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继萍
摘 要:通过学生对平时成绩的质疑引导学生客观看待平时成绩的评价及激励作用,同时探讨了培养学生质疑意识的重要性及操作方法,即包容质疑角度、创造质疑空间和探索质疑方法。
关键词:平时成绩;质疑角度;质疑空间;质疑方法
为了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自己的学习行为及学习效率,我一般用平时成绩来衡量他们的努力程度。因此,我制定了详细的平时成绩评定规则,并在开学第一节课公布,对学生进行详细解读,并广泛征求意见。经过一周的微调及试行后,全班同学对评分细则达成一致共识,在定期公布成绩时也没有学生提出异议。
案例:
上学期末的最后一节课,我在全体同学期盼的目光中走进教室,因为今天是公布本学期平时成绩的日子。成绩公布后,学生开始唧唧喳喳讨论起来。学生小刘在看到自己的平时成绩后“蹭”地一下站了起来,大声说:“老师,我觉得这样打分对我们班学生不公平。我了解到隔壁班小王同学基础没有我好,学习也没我认真,但是因为他们班学生水平整体偏弱,他就显得非常优秀,平时成绩反而比我高,所以我觉得这样对我不公平!对我们班学生都不公平!”
他的质疑无疑具有煽动性,因为他话音刚落,很多同学就表示附和,教室里跟炸了锅似的,同学们纷纷议论起来:“是的,我们每次考试成绩都比他们好,所以我们的平时成绩也应该比他们高!”“我们作业的质量也比他们好,正确率比他们高,连字迹都比他们班的要工整!凭什么平时成绩比他们低?”……于是,我提了一个问题请大家继续讨论:“如果你认为这种评分不公平,那么如果有机会转到隔壁班去,你愿意吗?”
结果班里立刻鸦雀无声,绝大多数同学摇头表示不愿意。于是我就笑了:“既然觉得不公平,为什么不愿意去?谁能给我不去的理由?”就有学生站起来说:“我不愿意到隔壁班去,虽然我们班的平时成绩评定标准比较严格,但是,正是这些严格的要求帮助我们取得了很大进步,所以我们才能考得比其他班级好!”“我也不愿意转走,我们班学习氛围好,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大家一起
进步!”
最后,我把目光投向小刘,这次他站起来不是那么理直气壮了:“老师,我错了。我们班的平时成绩都是按照评分规则公平公正地计算出来的。我不应该在不了解其他班级评分标准的情况下质疑我们班分数的公平性。我也不应该只关注分数,更应该关注我在学习上付出的努力!”
我点点头:“你没有错,只是我们看待分数的角度不一样。相反,我还要谢谢你,谢谢你勇敢地提出疑问,让大家都对平时成绩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我想大家对于分数的认识不仅仅是一个数字了吧?之前的评分规则是我一个人制定的,毕竟一人计短,三人计长,我希望大家都能帮我再完善一下这个评分规则,我们可以在下学期执行新规则!小刘,麻烦你帮我收集一下大家的意见,好吗?”小刘红着脸点了点头。最后,我又追问了一句:“同学们,你的分数究竟是谁做主?”
“我的分数我做主!”同学们的回答异常整齐,异常响亮,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反思:
课堂上短短的一刻钟,却让所有同学都进行了积极的思考,通过大家的讨论与发言,每个同学都有收获,所以这一刻钟绝对物超所值。让我欣慰的是,学生的表现证明了我初步实现了这学期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培养学生的批判式思维能力一直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探索并达成共识:培养批判式思维能力的前提是学生必须有质疑的意识。我在教学过程中从包容质疑角度、创造质疑空间及探索质疑方法入手进行了尝试,初步唤醒了学生的质疑意识。
1.包容质疑角度。学生是否敢于质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质疑的态度。由于长期以来受“标准答案”或教师权威形象的影响,很多学生没有质疑意识,只是被动接受教师或教材传授的知识。即使有些学生想要质疑,也会担心质疑错误会被同学嘲笑,或者被老师批评,从而产生不愿质疑的心理障碍。学生因为年纪阅历的缘故,看待问题的角度自然有差异,提出的质疑有时不可避免会有失偏颇。因此,教师首先要营造包容质疑、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无论学生提出的质疑是否合理,教师应首先肯定其敢于质疑的精神,这样学生才能解除质疑的后顾之忧。在学生之间相互质疑时,教师应当申明双方的立场,仅仅是就事论事,摒弃主观偏见,客观分析对方的问题。
2.创造质疑空间。要想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质疑空间,留足思考时间。虽然案例中對平时成绩质疑是一个与授课内容无关的小插曲,但是学生通过这次讨论培养了规则意识,了解平时成绩的激励作用,对努力程度及成绩的因果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绝对是“磨刀不误砍柴工”!除了鼓励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质疑外,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多设置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供学生思考,似是而非或模棱两可的问题会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从而发现疑问所在。
3.探索质疑方法。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培养学生质疑意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寻找质疑方法同样重要。在学期初,我专门布置过一个“学会如何提问”的小组合作任务,但多数学生仅仅是把这次任务当成一种作业,并没有意识把提问意识贯穿到学习中去。于是,我根据学生分享的提问方法,在每节课中加入自由提问环节,并请学生评价问题及答案的质量,提出改进意见。通过“问题诊断”示范,绝大多数学生已经成功避免提出答案单一(答案只需要用Yes/No)的问题了,更多学生已经学会明确界定问题的范围,通过问题引起同伴的深入思考。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句话在我们班学生身上得到充分的证明。质疑不仅是学习的内驱力,更是探索和创新的出发点,学生只有勤于思考,善于质疑,才能有效地培养批判式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周玉华.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质疑意识[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8(1):20.
[2]雷震宇.质疑者的自信与责任[J].考试(综合版),2012(7):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