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筱芸
【摘要】课堂文化是课堂上教师对生命的一种理解、尊重、关怀,它能使课堂变得自由、舒适、安心。它是课堂的重要养分,水之源,木之本。其“文化”核心就是“人化”。课堂上应举重若轻,摒弃课堂教学的制度化,规范化,放下教师的权威,又应举轻若重,把学生真正地放在心中,等待着陪伴着,让他们的学习真正地发生,这才是该给孩子们的课堂文化。
【关键词】人化;陪伴;等待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课堂文化就是通过教师的教育智慧,创建、激发富有生命的、有效的课堂,从而形成一种对生命的理解、关怀与尊重;开放、自由、和谐、智慧的;提升教师和学生生命质量的课堂文化。它充盈于课堂之内、渗透于师生之间,是课堂的重要养分。离开文化,课堂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确实课堂文化的生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但也并非是专家和名师才能达成之事。我认为的课堂文化的“文化”其核心就是“人化”,充满生命的活力与诗意,师生之间平等互动,多元交流,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提高。在很多时候我们最需要做的也很简单,就在于“陪伴”和“等待”。
一、举重若轻——“平静地陪伴学习的自然发生”
我们的课堂有时制度化、规范化色彩很浓。很多时间我们会不自觉地运用这些制度和规则,而不会关注学生是否发自内心地去想学习。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势必也不能去关注学生的学习是如何发生,所以真正意义上的陪伴、等待在课堂上还是难以实现。
一直很欣赏这句话:“课堂上,我牵你的手,你牵我的手,每一个人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大家一起成长。”对照我自己的课堂,我发现,孩子们比较在意听站在前面这个老师的话,而不太在意听邻座同学在说什么。孩子们心中有疑问,却很少能表达出来,或许是因为疑惑只是一闪而过难以捕捉,又或许是怕暴露出自己学习的弱点,再或者不能打断老师原有的教学思路。所以课堂上要帮助他们建立起善于捕捉疑问,有疑问不要憋着的理念。让他们知道每个人都会有学不会学不懂的知识,每个人在教室里学习不孤独、不孤立,每个人有困难的时候都能安心地跟别人说,这个我不会呀,谁来帮我?一道题你讲了八遍,班上还是会有人举手,老师,我还是听不懂,而你还是会慢下来讲解等待,如果是那样,就是一个让人安心的课堂。
每次教学课文《船长》时,鲜有学生提出了质疑:“船长为什么与船一起沉入深渊?他完全有能力逃生。”老实说,每次教这课,我也有这样的疑问,只是没有同学质疑,我也就不想深究,也不想很突兀地向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怕学生会觉得哈尔威牺牲没啥必要,反而影响了哈尔威在学生心目中的崇高形象。而且我们都不大了解哈尔威船长那个时代的精神价值观,这个问题涉及学生自我保护和道德观念之间的矛盾冲突,真是不好回答。直到有一次,学完课文后惯例来一句;“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问:船长为什么要与船一起沉入大海?我觉得船长的牺牲是没有必要的,他完全有机会逃生。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说,是啊,是啊,这个和我心中的疑问一样呢。然后把目光望向我,我也摇摇头表示无法回答。“不过,大家可以找点资料来看看交流啊,说不定可以解开你的疑惑”我提出了想法,并且引导孩子们从哪些方面着手去找资料。第二天的课堂上,我作为同样的学习者被分到一个学习小组参与问题讨论。最后大家意识到哈尔威船长和诺曼底号之间有深厚的感情。因为从这艘船诞生起,船长就和它在一起了。在船长心里,它是战友,是亲兄弟。所以他才会选择和船一起沉入海底。这是他的选择,而不是任何命令或者道德观驱使。
这就是让人安心的课堂,孩子花很多力气把不懂憋在心里,不懂装懂。其实,他们的不懂一定要说出来,这样才会发现好多人跟他一样不懂,这样他就会很安心地去弄懂。
二、举轻若重——“带着温暖的等待”
在课堂上,我们的老师往往是不耐烦等待的,学生稍微一慢就觉得冷场。你心里的假想:最好是前面的人刚说完,后面能够马上接上,等三五秒都觉得漫长。你想不到的是,那三秒、五秒的等待其实非常值得,即便是几十秒也很值得。
現在课堂上都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小组成员间对学习内容进行合作探究,形成共同学习成果。有一次语文课上点了同一小组的一个男孩发言,男孩虽然是主动举的手,但其实并没有太大把握,所以站起来大约三十秒钟没说话。我接着问,其他组员有要争着要发言的吗?有悄悄告诉他答案的吗?没有。当时其他小组的成员中有人已经高高举手了,表示很踊跃的样子。我假装没有看见,始终带着微笑看着那个男孩子,男孩子低着头,整个课堂陷入了沉默。又是漫长的三十秒后,男孩开始说话了,其他的孩子都在侧耳倾听。你说这样的时间投资值不值得?课堂上我经常这样要求孩子:只要有人说话,你们就不可以举手,认真听对方在说什么。
其实每个人内心其实都想成为自立的人,那个男孩低头的瞬间我发现他其实不想放弃,因为他曾经举了手,他只是还需要一段时间来思考。不要打断他,给他时间,耐心等待,陪伴他学习的悄悄发生。因为此时他正在努力搜寻、组织、关联一些话题跟他的思绪的关系,他试图将零碎的思维片断组织成语言来跟大家沟通。
所以,我们习惯在发言的孩子说得比较慢,说得磕磕绊绊、支支吾吾、断断续续的时候,去点其他举手的孩子,还会对原来发言的孩子说一句:下次想好了再说。点了别的同学,而且别的同学回答得又快又好。于是,这个孩子就只能得到一个很差的自我印象,尽管老师和同学完全没有恶意,但事实上他会越来越不爱讲话。
这就是课堂文化的平等与尊重性,老师带着温暖的心去听、去等。
迈克尔·富兰说过,“教育变革的最终力量来自个人”。我曾经听过一名前辈的教诲:“如果能通过喜欢你而让学生喜欢这门学科,那便是善莫大焉了。”举重若轻,摒弃课堂教学的制度化、规范化,放下教师的权威;举轻若重,把学生真正地放在心中,等待着、陪伴着,让他们的学习真正地发生,这就是该给孩子们的课堂文化。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