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评论员
日前,爱心筹、轻松筹、水滴筹三家个人大病求助网联网服务平台,联合发布自律倡议书和自律公约,核心内容包括:求助发起人须按规定提交相应材料,经平台审核通过后,项目方可上线和生成筹款链接;推动建立统一的“个人大病求助信息”公示系统,确保求助人和赠与人之间的信息对称;平台对涉及编造或夸大求助信息、隐瞒个人财产信息、病历造假、医疗款挪作他用等行为的恶意筹款人,以黑名单形式进行公示……
这些举措是非常必要的,若能一一落地,既能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减轻民瘼,也能爱心不唐捐,颗颗结出善果,还能提升平台的公信力。
2016年,有乳腺癌患者的子女在轻松筹上求助,但隐瞒患者有医保、诈称为治病花光所有积蓄、夸大治疗费用;还有罗尔事件,一位可爱的小女孩不幸罹患白血病,家人在她有少儿医保、仅需承担部分自费的情况下,隐瞒自身持有多套物业,没有用尽自力救济而向公众募捐,影响恶劣。
一些人算盘打得很精,父母生病了,财产留给自己,或者自己生病了,财产留给子女,让网友为医疗费用埋单,甚至超捐有结余再赚上一笔。既然由外人掏钱,那花的钱越多越好,治疗方案越贵越尖端越好,绝不考虑治疗价值与成本效率。这样的行为多了,让有爱心的人望而却步,也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不到帮助,还滥用了平台的公信力。
设想一下,正常情况下,人生了大病,出于对家庭负责任的态度,一般他会考虑这病有没有治疗价值,会权衡不同治疗方案的成本效率,会在个人治疗与家庭长远利益之间做出最佳取舍。进入治疗阶段,医疗支出的先后顺序应该如此:首先考虑医保,现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率挺高的,报销比例也不错;其次使用家庭收入财产;第三要求有赡养义务的成年子女帮忙,在穷尽这些手段之后,最后才向熟人乃至公众寻求帮助。
不能寄希望每个人都这么自觉,那平台审核与公示就很重要了。患者或其家人如实反映患者的病情、所在医院正采用或拟采用的治疗方案;如实反映医保情况、家庭收入资产情况及成年子女的家庭收入资产情况。而这些是否真正“如实”,都有赖于平台的审核,以及公示带来的监督压力。根据自律倡议书和自律公约,在这些核心信息上撒谎者,不仅会进入黑名单,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还可能会上报征信机构。涉嫌诈骗的,还应该向受到刑事追责。
这样的话,旨在收割善心的欺诈行为,作恶成本就大大上升了。只有对恶有足够的警惕与防范,更多的苦难才能有望得到爱心的抚慰,民众贡献的爱心才能有望一一结出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