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腊梅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初中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不论他是传统意义的优秀生还是“学困生”,都应一视同仁,在此基础上,实施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获得成长。对初中班主任如何转化学困生工作进行了重点探究,希望为初中教育教学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学困生;转化工作
学困生是指在学习方面暂时无法跟上教师进度,学习落后的学生。学生成为学困生的因素众多,如父母关爱缺失、受不良信息的影响、学校或教师引导失误等。学困生走向学困的原因不一而足,班主任在对其进行转化时,应在认真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实施差异化转化策略,以不断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
一、运用赏识教育,提升学困生学习信心
所谓赏识教育指的就是欣赏和表扬的教育,通过表扬学生的行为,使他们了解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需要改正,以此来不断强化其正确行为。关注学生行为的表现,给予他们积极的鼓励,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向上向善的意识,提高其参与兴趣;通过创造环境、提供活动,提升学生的心理体验;通过积极鼓励,适当提醒,为学生指明行动的方向。赏识教育的本质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面对其差异和“特立独行”时,教师不能以过去的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而是要修炼一颗包容之心,用发展的眼光去对待他们,挖掘其身上的闪光点,通过为其创造条件,使学生的闪光点更为闪亮。赏识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有人曾形象地称其为“人性化教育”“人文化教育”,将其运用在学困生转化方面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内在潜力,提升其学习自信心,还能保护其成长天赋,为其个性发展提供崭新的舞台。
部分学困生由于学习暂时落后,总感觉低人一等,在学习中缺乏自信,在面对自己可以回答的问题时,也是畏畏缩缩,不敢举手回答,害怕出错遭人耻笑。久而久之,这种心理就会变成一种习惯,使他们在课堂活动中,将自己变成了“透明人”。这种不自信的心态会影响到他们的为人处世,使他们在遇到困难或挑战时,心里给自己的暗示是:“你不行,算了,放弃吧。”这种心态将会使学困生更加自卑,甚至有可能成为“问题生”。因为自信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立足的根本,只有拥有对自我的肯定和自信,才能胜不骄败不馁,遇到困难不低头,而这是一个人获得进步和发展的动力源泉。对于学困生而言,自信更是他们转变的关键,应引起教师的重视。班主任在日常教学和管理中,应通过多种方法来发掘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通过对其点滴进步的赏识来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如在我的班级中,小明由于父母离婚,导致他成绩下滑,自暴自弃,一下子由以往的优秀生成为班里的“学困生”。看到这一现象,我多次找他谈话,与其父母沟通,但效果欠佳。冥思苦想之后,我决定采用赏识教育,对小明实施改造计划。小明擅长数学,以前的数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基于此,我便让他担任数学学科代表。小明在听到这个任命后,连连摆手,说自己胜任不了。对于他的反应,我早有预料,并未同意他的要求,而是以三个月为期限,要求他进行“试岗”。三个月之后,小明没有辜负我的期望,不仅自己的数学成绩名列前茅,还很好地履行了数学课代表的职责,同学们也对他给予了肯定。在三个月试岗期,小明取得的点滴进步我都看在眼里,并表扬在口头上,提升了他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多渠道关注学困生学习
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长期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因此,在他们身上不仅存在着自信心不足的問题,还存在着自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厌学情绪严重等问题。初中课程与小学课程相比,更加抽象化、系统化,对于学困生而言,无疑更具难度,从而加重了他们的厌学情绪。基于此,就需要班主任通过多渠道、多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其学习效率,转变他们的学习习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班主任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采取科学的教学措施。在学困生中,由于缺乏兴趣导致学困生不在少数。基于此,就需要班主任与其他任课教师进行沟通,通过采取多种方式来激发其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授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时就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法,通过运用Flash、PPT等多种方法为学生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不同方向的物体形状,吸引学生注意力,使他们找到学习的乐趣。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进行施教。如在我的班级中,有一名学困生具有表演天赋,我便在《生活中的概率》一课中,课前邀请他上台来跟我一起为学生展示生活中关于概率问题的场景。由于是其感兴趣的事物,他表演得惟妙惟肖,赢得了同学们的满堂喝彩。从此以后,他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高涨,数学成绩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另一方面,建立互助组织。有些学困生往往具有较强的自尊心,也比较敏感,他们在面对老师时往往羞于请教问题。成立互助组织,可以使学困生消除心理障碍,积极融入班级氛围,是转变学困生的重要途径,应引起教师的重视。
综上所述,班主任想要顺利完成学困生转化工作,应保持一颗爱心、耐心和恒心,根据学困生的不同特点,灵活选择转化策略,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凯艳.如何当好初中班主任[J].西部素质教育,2015(9).
[2]张娇旭.积极心理学在初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