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伟霞
摘 要:在经济发展、政策鼓励下,我国民办高校数量增多,成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该类高校在发展中的财务风险增大,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的类型,然后分析了风险形成原因,最后阐述了降低风险的应对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民办高校 财务风险 形成原因 应对措施
民办高校的管理工作突破了传统管理模式的约束,同时也滋生了财务风险隐患,做好财务风险控制工作,一方面能形成完善的财务分析体系,通过开源节流提高内部管理水平,防止高校破产解体;另一方面能保证发展决策的科学性,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以下结合实践,对如何降低财务风险进行探讨。
一、当前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的类型
(一)筹资风险
在民办高校的运营中,不仅办学经费来自于学费,而且基本建设也要依靠学费,由于过度依赖学费,带来的风险是招生情况会导致办学经费产生波动。调查显示,民办高校生源以计划内的本科、专科学历学生为主,由于招生人数不稳定,直接影响高校的收入。
(二)投资风险
民办高校在财务管理上,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资金使用不规范等问题,因盲目投资会带来财务风险。举例来说,高校没有全面分析办学风险,将大量资金用于土地购置、基础设施建设、实验器材购买上,由于资产利用率低,延长了投资的回收期,甚至无法及时偿还贷款。
(三)营运风险
民办高校的营运,主要包括招生、教学、科研、后勤等,由于生源紧张,招生投入增加,运营资金相应减少,由此带来的风险如下:第一,教师流动风险。民办高校教师的来源有三方面,一是高薪聘请的优秀教师,二是刚毕业的青年教师,三是招聘的退休教师,由于教师的待遇较低、流动频繁,会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第二,教学质量风险。当前民办高校的竞争,不是教学规模和数量,而是教学教育质量。招生费用提高,教学投入降低,就会影响教学质量,继而下一轮招生困难,形成恶性循环。
(四)资金管理风险
民办高校在财务会计制度的应用上没有统一标准,部分高校参照普通高校,部分高校参照民间非营利组织,尤其在账务的记录和处理上,会按照自己的理解开展工作。此外,民办高校经费的使用和筹措,目前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高校只能自主解决,因此财务管理工作不规范,尤其是各项支出的比例差异大。
二、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
(一)政策法规不完善
国家为了促进民办高校的发展,颁布了多部法律法规,例如《民办教育促进法》、《国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等,确保高校运营有法可依。但是,产权不清晰、投资回报难以界定,不利于民办高校的快速发展,增加了资金筹集阻力。
(二)管理力度不到位
从财务岗位设置上来看,由于人员配置紧张,存在兼职现象,和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相违背,不利于高校的长远发展。在人员聘任上,财务人员的年龄呈现V型,即新入职人员多、资深会计师人数少,日常工作的开展,集中在记账、算账、报账等方面,财务分析和预测工作缺失,容易形成财务风险。
(三)治理机构不合理
民办高校治理机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董事会没有落实管理职责,各个成员之间的责权利划分不清,出现问题后相互扯皮,难以消除内部矛盾。在业绩考核上,由于不以利润为经营目标,因此考核指标缺乏,影响工作效率。二是内部监督有漏洞,例如基础建设在招投标环节不公开不透明,招生奖评过程暗箱操作,固定资产管理不善等,导致资金链的供应不稳定。
三、降低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的应对措施
(一)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当前多个省份制定了民办高校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以民间非营利性组织的会计制度为依据开展工作,但是在具体的业务指标上,财务管理、会计处理具有明显差异。以固定资产为例,部分高校计提折旧,部分高校不提折旧,会对资金的金额和结余产生影响;而在无形资产、文化资产的划分上,并没有明确规定,高效执行时只能依靠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对此,国家管理部门应该落实调研工作,从民办高校的运营特点出发,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制度,实现风险控制的规范性、统一性。此外,民办高校发生财务风险,会对社会产生较大影响,此时教育部门采取措施属于事后控制。对此,教育部门应该参与民办高校的风险控制工作,实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的目标。以大型投资项目、重大资金支出项目为例,教育部门应该对资金来源和使用进行监督控制。
(二)做好财务审计工作
民办高校的财务审计工作,一般委托给会计师事务所,由于财会管理制度不完善,审计结果只能上报给教育部门,因此审计过程的监督不到位。对此,加强财务审计工作,应该对审计过程进行监督,对审计結果进行分析,必要时参照公办高校实施审计政策。在财务管理监管上,一方面要明确会计核算的内容,包括资产、收费、负债、结余等,尤其将各项基金、闲置资金作为重点,动态监督这些资金的动向和使用情况。另一方面完善民办高校的治理结构,如果财务管理中存在违规行为,要及时提交给上级部门开展调查,主动接受董事会的监督。
(三)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拥有一套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是财务风险控制的基础,该指标体系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偿债能力,采用资产负债率指标,评估高校对长短期债务的偿还能力。二是营运能力,采用学费周转率、不良资产比率等指标,评估高校的学费欠收情况、固定资产使用情况。三是收益能力,采用资产报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判断资产总体的增值情况和经费支出的控制情况。四是发展能力,采用资产增长率指标,评估高校一定时段内经营规模的扩展速度,避免盲目扩张,提高资产利用的科学性、有效性。
(四)不断提高办学质量
民办高校的生源数量减少,公办高校的录取率提高,而且海外高校也参与到招生工作中,导致招生供求关系失衡。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应该树立质量观、特色观,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水平。具体来说,高校首先应该具有前瞻性,创新办学思维,提高办学层次,推动本科、研究生等学历教育的发展。其次打造高校的知名度,扩大社会影响,树立精品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将起步晚、规模小、水平低的劣势,转变为高起点、快发展、特色性的优势。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的类型,包括筹资、投资、营运、资金管理等。分析可知,这些风险的形成原因,主要是政策法规不完善、管理力度不到位、治理机构不合理。对此,应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做好财务审计工作、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不断提高办学质量,以降低财务风险,促进民办高校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一涛,高飞.中国营利性民办高校探索:必要、可能及对策[J].山东高等教育(原刊名: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5,(2):59-65.
[2]杨德岭,陈万明.我国民办高校财务风险规避研究[J].价值工程,2012,(19):264-266.
[3]陈代堂.降低民办高校财务风险对策初探[J].企业家天地(中旬刊),2011,(10):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