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奇
摘 要:游戏是一种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抒发情绪的实践活动。游戏能够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游戏中学习是现代小学生所不可或缺的技能。为了促进小学体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以发展小学生心、智、体为目标,全面实现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了体育游戏在实施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问题及探讨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体育游戏
儿童都有好奇、喜动的特点,遵循“感知—思维—记忆”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体育游戏中触碰感知,在娱乐的同时锻炼身体,开发智力,增长见识。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引入有趣的体育游戏,在落实教学目标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体育游戏应适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
体育教师应发挥好游戏在体育课堂上的作用,并为此做出相应的课前准备。体育教学目标的落实需要科学有效的游戏来辅助,以便促进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渴求。不合理的游戏则会产生与之相反的结果,不仅为学生带来了负面消极影响,其自身也存在安全问题,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因此,体育教师应合理选择游戏项目,实现真正开发学生智力的目的。
众所周知,体育课本身属于室外活动,其在满足学生活泼好动特点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在引入游戏时结合室外设施情况充分考虑学生对此游戏的接受能力以及游戏的安全系数。只有保证在学生人身安全的基础上实施游戏策略,才能够真正将游戏融入体育课堂学习中去,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体育游戏应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
体育课上适当引入游戏能达到激发学生智力发展,同时增强体魄,调动学生积极性,但是,游戏引用也必须遵守教学制度,确保引入的游戏是以提升教学质量为目的,游戏应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做到因地制宜。比如,在传授羽毛球相关技能时,为使学生能够更加明了,清晰地掌握发球、接球技能,教师可通过分组,实施开展性活动,并在讲清要求的基础上对其适当地奖惩。这种活动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技能,培养学生团队意识,更能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体育游戏,活跃气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三)体育游戏应立足于促进学生发展
体育游戏加入体育课堂中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智、力、体全面发展,针对这一目的,小学体育课程应制定适应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適用范畴,真正将游戏与学习融为一体,有效运用游戏规则,来丰富课堂文化知识。如何提升教学质量,根据性格、习性等分析发挥学生体育特长,并以此放大,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花费心思做好相对应的课前准备。针对每一项游戏做出性能、和谐度、安全系数分析,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让学生领略到游戏真正意义所在,培养学生协调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除了能到让学生在游戏中锻炼体能,更能让学生意识到学生间友谊的重要性。体育游戏应该有其应有的目的性,这对于教育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这样的游戏才能在教学中发挥极致的作用,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应用体育游戏所需注意的问题
为了保证体育游戏课上得生动活泼,达到预期效果,除了有针对性的游戏和与教学紧密联系之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一)游戏安全性
安全问题是每个人时时刻刻应该警醒的问题,安全无小事。根据上述分析,体育游戏确实是体育教学中刚需的模式,与此同时,安全问题也是体育教学中应该重视的问题。体育运动存在风险,体育老师应在紧密联系教程的同时选择相对安全系数较高的游戏,并时刻警醒学生“加强防范,学会自护”的意识,科学锻炼,最大限度地避免安全事件对学生造成的伤害。掌握必要的自我保护能力,可以不断提升学生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护能力。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得到满足感。
(二)个性发展以及情绪变化
儿童除了好奇、喜动以外,还有一个特点是:喜忧无常。当游戏很符合他们心理时,他们往往会忘乎所以,不受控制。而此时需要体育老师在游戏之前制定完整的游戏规则,让学生在规则里面娱乐,不仅能保障安全,同时可以促进游戏顺利进行,也让学生懂得“无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另一种情况,当游戏完全不符合他们的心理需求,他们往往会流露出很负面的情绪,这样不仅达不到目的,也会影响课堂质量。这也需要体育老师因地制宜地选择游戏项目。
体育是以身体与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增强体质,改善生活方式的一种行为活动。而体育游戏是一种娱乐活动,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为目的而设定的新模式,它为传统的体育课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它在娱乐中让学生懂得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同时强健体魄,这种模式也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更能全面提高教育水平。体育游戏应成为小学体育的基本组成方式。
参考文献:
[1]张友和.浅谈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企业教育,2011(20):183-184.
[2]李伟顺,彭雅静.谈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5,5(2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