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超
李泽厚的实践美学观是在20世纪各家对于美的本质的讨论中产生的,主要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探讨“美”的本质。他认为“美的社会性是客观存在着的,它是依存于人类社会,并不依存于人的主观意识、情趣;它是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而不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属于后一范畴的是美感而不是美。”
一、李泽厚初期的实践美学观
李泽厚的“实践说”在当时的大讨论中占有理论上的优势,不是一种单纯地主客观之争论,而是把最重要的主体——“人”纳入美的讨论中,因此他对于美的本质的定义为“美不是物的自然属性,而是物的社会属性,这种属性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美是社会生活中不依存于人的主观意识的客观现实的存在。自然美只是这种存在的特殊形式。”这种定义以实践为核心,充分地显示了美的客观性和社会性。在这个时期,所有的概念都是抽象的,“人”的涵义也是一种共性的、抽象的概念,是将美学的讨论范畴完全等同于哲学的讨论范畴,因此实践美学观的哲学基础是建立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上来论证美如何必然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中以及如何发展,这是李泽厚实践美学观的初期萌芽,这种实践美学观把主观与客观、社会意识与社会历史联系在一起,表面上是对于朱光潜和蔡仪学说的综合,实际上却存在很多问题:第一,关于“自然美”的论述,他认为自然美是社会历史形成的,这个结论大而空洞,自然与社会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两个领域,从理论上来讲两个领域不能混淆。第二,关于美的本质的观点,他认为美根源于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关于这一点本文认为美的本质与美的根源是相区别的,应将二者分开来。第三、在哲学领域,人所进行的一切实践活动为人的本质,李泽厚先生将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下成了同一个定义,将对美的本质的讨论转换成对人的本质的讨论了。需要强调的是,美学与哲学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当对美学的研究完全按照研究哲学的方法进行时,美学便受到了哲学的侵犯,因此,对于美的本质的研究要立足于美的本身,即从哲学话语回到美的话语,从哲学问题回到美学问题,从人的本质回到美的本质。这也促成了李泽厚美学思想到了第二个阶段——发展完善期。
二、李泽厚“主体性”的实践美学观
李泽厚“主体性实践美学”认为康德美学尽管重视感性,但其感性是抽象、缺乏历史感的,只有从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实践、社会生产范畴出发探讨美的问题:“通过漫长历史的社会实践,自然人化了,人的目的对象化了。自然为人类所控制改造、征服和利用,成为顺从人的自然,成为人的‘非有机的躯体,人成为掌握控制自然的主人。”在这里,李泽厚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自然的人化”观点。这个时期,他主要是受到了康德的唯心主义先验思想,以马克思实践观对康德的先验主体性进行改造,形成了本体论美学。
在《关于主体性的补充说明》中,李泽厚补充了主体性的内涵维度,即主体性概念包括有两个双重内容和含义。他对于主体性的论述明显受到了西方“集体无意识”的影响,这种主体性既包括客观方面又包括主观方面,既是群体的又是个体的,总体来说对于主体内涵的界定是比较成熟的,他所倡导“两个双重”互相交融也为后期的“新感性”的形成做了准备。
李泽厚在新的历史时期解释“人”的过程中仍然继承着初期的“实践”的观点,这也是之所以李泽厚可以在与蔡仪、朱光潛的讨论中突出的所在。与初期不同的是,李泽厚对“人”的含义更加突出个体性和创造性,将人从抽象、共性中解救出来,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具有社会性的人,这在实践美学史上是一个重大的进步,但整个本体论的论述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他的“本体论”的美学思想仍然是以社会客观理性为基点的。美学的本质是中外美学家讨论了一千多年都没有得出一个确切答案的问题,但是“美”毕竟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只有”人”才能够感觉得到的事物,人在感知美的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美的历程》一书中,李泽厚并不是对艺术作品的细致赏析,而是将一个时期的艺术放到这个时期的时代精神中,揭示各种社会因素对审美与艺术的影响。所以,如果将“美”的研究越来越偏向客观社会化,把“美”的产生定义为“人所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未免太忽略了“美”本身的特性,如果这样将会使美的发展越来越僵硬化。尽管客观论强调两个方面需要和谐统一,但是在深刻地研究一方面时要充分考虑另一方制约作用的大小,在美学的领域中主观个体的层面发挥着创造力、活跃的、变化的作用,如果一直把“美”束缚在社会理性中会导致个体的萎缩而失去活力,因为就“美”而言它本身并不具备从客观社会出发发展个体主观的条件。李泽厚在论述主观个体性的同时总是伴随着客观的社会理性的方面,如果对于美的研究不能超出客观理性的单一格局,那么 “主体性”的研究永远不能够绽放活跃与生机。
三、李泽厚后期的实践美学观
在后期的实践美学中李泽厚提出了“新感性”的观点。他提出:“内在自然的人化指人本身的情感、需要、感知、愿欲以至器官的人化,使人与其他动物所共有的生理性的本能性的东西也人化,成为具有人性的东西。这就是人性的塑造。而内在自然的人化的结果就是“新感性”。‘新感性就是指的这种由人类自己历史地建构起来的心理本体。他仍然是动物生理的感性,但已区别于动物心理,它是人类自己的血肉自然即生理的感性存在加以‘人化的结果。”
“新感性”的提出是李泽厚对于“人”的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前两个阶段,在实践与美学的关系中,他将人作为一个连接主观与客观的媒介,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对社会自然进行改造,其中,人在改造的过程中留下的具有审美特性的印记则堪称是美的东西。在后期的实践美学观中,李泽厚仍然以客观社会为基本立足点,把社会、理性的因素和人的实践活动悄无声息地融入到感性和个体当中,通过对已经融合后的个体感性的分析来实现对于承载美的本体的探索。这时,承载美的本体已经具有了社会理性的因素和人的实践活动,这种感性不是偶然、随机和平面的,而是一种带有历史积淀的、立体的感性,是融合了社会客观与人的实践的感性,这便丰富了感性的内涵。
李泽厚在后期的实践美学中又提出了“人的自然化”的观点,在他看来,人的自然化包含三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环境、自然生态互相依存、友好和睦相处的共生共在关系;二是人对自然的审美欣赏、体验;三是人通过某种学习,使身心节律与自然节律相吻合呼应,而达到与“天”(自然)合一的状态。
“人的自然化”观点的提出表明李泽厚对人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境界,显示出了一种高层次的审美观,是一种人与自然的交融、情与理的交融,呈现出一种浑然忘我的美的状态。人的自然化也是一种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思路。笔者认为,人的自然化的提出是李泽厚前期思想的延续,实际上是他对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真与善相互作用与统一来看美的诞生的思想的深化。真的实现依赖于人实践的合规律性,善的实现依赖于人实践的合目的性,前期提出的自然的人化是规律性服从目的性,而人的自然化则是目的性服从规律性,只有在目的性服从规律性时才能引起一种持续的美感愉快,才能真正地实现美。而人的自然化正是人进行实践活动时不仅认识到理想的实现与满足,更认识到规律的实现和理想的实现相统一,真正做到情与理、真与善的统一。这使实践美学从哲学领域人类学领域、生态学领域、环境学领域进一步过渡,因此呈现了后期实践美学开放性和多元化的格局。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