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念芬,邹 波(重庆市永川区中医院急诊科 402160)
本文将分析非创伤急性腹痛患者急诊抢救室的相关处理措施,旨在提升急救室抢救成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收集主诉急性腹痛入本院急诊抢救室接受诊疗的260例非创伤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5月主诉急性腹痛入本院急诊抢救室接受诊疗的260例非创伤急性腹痛患者,其中男156例,女104例;年龄15~82岁,平均(48.51±16.09)岁;病程 0.5~48.0 h,平均(24.25±10.50)h;腹部疼痛部位分布:上腹、中腹、下腹疼痛分别为60、121、79例。所有患者急诊挂号入院,主诉多见伴随症状有腹泻、恶性呕吐、腹胀、便血、发热、胸闷、排尿不畅、疲惫困乏、头晕、心悸、血尿、腹部压痛、呼吸困难、肌肉紧张、反跳式疼痛等。
1.2 方法 所有入院就诊的急性腹痛患者均接受多项体征监测,包括心率、血压、脉搏、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体温等,临床听诊、触诊等检查和全身对应辅助检查相结合,尽可能明确诊断,并采取针对性救治措施,以提升抢救成功率。
1.2.1 急性腹痛初诊断 根据腹痛部位及发病时间长短评估疾病类型:一些病例存在典型部位疼痛,根据人体生理结构可初步判断病变发生处。疾病初期内脏慢痛纤维传导刺激,因此疼痛部位往往不准确,程度轻微,若位于腹部中线,可能发生病变的组织有胃部、肝胆、十二指肠、阑尾,和器官所在位置不相符合;而随着疾病的进展炎症波及壁腹膜,脊神经传导疼痛感,疼痛部位和病变部位吻合,疼痛性质依次为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需要注意的是部分腹腔外疾病也可能引发腹痛,比如老年胸膜炎、急性心肌梗死等,要注意区分诊断[1]。
内科、外科腹痛鉴别:外科急腹症先出现腹痛,疼痛程度重,生理部位明确,一般还常伴显著腹膜刺激征;而内科急腹症早期腹痛往往不是显著症状,或不突出,而且同时常伴随对应体征、心肺系统症状。比如胆道疾病痛点不明确;典型阑尾炎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可伴随发热症,而内科疾病往往先出现体征再发生腹痛。早期恶心呕吐可能为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等;晚期呕吐毒素吸收对机体中速神经构成影响可能是肠坏死等疾病。呕吐物性状不同疾病也不同,十二指肠下梗阻呕吐多胆汁,幽门梗阻无胆汁,小肠下梗阻有粪便样物质,可能发生肠坏死、肠绞窄等疾病;肛门排便停止是肠梗阻典型症状[2]。
疼痛不同性质鉴别疾病:尖锐刀割痛常见于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钝痛可能为炎性病史;胀痛可能为肠麻痹腹胀症;持续阵发性加剧可能为肠梗、胆囊结石、急性胆囊炎等;单一炎症疼痛轻微;有性生活史育龄妇女急性下腹痛,并伴随闭经症应高疑为异位妊娠。
非创伤性急性腹痛要得到准确诊断,一般需问询病史,行体检、辅助检查等,多方面综合分析才能得到确切结果,但急诊抢救室有所不同,可能难以通过完善检查确诊后再治疗、救治处理,医务工作者应根据典型表现特点划定高疑疾病,并采取适宜救治措施[3]。
1.2.2 急诊抢救室处理原则 外科急腹症处理原则:严密监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观察神情变化,做好手术准备,掌握手术时机;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是否手术,疾病类型不明确者暂时选用保守药物法控制病情;疾病未确诊者暂禁食,勿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严禁对不能排除肠梗、肠坏死病例进行灌肠处理,并禁止使用泻药;积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休克,控制感染;腹膜炎重、肠穿孔、肠坏死等疾病者疼痛症会继续恶化,应尽快联合辅助检查确诊,以便及时手术治疗[4]。
内科及其他急腹症处理原则:严密监察患者生命体征,高效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大便常规、电解质、血糖、超声、X线、CT、影像学、内镜、穿刺等辅助检查,心肺听诊、腹部查体结合病史、主诉症状尽快完成诊断。由于急诊病例病情复杂多变,医生和患者、家属之间明确的沟通也是很有必要的,需要时下病情告知书、病危通知书,以降低医院纠纷事件的发生率[5]。
260例非创伤性急性腹痛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联合其他辅助检查最终确诊为内科疾病66例(25.4%),外科疾病141例(54.2%),妇科疾病53例(20.4%),疾病分布见表1。所有患者抢救处理联合确诊后对症治疗救治成功率达100.0%,未见死亡病例。
表1 260例非创伤性急性腹痛患者疾病类型分布情况
非创伤性急性腹痛是临床常见急腹症,这类病症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病因多种多样、程度不一、变化多端,急诊短时间内难明确病因,不能确切诊断,难预料预后,一旦误诊或耽误病情严重者可对患者生命构成威胁,是院中可能引发医疗纠纷的重要因素,因此非创伤性急性腹痛成为急诊抢救室医务工作者需要谨慎面对且具有很大挑战性的重难点课题。急诊室接待的急性腹痛者和普通科室接诊病例不同,他们往往疼痛难忍,初步印象病情严重,较多患者都需立即行抢救治疗,才能尽可能保证患者生命安全[6⁃8]。
急诊室接诊的患者疾病类型多样,单纯非创伤性急性腹痛既可能是外科疾病,也可能为内科疾病,也或是妇科急腹症,比如异位妊娠,卵巢囊肿等[9]。本研究结果显示,260例非创伤性急性腹痛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联合其他辅助检查最终确诊为内科疾病66例(25.4%),外科疾病141例(54.2%),妇科疾病53例(20.4%),病因病情复杂,因此急诊医生应引起高度重视,积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树立“边抢救治疗、边明确诊断”的重要理念[10],不可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应懂得病情的紧急性。患者入院后医生应高效询问病史,进行临床触诊、叩诊、听诊等检查,尚有意识者听取其主诉症状,大致划定高疑疾病类型,或明确非复杂病例的诊断,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再采取相对适宜的抢救措施;难以确诊者切勿服用止痛药,以免病情被掩盖,也不可误诊、错诊[11],积极采取系列基础抢救治疗,严密观察患者神态、症状体征变化,和患者保持沟通,以便及时掌控病情发展趋势;高疑外科急腹症患者,医务工作者等待辅助检查结果的同时,还应积极开展相关手术使用物品上的准备工作,随时以备抢救使用[12]。
综上所述,非创伤性急性腹痛病因复杂、病情进展快,潜在危险系数高,急诊抢救室人员应灵活应变,依据“边抢救治疗、边明确诊断”的原则,高效率了解病情,严密监测患者体征,准备抢救物资,并结合多项辅助检查尽早确诊,进而提高抢救成功率,保证患者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