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淑娜
腰痛病的发病率较高, 其致病因素较多, 如腰扭伤、腰肌劳损、骨质疏松和腰椎滑脱等[1-2]。患者的病情长短与轻重程度受疼痛部位、病因和生活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临床中多采用针刺、拔火罐或中药贴敷等方法治疗该病, 但疗效一般。雷火灸是该病的新型疗法, 具有除湿、祛风、散寒与通络等治疗作用。有学者提出, 经雷火灸治疗期间给予中医特色护理可显著提高疗效[4-6]。此次研究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6例经雷火灸治疗腰痛患者为研究主体, 旨在探究中医特色护理对实施该疗法患者的护理效果,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6例经雷火灸治疗腰痛患者为研究主体。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直接批准。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 每组38例。A组中男21例, 女17例;年龄31~82岁, 平均年龄(48.31±11.23)岁;病程20 d~6年, 平均病程(2.11±0.69)年。B组中男20例, 女18例;年龄33~85岁, 平均年龄(49.74±11.76)岁;病程28 d~7年, 平均病程(2.83±0.92)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B组给予常规护理, 即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病情监测、营养知识宣教与留置导尿管护理等。A组给予中医特色护理, 具体如下。
1.2.1 情志护理 护理人员应通过主动与患者交谈, 建立良好、亲密的护患关系。并及时评估患者的情绪变化, 了解其负面情绪类型与发生原因, 并掌握其病情变化, 告知其心理状态对病情康复的影响力, 使其保持乐观心态。根据患者的个人性格特点与家庭背景、文化程度等信息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 告知其腰痛的诱发原因、临床症状、治疗与转归。以及雷火灸的治疗流程、目的和作用, 并讲解治疗配合事项, 使其了解疾病与治疗知识, 主动调整负面心态, 树立治疗信心。
1.2.2 辩证护理 气滞血瘀型:告知患者情绪起伏不可过大, 应保持正面情绪, 并实施中药离子导入治疗, 以发挥活血化瘀功效。病情改善后, 可进行适度锻炼, 促使气血通畅。以木耳、山楂与白萝卜等活血行气食物为饮食主体, 禁食肥甘厚味或甜腻类食物。
寒湿型:叮嘱患者在季节更替时及时加减衣物, 可通过佩带护腰等方式加强其腰部保暖。若腰部受凉, 应使用艾绒煮水或是热水泡脚, 以促使寒气驱散。夏季禁止在室外睡觉,防止寒气侵入腰部, 导致病情恶化。腰痛发作时, 可使用散寒祛湿药方进行中药外敷治疗。以桂圆、羊肉、胡萝卜或红枣等温热性食物为饮食主体, 禁食生冷与寒凉类食物。
肾虚型:叮嘱患者保持充足的睡眠, 以海参、绿豆或枸杞子等滋养肝肾的食物为饮食主体, 可将熟地黄、当归与黄芪等与鸡肉共同煲汤;也可将杜仲或牛膝等与猪脚筋煲汤食用。根据医嘱科学服用桂附地黄丸与金匮肾气丸等药物。
1.2.3 生活护理 禁止腰部大幅度旋转, 在弯腰或拾物时,应使腰部与地面保持垂直, 禁止过度负重, 宜睡硬板床, 促使腰椎恢复健康的生理曲度。女性患者禁穿高跟鞋, 避免增加腰椎负担。在翻身时, 应使躯干与四肢同时运动, 避免腰部过度扭曲。坚持太极拳、散步或八段锦等运动方式, 每日用温热水进行泡脚, 以加快血液循环。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前后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 分值为0~10分, 0分表示无痛, 10分表示剧痛。护理效果判定标准[7]:优:腰痛的相关体征与症状均消失, 直腿抬高试验的结果为阴性, 腰部功能恢复正常;良:腰痛的相关体征与症状均明显改善, 直腿抬高试验的结果为45°~70°, 腰部功能明显提高;中:腰痛的相关体征与症状有所改善, 直腿抬高试验的结果为30°~45°, 腰部功能有提高, 可进行较轻松工作;差:腰痛的相关体征与症状无变化或加重, 直腿抬高试验结果为阳性, 腰部功能无变化或加重。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A组的护理优良率为89.47%,显著高于B组的60.5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两组的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 且A组低于B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n(%), %]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 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 分)
注:与护理前比较, aP<0.05;与B组护理后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t P A组 38 6.74±0.67 1.88±0.39ab 38.645 0.000 B组 38 6.75±0.62 3.61±0.45a 25.266 0.000 t 0.068 17.909 P 0.946 0.000
中医学认为, 腰痛病因是肾亏体虚、外邪侵入加之气滞血瘀, 其治疗方法应坚持辨证论治原则, 均以补肾健体与补气养血为治疗关键。雷火灸由柏树茎、艾叶或植物柱组成,通过燃烧, 其会生成红外线与热能, 进而刺激对应穴位[8-10]。其将艾绒与活血通络中药进行联合, 并借助火力作用, 加快药物的吸收速度, 具有较佳的温经散寒与活血通络效用。在雷火灸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特色护理可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中医特色护理的措施为情志护理、辨证论治与生活护理。情志护理可使患者保持积极心态, 进而增强正气, 防御外邪,促进其疾病康复[11-13]。辨证论治根据不同腰痛证型给予相对应的情绪与饮食护理, 并明确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可使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显著提升。生活护理则从腰部活动、翻身与运动方式等方面进行干预, 可最大化避免腰部因日常活动而受刺激, 进而促进腰部功能尽快恢复。中医特色护理的实施基础为中医理论, 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可实现全方位与个体化护理干预[14-1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A组的护理优良率为89.47%, 显著高于B组的60.5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 A组疼痛评分为(6.74±0.67)分,B组疼痛评分为(6.75±0.62), 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A组疼痛评分为(1.88±0.39)分,B组疼痛评分为(3.61±0.45), 两组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疼痛评分低于B组疼痛评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赵琨等[7]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总之, 经雷火灸治疗腰痛患者的同时, 加用中医特色护理可取得较佳的护理效果, 利于腰痛症状改善, 腰部功能恢复, 其临床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