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梅
【关键词】 小学数学;高效性;实效性;必要性;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9—0062—01
新时期,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如何构建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与实效性,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的重点问题。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作为小学数学教育体系中的核心成员,其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学目标的确定等直接关系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高效性与实效性。为此,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就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学思想。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如何克服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目标不明确等客观问题,成为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分析环节必须思考的重点内容。实践表明,进一步明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目标,强化课堂构建实效化,才能更好地推进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以及课程目标。 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与实效性构建的必要性
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相关教育工作者需要在尊重学生思维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具体特点,从而提高高效性与实效性构建的可能性。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在于抽象性以及逻辑性,为此,在实现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提高的基础上,教师还需进一步强调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此外,由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为后期实施的数学教育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为此,小学生数学学习作为数学学习的起始环节,进一步加强其高效性与实效性建设具有客观必然性以及理论必要性。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与实效性的方法分析
1.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明确化在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与实效性的教学目标环节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指导者,在实施教学行为时,必须明确课堂教学的具体目标,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利用教学资源,有效开展教学设计。在明确教学目标环节,小学数学教师还需要注意从新课程相关标准出发,在充分尊重小学生思维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有效提高其学习水平。此外,教师通过对学情的准确把握,确定合乎实际的教学重点以及难点,从而从客观现实出发,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效益。最后,在具体的教学环节,教师不仅仅局限于知识教学目标,还需要进一步建立情感教育目标,从而更好地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提高。例如,在开展加法知识课堂讲解环节,小学数学教师要向学生强调加法运算的重要性,从而要求学生将加法概念、加法运算方法的有效掌握作为教学目标。
2.教学方法的丰富化。教学方法的丰富化,对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与实效性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首先,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在有效利用生活化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高效性与实效性,这是因为将数学知识与具体生活结合在一起,可以有效克服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逻辑性特点,在加深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趣味化,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与实效性。此外,在教学实践环节, 实现数学知识与小学生个体经验的有机结合,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加减法知识学习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拟购物场景,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对加减法知识形成自己的理解。此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游戏教学法越来越多地走进课堂教学。实现游戏活动与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高效结合,一方面会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习效果;另一方面,还可以进一步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娱乐化教学目标。在严格把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让学生“乐学”、“善学”,从而真正构建小学数学课堂的高效性以及实效性。
3.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实现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对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与实效性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课堂评价的有效贯彻直接关系到小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情绪,而其情绪的有效管理将会对教学效率产生直接的影响。通过开展教学评价进一步明确课程目标,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此外,通过开展课堂评价,能进一步激发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动力,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其结果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实效性以及高效性,更重要的是增强学生对学习的认知能力。为此,教师在开展课堂评价过程中,需要不断更新评价观念,将激励性评价的作用发挥最大化。在评价环节,教师不仅仅需要关注教学结果,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强调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例如,一些小学生对于数学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比较弱,这时候教师就不能将其简单归结为学习不努力,还需要进一步通过对其在课堂的具体表现进一步分析学生的学情,在比对环节,如果他们在课堂中能够努力地配合教师,并积极地参加课堂互动,就需要教师对其学习过程给予积极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其学习结果提出相适应的建议。这种评价手段的多样化,不仅能够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氛围的轻松化,而且能够进一步推进高效性与实效性课堂的建设。
編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