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动词“临”在先秦时,是作整个句子的主要谓语。汉代时,“临”所在的连动结构的主次动词分化明显,其在句中的位置与一般介词的句法位置相同。因此,汉代已经出现了“临”的介词用法。介词“临”是动词“临”虚化而来,从这个角度对其何时从实词转为虚词并开始普遍使用作了细致的描述,并分析诱使其语法化的动因机制。
关键词:“临”;介词;语法化;动因;机制
作者简介:王丹(1991.5-),女,汉族,山西省朔州市人,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3--03
引言:
《说文解字》:“临,监临也”,其本义为“由上视下”。学者对“临”进行一些相关研究,“众多学者提出‘临可用作时间介词,大体上是在中古前后虚化的”[1]。马贝加提出“临”是一个多功能介词,可是表处所的介词,也可是表时间的介词。[2]但是从目前的理论研究来看,学者们很少探讨“临”的语法化过程,更别提对“临”发生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会进行具体论述。因此结合具体的语料,系统分析“临”的语法化过程及动因机制,以期对“临”的语法化过程有清晰的认识。
1.“临”的研究
1.1“临”的共时考察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临”的词性和用法主要有动词、介词。下面具体看一下“临”的义项。
《现代汉语八百词》中“临”的义项有:【动】⑴靠近。⑵到达。【介】表示将要发生。a)临+动。b)临+动+前。
介词“临”虽然是从表示“从高处向低处看”义的动词虚化而来的。但介词“临”在哪个朝代开始使用?其是怎样发生语法化的?诱使其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是什么?因此就从实词虚化的角度出发,对“临”在何时出现介词用法及在何时经常使用作具体的描述,并结合语料分析影响其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
1.2“临”的历时考察
先秦时,“临”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实义动词,其本义就是表示“从高处向低处看”。例如:
⑴临其穴。(《诗经·秦风·黄鸟》)
⑵如临于谷。(《诗经》)
这两个例句中的“临”均表示的是其本义,即“从上面向下面看”。
先秦时期,“临”由其本义引申出“面对”义,例如:
⑶临事而惧。(《诗经·述而》)
⑷临大节而不可夺也。(《论语·泰伯》)
⑸临患不忘国。(《左传·昭公元年》)
这些例句中“临”后面带一些抽象性的名词,如例句中的宾语“大节”、“患难”、“事”则都是表示比较抽象的意义。
两汉时期,介词“临”已经出现了。⑴表示“临近某处”。⑵表示“临近某个时间点”。例如:
⑹临泾水而览焉。(《汉书· 元后传》)
⑺是君临中山而失四国也。(《战国策》)
⑻夫临江而钓。(《淮南子》。)
⑼临死谓其父昆莫曰。(《史记·大宛列传》)
⑽日临中时接律而地大震。(《汉书》)
上述例句前三个中的“临”是介词,表示临近某处的意义;后两个例句中的“临”已不再表示“面对”义,而是表临近某个时间点,是表示时间点的介词。
魏晋、南北朝时期,仍沿用表处所义的介词“临”,例如:
⑾权临江拒守。(《三国志·魏书· 文帝纪》)
⑿充临水戏。(《搜神记卷》)
⒀临济河,先渡兵。(《三国志·魏书·许储传》)
⒁故臨崩寄臣以大事。(《出师表》)
上述例句中“临”处在连动结构中V1的位置上,但已没有动词义。其后所带的宾语一部分是具体的事物,如“江”、“水”等,是名词性的。另一部分宾语则是抽象的,表动词性。
宋元明清时,介词“临”的用例。
⒂南山古台临断岸。(《东坡文集》)
⒃临上京时买的为他打人命官司的那个小丫头吗?”(《红楼梦》)
“临”作为介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同样能够见到,例如:
⒄临走的时候她也没有少给他们东西。《金锁记》
⒅临参加比赛前夕,必须进行充分的休息。《提高记忆十五个要点》
通过对“临”的历时考察,我们清晰的知道了动词“临”的一些相关用法,介词“临”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以及“临”一直在现代汉语中沿用的情况,明确了“临”语法化的过程。
2.介词“临”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
“临”在虚化的过程中,很多因素都发挥着作用。本文主要从动因和机制这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2.1介词“临”的语法化动因
通过对前文中的语料进行分析,“临”从一个表示“从高处向低处看”义动词虚化为一个多功能的介词。下面就来讨论一下促使“临”发生语法化的句法、语义和语用因素。
2.1.1句法环境
“临”在发生语法化的过程中,连动结构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先秦时期,表示“从上面俯视下面”义的“临”所在的句子有且只有一个谓语动词时,“临”在句子中充当主要谓语,所表达的动作行为是真实的。但是当“临”进入连动结构后,它不是句子的主要动词,其动词义会相应减弱,最终只能导致其发生虚化。在连动结构中,“临”所处的位子基本与介词在句中的句法位置相同,这也为“临”虚化为介词提供了条件。
(1)在“临+NP+而+V2+NP”中“而”的存在,虽使“临”还是保留其原来动词的用法,但随着“而”在结构中的消失,“临”所表示的动词性意义也在减弱。如例句⑼中的“而”已消失,“临”所表示的动词性意义减弱,句子中的主要动词则由“谓”来充当。
在“临+NP+V2+NP”结构中时,如果“临+NP”和“V2+NP”是前后两种动作行为同时进行,这样从另一个角度思考,也可以认为是“临+NP”是对后面的“V2+NP”的修饰说明。如例句⑹中“临”作为结构中的第一个动词性成分,介引出后一个动词“览”的地点场所“泾水”。可以看出,在此结构中,后面的动词“览”是整个句子的核心动词,这种状况同样导致了“临”动词词义减弱,虚化为表“临近某处”的处所介词。
(2)在句子中“临”后带的宾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两种形式。第一种,句中“临”后所带的宾语从名词性转变为动词性。如前文例句⑾⑿中“江”、“水”都是表示处所的名词。例句⒀⒁中“济河”和“崩”等是一些表示动作行为的词,在句子作“临”的宾语。“临”后带动词性宾语,同样也是其虚化的条件。第二种,在句子中“临”后面所带的宾语从一般性名词变为表示时间义的词即时间名词。如前文例句⑽中,“临”后面带了“中时”等表示时间的时间名词。这同样也是动词“临”虚化为介词“临”的一个因素。
2.1.2语义条件
介词“临”是最初由表示“从上面俯视下面”的动词“临”发展演化而来的。仅仅从意义方面来看,表示“从高处俯视低处”与表示“临近某处”、“临近某个时间点”的多功能介词“临”之间看不出有某种直接联系。可是,从动词“临”的意义演变过程看,就可以看到两者的联系。
动词“临”在先秦时,其后所带的宾语就已经有一个变化趋势,即从表示一般的、具体的意义的名词扩展到了一些表示抽象义的名词。同时,“临”在一些语句中,受其具体语境的影响就会引申演化出的许多其它的动词义项。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动词义项就是“面对”,见前文例句⑶⑷⑸。当“临”作“面对”义讲时,其后所带的宾语经常是一些比较抽象的名词,如“患难”、“大节”等。宾语意义的抽象性也使得“临”这个动词由本义转向了其引申义。随着“临”后宾语逐渐出现了表示动词义的宾语,这样“临”的动词义就很容易转向表示“处所”和“时间点”的介词义,如例句⒀⒁中“济河”和“崩”等都是表示动词义宾语。随着宾语所表示的动词义增强,反过来“临”所表示的场所义或者时間义就会增强。这就使动词“临”与介词“临”在意义上就有了联系。这些都使“临”的虚化程度逐渐增强。
通过上文的论述,“临”从一个动词发展虚化为一个介词的语义变化过程可以表示如下:
“从高处向低处看”(动词)→“面对”(动词)→“表示处所(临近某处)”(介词)→“表示时间(临近某一时间点)”(介词)
2.1.3语用影响
从语用平面的角度分析,动词“临”虚化为介词“临”的条件。通过对上文中例⑹—⒅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例句中“临+NP+V2+NP”的前后语境,大部分句子中“V1+NP”是对后面的句子成分“V2+NP”进行描述或者进行补充说明的,例如⑹中的“临泾水”是对“览”所在场所进一步的说明,这时“览”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成为了整个句子中注意的焦点,而“临泾水”所表示的场所义就隐退为整个句子的背景,不再是句子注意的焦点。这样句子所要传达的新的、主要的信息是通过“览”这一核心动词来传达。
通过具体分析,“临”不再是句子中注意的焦点,而“V2”却成为了句子中注意的焦点。这样,“临”就隐退为背景,不再是句子注意的中心,句子中所要传达的新信息也是通过“V2”来传达。此时,“临”就虚化为一个多功能介词。
2.2介词“临”的语法化机制
本文主要探讨了两种机制在“临”语法化过程中的影响,看其如何使“临”从表示“从高处向低处看”义的动词虚化为一个多功介词。
2.2.1重新分析
“根据Hopper&Traugott;(1993)和Harris&Campbell;(1995)的定义,‘重新分析是一种改变句法结构的底层结构却不涉及表层的任何直接或内在的调整的机制。”[3]通过前文对“临”的语法化过程的考察分析,发现“临”一般出现在连动结构中。由于“而”的存在,句子中的两个动词V1和V2是并列发生。但是,随着“而”的消失且V2逐渐成为整个句子的核心动词,处在V1上的“临”的动词义逐渐减弱,虚化为介词“临”。如例句⑼“而”已经消失,句子中的主要动词则由“谓”来充当,“临”所的表示的动词性意义减弱,其被认为是一个表示时间义的介词。
在句子外在形式上,“临+NP”处在和一般介词相同的句法位置上。这时可以将“临+NP”分析为是对“V2+NP”进行修饰,在句中作状语。如例句“临泾水而览焉”中“临”作为连动结构中的第一个动词性成分,介引出后一个动词“览”的地点场所“泾水”。“临泾水”可看作整个句子的状语。可以看出,在连动结构中,动词“览”是整个句子的核心动词,这种状况导致了“临”的动词词义减弱,虚化为一个表示“临近某处”的处所介词。
2.2.2认知机制
认知机制对动词“临”向介词“临”虚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的重要影响。石毓智(1995) 曾分析汉语介词衍生的原因,认为汉语介词的衍生与连动结构的时间一维性有关,时间的一维性属于认知方面的。[4]“在一个完整的句子中,包括不止一个发生在同一时间的动词时,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句子中只有其中的一个动词可以具有与时间信息有关的句法特征。”[5]“临”表面上看处于V1的位置上,但一般却是用作次要动词。这就预示着“临”失去与这个“临+NP+而+V2+NP”结构中指示时间信息有关的句法特征。如例句⑹中,“临”和“览”同处于这种结构中,“览”被认为是具有与时间信息有关的句法特征的动词,也就是该例句的主要动词。这样,“临”就被看作是一个表面上处于V1,而其本身的动词义也减弱,在句子中用作表示处所义介词。“临”在句子中表示的动词义也就大大弱化了,从而使得用作介词“临”出现了。认知机制只是为动词“临”虚化为介词“临”创造了条件,但并不是其虚化的主要机制。
3.结语
前文中的语料显示,“临”在共时层面上有动词、介词用法。“临”作为处所介词的用法来源于对表示“从高处向低处看”义动词“临”的重新分析;表时间的介词“临”的用法是受认知机制的作用从表示处所的介词“临”的用法而来;“临”在语法化过程中,诱使其发生的动因和机制如文中所述,“临”的语法化是众多因素共同促使发生的。
注释:
[1]王用源,蒋利.《太上洞渊神咒经》“临”的介词用法及其语料差异[J],语文学刊,2015(2).
[2]马贝加.近代汉语介词[M].北京:中华书局,2003:65.
[3]石毓智,李讷.汉语语法化的历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393.
[4]吴福祥.汉语语法化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71.
[5]石毓智,李讷.汉语语法化的历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390.
参考文献:
[1]马贝加.近代汉语介词[M].北京:中华书局,2003.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石毓智,李讷.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形态句法发展的动因和机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石薇,王浩垒.现代汉语介词“论”的形成历史及其语法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2014,20(2).
[5]王用源,蒋利.《太上洞渊神咒经》“临”的介词用法及其语料差异[J].语文学刊,2015(2).
[6]吴福祥.汉语语法化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7]王用源,蒋利.《太上洞渊神咒经》“临”的介词用法及其语料差异[J].语文学刊,2015(2).
[8]吴福祥.汉语语法化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9]肖任飞,陈青松.介词“向”“往”“朝”的句法语义模式分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