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萍
(仰恩大学,福建泉州362014)
教育测量学视角下的高校平时考试管理探讨
王艳萍
(仰恩大学,福建泉州362014)
平时成绩是为弥补考试制度的不足而设计出的主要措施。以考试数据的统计和解析为基础,将平时成绩进行数量化,分析平时成绩的影响因素,并以此提高平时考核的质量,加强考试管理。
平时成绩;定量分析;影响因素
考试是检查教学效果、评定学生学业成绩、促进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在高等学校里,考试作为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很强的导向性。
衡量考试的质量通常有四个重要的指标:即考试的效度、信度、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四者相互关联。对于在每门课程总成绩中占15-30%比例的平时成绩来说,其考核质量如何,足以影响该门课程的整体考核水平。但由于平时考核随日常教学分散进行,而且不同课程之间以及不同教师之间,在平时考核的方法、内容、次数等方面差别很大,相对于期末考试而言,平时考核方式不可能统一,质量难以评价。所以,目前几乎所有课程的成绩分析都局限于期末考试,基本上演变成期末单纯的“试卷分析”,普遍缺少对平时成绩的关注,更难见到对平时考核质量的量化评价。那么,现在的平时成绩考核质量如何,误差到底有多大?能否找到可行的科学评价方法,定量分析平时成绩,以提高平时考核质量,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我们从某校某学年某学期全校课程中抽取部分有代表性课程的考试资料,借用教育测量中的试卷分析基本方法,尝试计算各门课程平时成绩的难度与区分度。进而分析平时成绩的考核质量。
1.我们按照课程类型,分别从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中,抽取有代表性的12门课程进行分析。
2.12门课程的成绩单、平时考核记录是我们分析所依据的主要资料。
3.计算平时成绩的难度、区分度。
众所周知,试题的难度是试题对于考生来说难易程度的指标,是一种试题性能指标。以得分率作为难度系数来表示的,具体算法是,用参加考试的人平均分除以试题的总分,得分率越高即难度系数越大,则表示试题越容易。区分度是指测试题目对所测试的属性的鉴别力,也就是测试的效度。可反映试题对考生素质的区分情况。在不限题型情况下,为了简单计算,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一种方法进行计算区分度:先将分数排序,P1=27%高分组的难度,P2=27%低分组的难度,区分度D=(27%高分组的平均分-27%低分组的平均分)÷满分值[1]。
根据区分度评价题目性能的标准如表1所示。
表1 试题区分度评价标准[2][3]
试题难度系数在一个定的范围内,而且有相对高的区分度时,试题就被认为是质量好的试题。试题质量是由该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共同构成的。如表2所示。
表2 试题区分度与难度的关系[3]
在教师最后提交的成绩单上,平时成绩是若干次平时考核结果的汇总成绩,我们视为一道特殊试题的得分,按照一般试题分析方法,计算其难度与区分度。计算时忽略各门课程平时考核方法和次数的差别以及选课学生人数差异。如下表:
表3 部分课程平时成绩分析表
4.访问相关教师和学生,了解平时成绩的具体考核方式、过程,听取体会、感受和评价。
1.总体上平时考核标准不高,难度不大
各门课程平时成绩的难度普遍地明显偏低。在12个分析对象中,难度系数只有2个低于0.8,平均达0.84。这说明平时成绩的考核标准不高、难度不大,与课程考核的总成绩比较,无论专业必修课还是公共必修课,无论是专业选修课还是公共选修课,无论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如何,学生都能比较容易地获得平时成绩。
2.总体上平时成绩的区分度偏低,检测作用不大
各门课程平时成绩的区分度普遍偏低。在12个分析对象中,高于0.2的只有2个,低于0.1的,却也有2个,最低的只有0.008。这说明学生的平时成绩比较接近,无论学习效果好坏,平时成绩差距不大,只有少数课程拉开档次。个别课程的平时成绩偏高而且分数非常接近。这样的平时考核或许可以督促学生出勤,有利于日常教学组织与管理,但已经丧失了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功能,其鉴别作用几乎荡然无存。
3.总体看试题需要修改
将表3和表1、表2对照可以看出,与理想试题还有一定的距离。
4.个别课程的平时成绩区分度异常
同类课程的平时成绩区分度总体上相近,但个别课程的平时成绩的区分度明显异于同类其他课程,显然受到特殊因素影响。
从以上所得结论可以看出,各门课程的平时成绩的考核质量参差不齐,影响因素可能是多方面的。结合师生调查所获得的信息综合分析,影响因素主要是:
教师教学过程中是否严格考核,是影响平时成绩考核质量的关键因素。调查中发现,有的教师严格认真,其给出的平时成绩,有多次考核记录,无论作业、还是专题综述,都详细阅批、记载,因此,平时成绩的难度、区分度均较好。有的教师平时考核不多,记载不详,或凭大致印象给分,最后,平时成绩往往既偏高又拉不开档次。这里,除了教师个人工作作风起作用外,还与教师对不同类型课程的态度有关,比如,选修课的任课教师中本不乏认真之人,但可能是教师对选修课的重视程度不够,或者迁就即将毕业的高年级学生考研、找工作,出于无奈,平时考核便“高抬贵手”。
正常情况下,低年级学生对必修课普遍予以充分重视,平时学习精力投入较大,学习效果较好,教师比较满意,所以平时成绩相对偏高一些,当属正常现象。高年级部分学生不重视选修课,有的甚至“混学分”,选修课的平时成绩按理说应该相对偏低而且拉开档次。但目前选修课的平时成绩并非如此,未能反映真实状态。
专业必修课相比公共必修课,往往教学班额较小,教师教学自由度较大,特别是结合教师科学研究成果,前沿性教学内容有深度,综合性作业有广度,学生学习效果因学习难度增加而差距明显,因此,平时成绩应该有较大的难度与较好的区分度。
有的教师没有认真设计平时考核内容,测试目标不明确,考核随机性过大,这些都影响平时考核质量。
另外,对于“考勤”应不应该作为考核内容,存在不同看法。目前多数学校规定“出勤”是平时考核的一项内容,“上课点名”是平时考核的一种方式,但一般对“出勤”在平时成绩中所占比例不做具体规定。实施过程中,教师在“考勤”的掌握上差别很大,有的教师平时考核的项目较多,出勤只占平时成绩的一小部分,有的教师平时考核的项目较少,主要以“点名”方式确定平时成绩。更有甚者,以“某一次签到”作为整个课程是否及格的依据,以致引发师生冲突。对此有人质疑:学习过程不等同于学习效果,特别是在学分制条件下,把学习纪律换算成学习成绩,显然缺乏科学性,应该深入研究,寻求完善。
量化分析发现,在有的课程的低分组学生中,个别学生的平时成绩呈现“高异常”,与期末考试成绩形成明显反差,似有提分之嫌。这反映出目前可能存在一些其他因素影响平时考核,有的教师或许顾及人情,或许考虑及格率,以平时成绩做调控砝码,导致平时成绩失真。
综上所述,借鉴教育测量中试卷分析的基本方法,计算平时成绩的难度与区分度,能够获得许多平时考核工作信息,参考常规评价经验,根据平时考核特点,可以初步做出某些质量判断(比如,比较理想的试卷的的区分度应该>0.4)。但对于各门课程千差万别的平时考核方式而言,肯定没有划分考核质量优劣的绝对数值。任何分数变异或难度与区分度异常,都有其原因,有的可能与课程特有的考核方式有关,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康乃美.考试管理技术[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34-135.
[2]雷新勇.考试数据的统计分析和解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47-248.
[3]李显峰,王渊.考试质量量化分析与评价方法[J].西北医学教育,2009(4).
[4]许成安,王家新.大学课程平时成绩评定依据的比较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5(7).
[5]侯志强.平时成绩的评定方法研究[J].科技资讯,2007(26).
[6]封进,黎孟珠.平时成绩量化管理的教学探索[J].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
Anal y sing the Usual Performance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Examination
WANG Yan-ping
(Yang-En University,Quanzhou,Fujian,362014,China)
The usual performance is the major measure to make up the defect of the test system.Based on the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f the examination data,the article gives an amount to the usual performance,analyses the factors influenced the usual performance and tri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usual assessment and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the examination.
usual performance;quantitative analysis;in fuenced factor
G642.47
A
1009-2277(2011)02-0084-03
2011-02-18
王艳萍(1963-),女,福建仰恩大学助理研究员,学士。从事教学管理和考试研究。
责任编校:邓小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