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利军,刘 熙
( 中国民航大学经管学院,天津 300300)
培养方案的修订是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顶层设计的梳理、总结和优化。2012版的培养方案我校经管学院四个专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工商管理和财务管理变动最大。就《会计学原理》及其实验课程而言,会计学、财务管理和物流管理三个专业的开课时间保持不变,仍然安排在第二学期;工商管理专业改在第三学期开课。另外,在执行新培养方案过程中,我们把《会计学原理实验》的实验方式由理论课程结束后的集中实验改为按照理论教学进度分阶段组织实施。相应的实验报告提交时间由课程结束后一次性提交改为分阶段提交。实验课程衔接顺序的调整会相应的改变学生的知识结构,实验报告提交方式的改变会改变课程学时分配。新培养方案实施已经接近3年,那么《会计学原理实验》课程实验时间、实验方式的改变对实验效果有何影响? 我们希望借助近3年经管学院《会计学原理》实验的经验数据,构建实验组织行为特征与实验效果的回归模型,分析培养方案的调整绩效,为创新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经验证据;也为优化顶层设计、完善专业培养方案提供决策依据。
时间分配的合理性会对工作绩效产生重大影响在学界已经形成共识,但影响机理和方式还没有取得一致结论。Wright(1977)、Ben-Zur(1981)等人发现,个体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会采取只加工最重要属性信息的非线性决策策略加以应对;Cohen报告(1978)指出注册会计师在时间压力过大的情况下作出不恰当的职业判断是会计师事务所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Rhode(1978)调查发现,半数以上的审计师曾经提前终止外勤审计,时间预算压力导致低标准审计质量;McDanie(1988)的实验研究发现,CPA的时间压力与审计判断效率正相关,与审计判断效果负相关;Lee(2002)发现,商业压力迫使审计师采用可以减少时间压力的审计方法。更多的学者研究了在时间压力影响下,情绪作为调节变量影响绩效的作用机制。王大伟(2007) 发现,时间压力显著影响决策质量,但积极情绪对负面影响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Ariedly(2011)指出当项目执行者获取的时间少于实际需要时,可能引起时间压力的情绪情感体验,进而影响决策中的信息加工和决策质量;张敏(2012)通过情景实验发现,时间压力会导致项目执行者的感知时间限制而产生负面情绪,对创新行为带来不利影响。积极情绪对创新绩效有正向调节作用。也有研究发现,适当的时间压力可以提高决策质量和工作效率。Andrew(1972)发现适当的时间压力会激发个体的创造力和思维活力;Isenberg (1984)发现,管理者的决策质量在高时间压力下有不错的水平和提高。Milter (1960)和Maule (1993)等人发现,在时间压力下,被试会选择提高信息加工的速度、选择主要信息忽略某类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个体决策。
《会计原理实验》的实验内容涵盖验证性实验、综合实验和探索性实验,大部分需要专业判断和决策,如经济业务是否应确认为会计要素,确认为哪种会计要素,何时确认为该要素,用什么样的会计计量属性等。时间是能否做出最优决策和判断的重要资源和情境因素(陈军,2009),信息搜寻、分析、加工需要消耗时间资源。实验时间和实验内容的绝对匹配是一种理性状态,不匹配是常态。不同学生的基础、情绪、诉求、压力不同,实验进度也不相同。学生是否“偷工减料”取决于个体感知并有相应的情绪体验才会有“赶工”行为。如果学生认为被分配的时间难以完成实验内容,时间压力带来的负面情绪会引起生理和心理变化,生理上如呼吸急促、脉搏跳动加快(Congelosi和Dill, 1966),血压、血清和胆固醇水平升高(Frankenhaeuser,1967),心理上把注意力资源主要集中于估计流失时间和剩余时间,经济业务的判断和决策却没有分配应有的注意资源。时间紧张导致的负面情绪会降低学生的自信心,进而自暴自弃,影响实验质量;非常充裕的时间会消除学生焦躁、挫折感、不安等消极情绪体验,改变信息搜寻的模式。学生会通过教材、网络等媒介查找会计准则、财经法规、监管条例等判断标准,以尽可能多的信息来确定经济业务的性质和会计处理的方法。但信息过于庞杂会加剧稀释效应,从而实验质量下降,产生“过犹不及”效应。我们认为适当的时间压力更能促使学生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世界中,通过有效的方式,高效地查阅、提炼、组织有用的信息,解决问题。Rodell (2009)发现,时间压力、工作负荷、工作复杂性和责任工作特征可以成为挑战性的压力源,帮助员工产生积极的情感反应。适当的时间压力可以促使被试筛选最重要、最相关的信息作为判断和决策的基础,并减少非相关信息的权重或数量,进而提高实验效率和质量。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1:
H1:实验时间与实验效果之间为倒U形关系:即超过临界点,实验时间的边际效应递减。
知识结构是特定时点的知识门类、知识层次的比例和相互关系。知识结构不同,信息搜集的深度、广度、平衡性和处理方式也会有所不同。Holland et al.(1986)发现,在认知过程中外部信息会触发人们的记忆,并与既有的知识结构相结合;Ahdolmoham et al.1987)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审计师的经验不同,对于半结构化、非结构化任务的审计判断质量存在显著差异;Anderson et al.(1991)研究发现,认知是对既有认识做部分的修改,并高度依赖于个体的知识环境;Choo et al.(1991)和Frederick(1991)认为,以会计准则为主的会计专业教育形成会计知识结构,而会计准则不确认机会成本,因此,会计被试通常忽略机会成本;Dearman et al.(2001)请EMBA 学员基于企业成本数据判断不同方案的企业净利润。结果显示,个体的判断质量因其成本知识结构不同而差异显著;Po-Lung Yu(2005)教授提出的“习惯领域理论”指出,过去的经验和知识在一定范围内逐渐固定下来,形成思考、判断、反应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张继勋(2008)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检验了知识结构对持续经营判断的影响。研究发现,以管理知识为主的被试者判断绩效好于以财务知识为主的被测试者。
如前所述,在2012版培养方案中,工商管理专业把《会计学原理》课程调整到第三学期,其他专业保持不变。第二学期所学课程以公共基础为主,学科基础课只开出经济法;第三学期,所有的学生已经修完《管理学原理》,并在第三学期同步学习《组织行为学与人力资源管理》和《经济学原理》等学科基础课。我们认为,相同的知识内容,因授课顺序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知识序列,进而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工商管理专业的同学在做会计实验的时候,除了具备会计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获得更多的推理知识。更多的知识禀赋和更强的发散性思维,使得消化、吸收、理解、判断经济业务信息的能力更强,信息搜索和加工更具宽度和深度,从而降低会计学知识源在使用过程中的陌生感和不确定性。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2:
H2:知识结构与实验效果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工商管理专业的实验效果好于其他专业。
会计学原理是学科基础课,是经管学院所有学生的必修课。为了检验我校2012版培养方案和《会计学原理实验》管理模式的改革绩效,我们以2012~2015年的实验数据作为总研究对象,选择186份实验报告作为研究样本。数据分析采用SPSS18.0及Excel软件。
1.因变量
实验效果。本文以实验成绩作为实验效果的替代变量。一般来讲,实验类型包括演示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会计学原理实验大体可以划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其实验效果分别用C-Effect和E-Effect表示。
2.自变量
(1)实验时间。培养方案改版后,我们把会计学原理的实验时间由固定课时改为弹性课时。根据每个专业的培养定位,我们确定不同的实验时间。会计学专业需要熟练掌握账务处理,因此安排标准学时的80%,财务管理、工商管理和物流管理则侧重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和利用,分别安排标准学时、标准学时的110%和120%。同时,提倡实验完毕即可交材料,也就是说学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之前提交实验报告。
(2)知识结构。我们以不同的开课顺序作为知识结构的替代变量,先行学习会计学原理课程的学生取值为0,滞后一期(即工商管理专业)学习的取值为1。
3.控制变量
(1)激励。Libby et al.(1992)认为富含激励的制度能够提高被试的努力。我们在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都告知学生,实验质量和实验效率高的同学有机会参加全国用友杯RRP大赛和“两岸三地”商业会计案例比赛。这2个专业取值为1,工商管理和物流管理取值为0。激励制度的存在进一步保障了时间变量的近似线性特征。
(2)智力。智力不同,记忆力、理解力、思维力、注意力和想象力会有很大差异,并影响实验成绩。我院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智力水平参差不齐。我们认为,高考分数基本可以体现智力差异。
(3)小组人数。一般认为,集体决策比个体决策更理性,判断质量更高。Sayre 和Rankin(1998)的实验发现,竞赛小组的成员数量影响项目选址的风险性。我们建议,小组人数为4~5人,但最多不能超过6人。部分重修同学可能会出现1人一组的情况。
表1 变量定义一览表
根据上文提出的假设,我们采用OLS估计法,建立实验质量与实验时间和知识结构的计量模型。
表2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总样本的实验成绩的均值为88.46,属于良好的范畴。但标准差较大,说明个体实验效果存在较大的变异性。根据实验任务类型划分,验证性实验的得分均值为90.378,探索性实验得分均值为86.475,实验结果的不确定性增加实验的难度。由于实验项目的类型和工作量不同,时间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没有太大的意义。样本中知识结构变量的均值为0.432,说明工商管理的同学样本占比43.20%。激励的均值为0.35,说明,占比35%的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的同学被承诺有机会参加竞赛。入学成绩的样本均值为568,小组人数均值为4.23。
表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量(N=186)
为检验自变量对因变量解释能力,我们对相关变量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自变量对因变量都具有较好的解释力,且自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自相关,可以进入回归模型。时间变量对实验效果具有较好的判别能力,说明实验学时是影响实验质量的最重要的情境变量。知识结构与实验时间在5%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这一方面和我们实验设计有关,另一方面说明,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带来更多的非相关信息,引发“稀释效应”,降低信息处理速度。激励与实验时间显著负相关,说明激励制度可以节省实验时间,提高实验效率。激励与入学成绩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激励只能提高能力高的学生的实验成绩。入学成绩与实验绩效在1%水平上与实验成绩显著正相关,且相关系数达到0.317,说明能力是实验质量的核心解释变量。入学成绩与实验时间显著负相关,成绩较好的同学提交实验报告也比较迅速。知识结构与入学成绩显著正相关,是因为工商管理的同学入学成绩普遍较高。小组人数数量的增多并没有降低实验时间,也没有显著提高实验绩效,说明小组讨论至达成共识也消耗时间,同时也说明“搭便车”的存在。
表3 变量的相关系数检验
为检验解释变量对不同实验任务的影响,我们分总样本、验证性实验样本和探索性实验样本分别进入模型进行多元变量回归。总样本的回归结果显示,模型的F统计量为9.614,显著性水平Sig=0.003,R2=0.269,模型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验证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的样本回归模型也均通过显著性检验,但拟合优度普遍较低,说明还有很多影响实验成绩的因素没有进入模型。
回归结果显示,三个模型的实验时间的一次方对实验效果的主效应均不显著,实验时间的二次方项的主效应均显著且回归系数为负值(β= –0.191, p<0.01),平方复相关系数(R2)的改变量达到显著水平,这表明实验时间与实验效果之间存在倒U 形关系, 假设1得到支持。如果时间比较宽裕,学生将会选择较高的判断标准,搜寻尽量多的信息来做出决策信息搜寻,比较更多的特征属性,稀释效应会降低实验质量;时间特别紧张的情况下,学生将会选择较低的、简单的判断标准和方法,搜索深度不足可能会遗漏重要的决策信息,进而影响决策质量。适度的时间压力将被看作是一种紧张性刺激和挑战,而不是消极的情境压力。中等时间压力情形下的信息搜索深度要明显大于高等时间压力情形下,且信息筛选聚焦重要的相关信息,降低或忽略非相关信息的搜索与加工,决策质量会明显提升。
知识结构变量与在模型1和模型2中均不显著,在模型3中与实验效果显著相关。这说明在验证性实验任务中,不同知识结构的同学在实验成绩中无实质性差异;在探索性实验任务中,工商管理的同学实验成绩要优于其他专业的同学。但就《会计学原理》课程的授课效果看,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整是成功的,假设1得到验证。
实验时间与知识结构的交叉项与实验成绩在模型1和模型2中均不相关,在模型3中显著正相关。说明实验时间能够调节知识结构对实验效果的影响方向,在探索性实验中,时间越充裕,多元知识的交流碰撞越充分,实验效果越好;验证性试验中,知识结构的优越性没有体现出来,甚至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出现副作用,即无关信息带来的“稀释效应”。
控制变量中,激励变量在模型1和模型2中与实验效果显著正相关,在模型3中不显著,说明激励对于复杂的、开放性的实验任务效果不明显。入学成绩对实验效果的解释力最强,在三个模型中相关系数均超过0.3,且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在探索性试验中,小组人数与实验成绩显著正相关,说明群体决策质量优于个体决策;在验证性实验中小组人数与实验成绩存在非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验证性实验中,实验步骤和结论在课程原理中都有清晰的描述,需要讨论、设计的环节较少,人多反而互相干扰,甚至“搭便车”。
表4 三个模型的回归结果
2012版培养方案改变了《会计学原理实验》的课程衔接顺序,实验管理模式的改革调整了实验时间。为检验2012版培养方案和《会计学原理实验》管理模式改革绩效,我们从2012~2015年的实验数据中,选择186份实验报告作为研究样本,检验不同的知识结构和实验时间对实验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实验时间与实验效果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时间过于紧张时可能会遗漏重要的决策信息,时间过于宽松时可能会引发“稀释效应”,都不利于实验质量的提高。适当的时间压力可以使学生聚焦重要的相关信息,提高实验成绩。在验证性实验任务中,不同知识结构的同学在实验成绩中无实质性差异;在探索性实验任务中,工商管理的同学实验成绩要优于其他专业的同学。但就《会计学原理实验》的成绩来看,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整是成功的。激励制度可以节省实验时间,提高实验效率;激励制度对于复杂的、开放性的实验任务效果不明显,且只能提高能力强的学生的实验成绩。在探索性试验中,小组人数与实验成绩显著正相关;在验证性实验中两者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相关性。
1.实验时间“过犹不及”
我们的分析发现,实验时间与实验效果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实验时间不是“多多益善”。有时候,为了提高实验效果,授课教师会人为的延长课时,规定可以实验课程结束后一周内、甚至更长时间提交实验报告。过于宽裕的试验时间或使学生加大信息搜索深度,引发“稀释效应”;或使学生产生懈怠心理或依赖心理,最终影响实验效果。适当的时间压力可以使学生在个体需求和资源之间形成一种更优化的时间配置,将注意力资源从估计流失时间和剩余时间中释放出来,在关键信息的搜索、加工、处理上分配更多的注意力资源。
2.知识内容要“因材施教”
我们的研究发现,实验任务与知识储备的匹配度是实验绩效重要变量。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实验内容设计要“因材施教”,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削足适履”。良好的实验内容设计定位不但要帮助学生理解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要有助于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在实验内容设计上,针对会计系的学生要侧重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而物流管理和工商管理则应侧重于对经济业务的理解和会计处理的分析,而不是应用。
影响实验绩效的因素非常多,如学生的能力、知识、信心、认知方式、风险偏好和实验内容的复杂程度、表述形式、吸引力等。由于数据的可获取性,我们选取的变量非常有限,这可能会影响模型的解释力。另外,有些变量是非线性的,我们在处理的时候视之为近似线性,可能也会影响精确度。另外,对培养方案调整绩效的分析要着眼于整个学科结构,而不是单一学科。由于2012版培养方案的实施只有3年时间,有些效果还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