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超平
摘 要:高职EDA项目教学中的层次教学法,从项目设计来说是一种层次设计法,另外从人员安排来说是小组教学法。有不同人员智能特点要求的不同设计层次,安排不同智能特点的学生来完成,这充分提高了具有不同智能特点的同学在EDA项目教学中的积极性。由于EDA项目设计的复杂性,而高职生知识、能力和智能差异性很大,故采取层次教学是必须的。
关键词:层次教学法 EDA项目教学 多元智能理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4(b)-0187-02
高职EDA技术项目教学已成为各学校的普遍选择,但项目教学中的分层次教学还没有多少人发文探讨。由于EDA项目设计的复杂性,而高职生知识、能力和智能差异性很大,故采取层次教学是必须的。本文将探讨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EDA项目教学中的层次教学法。
1 多元智能理论与层次设计法
1.1 多元智能理论基本概念简介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过去对智力的定义过于狭窄,未能正确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他认为,人的智力应该是一个量度他的解题能力的指标。
多元智能应有八大内容 :
(1) 言语—语言智能。
这种智能主要是指听、说、读、写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
(2) 逻辑—数理智能。
这种智能主要是指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现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
(3) 音乐—节奏智能。
这种智能主要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包括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
(4) 视觉—空间智能。
这种智能主要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籍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他们表现出来的能力。
(5) 身体—运动智能。
这种智能主要是指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表现为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这种智能在运动员、舞蹈家、外科医生、赛车手和发明家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例如美国运动员麦克尔乔丹。
(6) 自我认识智能。
这种智能主要是指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能够正确的意识和评价自身的情绪、动机、欲望、个性、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这种智能在哲学家、小说家、律师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例如哲学家柏拉图。
(7) 人际智能。
这种智能主要是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表现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做出适宜反应的能力。这种智能在教师、律师、推销员、公关人员、谈话节目主持人、管理者和政治家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例如美国黑人领袖、社会活动家马丁·路德·金。
(8) 自然观察者智能。
这种智能主要指观察自然界中事物的各种形态,对事物进行辨认和分类,能够洞察自然或人造系统的能力,表现为能够辨识植物,对自然万物分门别类,并能运动这些能力从事生产的能力。这种智能在生物学家、生态学家、化学家、植物学家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例如:生物学家达尔文。
在这其中,与EDA技术项目教学有密切相关的有逻辑—数理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言语—语言智能、人际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编写代码能力强的学生往往逻辑—数理智能发展较快,言语—语言智能及自我认识智能较好,这种学生为数不多,他们毕业后有希望进行代码设计工作,而别的学生则通常不会做代码设计工作。安装调试电路板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身体—运动智能往往较好。而言语—语言智能、人际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较好的学生则能很好地与小组别的成员沟通,成为小组沟通的主力。
1.2 EDA的层次设计法
将一数字系统划分为若干模块,将大的模块划分为小模块,每个小模块小到可以从书本等参考资料中找到其设计的可供参考的代码。这就是层次设计法。当采用层次设计法时,划分模块的原理框图分析设计将成为设计的重点和难点,而小模块的代码编写则容易得多。
2 高职EDA项目教学中的层次教学法
本层次教学法,首先是一种层次设计法,然后采用小组教学法,有不同人员智能特点要求的设计层次安排不同智能特点的学生来完成。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为了充分激励具有不同的智能特点的同学在EDA项目教学中的积极性,我们采用分组教学法。
我们所要设计的项目是《基于FPGA的频率系统设计》,既有VHDL代码设计,又有外围电路板制作,所以在分组的时候,每个小组要搭配有擅长代码设计的逻辑—数理智能发展较快、言语—语言智能及自我认识智能较好的同学,和擅长电路板制作的安装调试电路板能力比较强的身体—运动智能较好的同学,另外还需要言语—语言智能、人际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较好的学生做为小组沟通的主力,每小组3~4人。
其次,我们把《基于FPGA的频率系统设计》整个过程,划分为原理框图设计和各基本模块代码编写两大层次。擅长代码设计的逻辑—数理智能发展较快,言语—语言智能及自我认识智能较好的同学进行原理框图设计,而其他同学进行各基本模块代码编写。
最后,我们把整个项目进行过程分为项目设计制作和项目演示两大层次。这样言语—语言智能、人际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较好的学生可以在项目演示中充分表现自己的独特才能,而别的同学则主要负责项目设计制作。
3 本方法的优点
首先能充分调动不同智能特点的同学的积极性。在高职学校,学生的智能差异性还是比较明显的,使用本法,可分别调动逻辑—数理智能发展较快,言语—语言智能及自我认识智能较好的编写代码能力强的学生、身体—运动智能较好的安装调试电路板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和言语—语言智能、人际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较好的学生的积极性。因为不同智能特点的学生在项目过程中,各自的智能优点都得到了发挥。
另外,本方法由于安排擅长代码设计的逻辑—数理智能发展较快,言语—语言智能及自我认识智能较好的同学进行原理框图设计,而其他同学进行各基本模块代码编写,这样的教学方法实施避免了出现项目过难,学生无法完成的情况;亦或是出现对能力强的同学来说项目过容易的情況。
一般的方法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没有考虑学生智能的差异性,势必会造成上述情况。
本方法所设定的学习情景更接近实际工作。学生在参加实际工作时也会面临相似的合作分工,在项目教学中使用此方法,即可帮助学生更容易地过渡到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去。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采取此方法已有两三年,通过关注学生的智能发展情况与合理分配工作,不断总结经验之后教学成果颇丰。因此,本文中提出的层次教学法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 (美)加德纳.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2] 霍力岩.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及其主要依据探析[J].比较教育,2000,21(3):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