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
张 华 文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教指委委员、《中美比较文学》杂志主编、《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杂志副主编。曾出版《阅读哈佛》《全球伦理读本》《跨学科研究与跨文化诠释》等多部专著。
《美文》杂志最近连载了法国著名汉学家白乐桑的自传体文学作品。1973年,年轻的白乐桑来到北京,开启他成为汉学家的梦想。他曾说,在20世纪70年代的法国,如果你说自己正在学汉语,周围的朋友会觉得你在开玩笑。可以说,那时的汉语是“月球语言”,一是因为说汉语的国度离法国很远,现实中很难到达;二是汉语和法语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法语是字母文字,汉语是表意文字。今天,作为汉学界举足轻重的专家,白乐桑认为汉语“正在成为国际性语言”。
显然,英语已经成为国际性语言。不仅如此,正如本期“汉风专刊”所载澳大利亚作者张晋的《中文教学的“硬目标”和“软目标”》中所言,英语,已经从“软实力”转化成了“硬实力”,成为国际社会日常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存在。这不由得让我想起1887年时年28岁的犹太裔波兰人柴门霍夫发明的“世界语”。
尽管“世界语”一直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视,而且今天仍有一些组织在大力推广“世界语”,但它毕竟已不再像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为年轻学子所瞩目和追逐。“世界语”的“设计”目标显然是有利于世界交流的,但为什么它却难以流行并真正成为一种“世界语言”或“国际语言”呢?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世界语”是一种人为“制造”出来的“语言”,其中并无文化内涵和文化积淀更谈不上文化基因的缘故吧。这也说明,真正的语言并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它更是一种文化载体。
最近,世界级指挥家瓦西里·佩特连科指挥英国皇家利物浦爱乐乐团演奏改编后的中国乐曲《我的祖国》的音视频极度流行,一经上传微信,点击率迅速突破百万。有评论说,欧洲乐团虽然对此曲的背景知之甚少或者毫无所知,但由于演奏的音色和乐感好,所以让我们熟悉的旋律格外动人!的确,对于文学之外的艺术来讲,其实叙事和背景并非所长。而对于交响乐来讲,其讲究有四:旋律,曲體,和声,配器。瓦西里·佩特连科指挥的英国皇家利物浦爱乐乐团,体现了这四种讲究,因此,即使不了解此曲背景,从音符所组成的旋律本身也可体会原曲内涵。也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说音乐是“世界的语言”,人类共同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