至室温,研磨,取20~60目之间的稻秆生物炭,记为RBC。

称取约5 g RBC+40 mL KMnO4溶液,超声2 h,105℃烘干,再置于600℃炭化30 min,备用。KMnO4与RBC的质量比分别为1∶40、1∶10、1∶8、1∶2、4∶5,记为:2.5%MRBC、10%MRBC、12.5%MRBC、50%MRBC、80%MRBC。

1.2 改性方法的确定

称取 25 mL 50 mg·L-1Cu2+或 Zn2+溶液,0.01 mol·L-1NaNO3为背景电解质溶液,以1 g·L-1投加量分别加入上述制备的改性生物炭和原生物炭,置于(22±1)℃、180 r·min-1振荡24 h,同时做空白和平行,离心,过0.45 μm滤膜,立即用AAS(ContrAA 700,耶拿)测定滤液中Cu2+和Zn2+浓度。结果表明:0~80%MRBC对Cu2+的去除率分别为26.89%、66.72%、80.64%、82.08%、95.70%和92.53%,Zn2+的去除率分别为19.30%、36.74%、57.48%、58.93%、72.76%和69.53%,由此可见,50%MRBC对Cu2+和Zn2+吸附效果最好,因此后续吸附实验均以50%MRBC为研究对象。

1.3 批量吸附实验

1.3.1 吸附动力学实验

称取0.2 g 50%MRBC,加入200 mL Cu2+(浓度为50.35 mg·L-1)或Zn2+(浓度为53.05 mg·L-1)溶液,其他条件同1.2,分别在0、5、20、30、60、120、240、480 min和1440 min取样,滤液用硝酸调节pH<2.0,AAS测定滤液中Cu2+和Zn2+浓度。

颗粒内扩散模型:Qt=kip·t0.5+c

式中:Qe为平衡吸附量,mg·g-1;Qt为t时刻生物炭对重金属的吸附量,mg·g-1;k1为准一级动力学方程的反应速率常数,h-1;k2为准一级动力学方程的反应速率常数,h-1;c为截距,mg·g-1。

1.3.2 等温吸附-解吸实验

分别配制 5~500 mg·L-1Cu2+和 Zn2+溶液,1 g·L-1投加50%MRBC,其他条件同1.2,测定滤液中Cu2+和Zn2+浓度。吸附样离心后去除上清液,用超纯水淋洗50%MRBC数次,70℃烘干,即得吸附实验后回收的50%MRBC;按1 g·L-1投加吸附实验回收的MRBC,加入0.01 mol·L-1NaNO3溶液,与上述同样振荡条件下振荡12 h,重复3次,3次的解吸量总和为重金属Cu2+、Zn2+的解吸量。

式中:Ce为吸附平衡时溶液中重金属的浓度,mg·L-1;Qe为平衡吸附量,mg·g-1;Qm为饱和吸附量,mg·g-1;KL为Langmuir常数,表征吸附材料表面的吸附点位对重金属离子亲和力的大小,L·mg-1。

Freundlich方程:logQe=logKf+logCe

式中:Qe为平衡吸附量,mg·g-1;Ce为吸附平衡后重金属离子浓度,mg·L-1;Kf为吸附容量,mg·g-1·L-1;n为Freundlich常数,表示吸附强度。

1.3.3 pH、投加量影响实验

影响因素实验:(1)用HNO3或NaOH调节溶液pH为2.0~7.0;(2)50%MRBC投加量为0.5~5.0 g·L-1,其余步骤同1.2。

1.4 生物炭样品的性质与表征

元素分析仪(vario ELcube,德国)分析生物炭样品的元素组成;硫酸-草酸混合液溶解测定滤液中Mn含量;样品压片,蒸金,3 kV电压下用冷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4800,日立)观察样品表面形貌;KBr压片法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Vertex 80-Hyperion 2000,上海)测定样品在4000~400 cm-1,分辨率4 cm-1的FTIR谱。

2 结果与讨论

2.1 吸附动力学实验

图1为吸附动力学拟合曲线图,0~30 min吸附量达到饱和吸附量的90%以上,为快反应过程,此后为慢反应阶段,240 min基本达到吸附平衡,吸附反应速率由颗粒扩散、表面吸附和液膜扩散共同控制。吸附动力学模型拟合参数见表1,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更好描述Cu2+、Zn2+的吸附全过程,R2>0.99且平衡吸附量的计算值(Qe,cal)与实验值(Qe,exp)接近。颗粒内扩散模型拟合数据不经过原点,吸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平衡吸附量Qt先呈正增长,后负增长,最终趋于吸附平衡。吸附起始Cu2+、Zn2+迅速聚集到MnOx负载生物炭的表面,占据表面离子吸附位点,直至达到饱和,其后灰分中的K、Ca、Mg等矿质元素在溶液中与Cu2+、Zn2+发生离子交换作用[15],最后内部扩散达到平衡。

2.2 等温吸附-解吸实验

图2为50%MRBC对Cu2+、Zn2+的平衡吸附量-初始浓度(Qe-C0)关系曲线,溶液初始浓度较低时,生物炭提供足够的吸附位点和活性基团,随着C0增加,吸附位点趋于饱和,活性基团相对减少,吸附剂达到吸附平衡。Zn2+在 C0>500 mg·L-1时的吸附量变化趋势不能明显看出,是实验的不足。

图2 初始浓度对50%MRBC吸附量-解吸量的影响Figure 2 Effect of initial concentration on 50%MRBC sorptiondesorption

图1 50%MRBC对Cu2+、Zn2+吸附动力学曲线拟合图Figure 1 Sorption kinetic curves of Cu2+and Zn2+onto 50%MRBC

表1 吸附动力学拟合参数Table 1 Fitting parameters of sorption kinetics

由图2看出,50%MRBC的解吸率与吸附能力呈反比,Cu2+、Zn2+解吸率较低。低浓度时,大部分金属离子可能被高能量的吸附位点占据,并以专性吸附为主,解吸剂很难将其解吸下来,Cu2+、Zn2+溶液浓度增加,专性吸附位点逐渐减少,吸附由专性吸附转为非专性吸附,Cu2+、Zn2+在生物炭中吸附的稳定性降低,易于被解吸剂解吸出来,解吸量增加。

表2为等温吸附模型拟合参数,Cu2+、Zn2+的吸附均更适合Langmuir模型,饱和吸附量分别达107.53、96.15 mg·g-1,KL值 Cu2+>Zn2+,即 50%MRBC 对 Cu2+吸附效果较Zn2+好。

表2 等温吸附参数Table 2 Isothermal sorption correlation parameter

2.3 pH对Cu2+、Zn2+吸附效果的影响

pH对吸附效果影响如图3,pH与吸附量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溶液pH值影响金属离子的赋存形态和吸附剂表面带电荷。pH为2.0时,溶液中的H+与Cu2+、Zn2+竞争吸附位点,增加生物炭表面静电斥力,吸附量低;随着pH升高,当溶液pH<pHpzc(2.83)时,生物炭表面带正电,表面的金属离子与溶液中重金属离子的交换作用吸附Cu2+、Zn2+;溶液pH>pHpzc时,生物炭表面带负电荷,pH 2.0~5.5,溶液中OH-含量增加,与改性稻秆炭表面的H+结合,增大重金属离子与其结合的机会,通过静电作用吸附Cu2+、Zn2+,在pH=5.5时Cu2+、Zn2+达到最大吸附量。沉淀反应亦是吸附性能影响的主要因素,pH 6.0~7.0时溶液中OH-增多,产生[Zn(OH)4]2-、[Cu(OH)]+络合物,甚至有 Cu(OH)2产生[16],减小金属离子的自由度,降低生物炭对其吸附效果[17],pH≥7.10 时,溶液中 Zn2+产生沉淀,pH≥5.72时,溶液中Cu2+产生沉淀,即络合和沉淀反应共同作用,表观吸附量明显增加。

图3 pH对吸附Cu2+、Zn2+效果的影响Figure 3 Effect of pH on the sorption of Cu2+and Zn2+

2.4 MnOx负载生物炭投加量对Cu2+、Zn2+吸附效果的影响

50%MRBC与Cu2+、Zn2+吸附量和去除率的关系如图4,随着改性生物炭投加量的增加,溶液中Cu2+和Zn2+的去除率增大,说明吸附量随着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但单位吸附剂上的吸附量减少。当投加量达到3 g·L-1时,去除率为90%以上,基本达到吸附平衡,综合考虑单位吸附量、吸附效率,最佳炭投加量为3 g·L-1。

2.5 生物炭样品的性质与表征

生物炭基本性质见表3,水稻秸秆生物炭呈碱性且灰分含量高,灰分中矿质元素(K、Ca、Mg等)以氧化态和碳酸盐结合态存在,溶于水后呈碱性[18],经改性后灰分、O、Mn含量增加,C、N、H含量均减少,改性后的pH略低于原生物炭。

图4 50%MRBC投加量对Cu2+、Zn2+吸附效果的影响Figure 4 Effect of 50%MRBC dosage on Cu2+and Zn2+sorption amount and removal rate

表3 RBC和50%MRBC的基本性质Table 3 Selected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blank biochar and 50%MRBC

图5为改性前后和吸附-解吸后生物炭样品电镜扫描图,稻秆生物炭呈管束状、大小不一的微孔结构,且孔壁较薄。与常春等[19]、Xiao等[20]稻秆生物炭表面形貌表征一致。管束结构有利于Cu2+、Zn2+从孔道进入吸附剂内层与更多的内层表面吸附位点和活性基团结合,增大生物炭吸附能力。图5a生物炭表面分布着紧密排列的颗粒状物质,系稻秆表面组织及表皮细胞中SiO2的硅细胞和栓质细胞分解产生,与黄柱坚等[21]、李瑞月等[22]的结论一致。图5c、图5d为吸附后的扫描图,与吸附前(图5b)相比,表面附着大量的颗粒,且该颗粒物为负载MnOx[10-12]。图5e、图5f为解吸后扫描图,生物炭表面附着的颗粒物变少,且图5f的孔状结构较明显,即部分Cu2+、Zn2+已被解吸出来。改性生物炭表面负载MnOx是影响生物炭去除重金属离子的关键因素,推测高能量区域,吸附重金属离子的位置可能分布在锰氧化物中间层的边缘、凹陷和空位上[23]。

为了进一步验证吸附机理,测定改性生物炭吸附Cu2+、Zn2+前后的FTIR谱图并进行了分析(图6),通常3329 cm-1和 3300 cm-1为羟基(-OH)伸缩振动峰,3181、2918 cm-1和 1385 cm-1为-CH2-不对称伸缩振动,1566、1423 cm-1为芳香性C=C和C=O特征峰,1065、1018 cm-1为C-O-C伸缩振动,787、462 cm-1处即Si-O-Si振动吸收,482 cm-1为Mn-O吸收峰[24-27]。生物炭改性后均有芳香基团、脂肪醚类、羰基、羟基等活性基团。

吸附Cu2+、Zn2+前后50%MRBC官能团种类和变化基本一致,以Cu2+分析为例,改性后产生Mn-O(482 cm-1)官能团,SiO2吸收峰、1423 cm-1木质素中芳香性化合物-COOH和-CHO伸缩振动[26]吸收峰消失。2918、1423、1065 cm-1发生位移,C=C、C=O伸缩振动吸收峰变强,木质素内芳香环或共轭酮和醌类,形成C-π键[28]。改性后产生Mn-O结构基团,使该生物炭的吸附性能提高,与Chen等[29]结论一致。

图5 生物炭样品的扫描电镜图片(×1000倍和×2000倍)Figure 5 SEM image of biocha(r×1000 and×2000)

图6 生物炭样品吸附实验前后及解吸后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igure 6 Analysis of biochar before and after sorption experiments and desorption FTIR

吸附 Cu2+、Zn2+后,1385 cm-1处-CH2-吸收峰减弱,生物炭的芳香化程度高,给电子能力增强,且3181 cm-1处不对称C-H宽峰消失,3329 cm-1和1065 cm-1处酚羟基或醇羟基伸缩振动、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特征峰C-O-C对称振动波数发生位移,系Cu2+与π电子发生阳离子-π作用、与含氧官能团发生络合作用所致,与Lu等[30]研究一致。吸附与解吸的样品相比,样品官能团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只在482 cm-1处Mn-O吸收峰较吸附后的窄而尖,可能是吸附在MnOx负载生物炭表面部分Cu2+被解吸所致。

3 结论

(1)改性实验表明,50%MRBC对溶液中Cu2+、Zn2+的吸附效果最佳。

(2)吸附动力学实验和等温吸附-解吸实验表明,MnOx负载生物炭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240 min达到吸附平衡,吸附数据拟合更适于Langumir方程,解吸率较低,是一种稳定高效的金属吸附剂。

(3)经元素分析、SEM和FTIR表征,50%MRBC表面负载MnOx,其对Cu2+、Zn2+的吸附机理可能为:金属离子与生物炭表面羟基、羧基、M-O基团发生络合作用和阳离子-π作用,与无机矿质元素发生离子交换作用。

猜你喜欢
吸附平衡投加量改性
磁混凝沉淀工艺处理煤矿矿井水实验研究
Fenton试剂强化活性焦吸附处理反渗透浓水的实验研究
改性废旧岩棉处理污水的应用研究
改性复合聚乙烯醇食品包装膜研究进展
粉煤粒径对瓦斯吸附平衡时间的影响机制
硫化氢下铈锰改性TiO2的煤气脱汞和再生研究
反渗透淡化水调质稳定性及健康性实验研究
玉米秸秆生物炭对五氯苯酚吸附行为及吸附动力学研究
偏二甲肼水溶液在3A分子筛上的吸附平衡与动力学研究
混凝实验条件下混凝剂最佳投加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