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充满“语文味”

2018-10-25 12:23崔鑫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阅读思维语文味合力

崔鑫

【摘 要】 新课标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新理念,强调语文与社会的发展、与科技进步的联系;与其他课程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沟通。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关键词】 合力;阅读思维;语文核心素养

一、沉睡的资源与鲜活的生命

请看下面的几个文字片断:

1. “老街!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醇香;一幅传世名画,精美隽永;一首经典老歌,轻柔温婉;一方名贵丝绸,细腻光滑。”(方甜《孔城老街》)

2. “沿石板路渐渐进入街市,我万分庆幸没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孤凉冷落,有的是茶馆送到鼻尖的缕缕清香;有的是路边孩童嬉闹耍乐的动听乐音;有的是退休的大爷眉峰锁紧,一颗棋子在盘上低回,不知落到何处的情景……”(陆天翔《走在长长的石板街上》)

3. “丹桂飘香的时节,你已被装饰一新,大红的灯笼,人工的华具,老街啊,你当真想要如此一个纸醉金迷的生活?老街啊,那低俗的暗红怎配得上你的典雅?那人造的华美又怎配得上你天生的丽质?”(袁亚兰《残韵悠悠》)

以上片段是笔者摘录于学生的作品,那是我指导的一次“走近孔城老街”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中的成果展示。现摘录品读仍口留余香,暗自窃喜,这哪像出自一些淳朴稚嫩的农村初中生之手呵!可从字里行间,我分明能读出桐乡学子们登高丘而咏歌、依湖畔而吟诗、观古楼而悦心的身影啊!我还能感受到学子们热爱家乡的自豪感和对保护文化遗产的关注与忧虑。我又总能发现摇曳在学子们的笔下是一群鲜活的生命而非沉睡的资源。他们颇具慧心,没对老街作流于一般性的说明与介绍,而是渗透学生的生命体验,赋予学生的个体情感,给人一种陶醉迷恋的诗意美感,这是什么味?语文味!

二、想说爱你谈何容易

新课标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新理念,强调语文与社会的发展、与科技进步的联系;与其他课程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沟通。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知识去分析解決问题的能力,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于是,我们引导学生去关心政治、研究生物、欣赏美术……语文课堂引进了唱歌、表演、绘画、辩论……于是,一些老师动脑筋想办法,热衷于活动多样的课堂热闹,将语文综合性学习秀成“综艺大观”,让人感觉不到语文味,体会不到语文性。将原本属于综合实践活动领域的内容当成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任务而大加开展,越俎代庖,非语文化的东西的大肆扩张让语文综合性学习忘了“本”,又哪里还记得语文综合性学习姓“语”不姓“综”。

而农村中学历来被认为是穷山恶水怎能开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奇葩,再加上语文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淡薄和其他因素的制约,其现实是“教师带着资料抖一抖,学生看着图文走一走”,结果学生收获的仅是可怜的雪泥鸿爪。再后来,老师们都纷纷迷失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不知所措。

迷失终于没有在我们身上泛滥。我们几位教学同仁早按捺不住前期活动尝试的喜悦与激情,于去年成功申报省级课题“基于古镇资源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我们将充分利用农村优厚的自然、文化资源,大力开发富有浓郁地方特色丰富多彩的乡土资源。而我们孔城初中地处的孔城镇有“楚皖遗珠,千年古镇”之美誉,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有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这样的研究很有价值,很有意义。

三、返璞归真乐享“语文味”

语文味理论创立者程少堂先生认为,语文味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我们的目的和任务是解决学生的语文问题,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要我们以语文为出发点,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那么,语文综合性学习就会保持自己的“味”,而不被异化。

围绕“语文味”,注重“有效性”,从挖掘与整合古镇资源入手,开展与教材内容相衔接呼应的综合性学习主题活动。如“漫游语文世界”,通过师生的共同研讨商定了走入生活的六个突破口。

(1)在家里,在路边,在村头,到市场,收集鲜活的大众化语言;

(2)走上街道收集有意义的商店招牌名及人名,揣摩其含义;

(3)搜集古镇历史名人,调查了解他们的事迹或贡献;

(4)搜集我们喜欢传唱的歌曲及歌词;

(5)搜集古镇的节日风俗;

(6)搜集健康优秀的广告词。

学生带着自己的兴趣走入生活,教师也投入到学生的收集中,而且还应对学生进行引导:收集的内容必须与语文学习有关,必须是健康积极有意义的。对收集的内容要有一定的文字介绍,或欣赏它的美,或写明你推荐的理由或发表你的评价等,最后将收集的内容整理归类成册。一个月后,有趣的小册子出炉了:《采撷集》《金字招牌》《我心中的古镇名人》《风俗掠影》《广而告之》。

再如:本期开展的子课题“揽古镇名胜古迹与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从宏观上,我安排了“查阅古镇名胜古迹资料(查)——实地探访古镇名胜古迹(访)——模拟导游话古镇(话)——编写《古镇揽胜》小册子(编)”这样的四部曲,将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听说读写四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从微观上,我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查阅资料的方法和步骤,突出资料的筛选和整合能力;我还通过给名胜古迹图片附文字说明或赋诗、学写游记散文、导游词、为游客解说等多种切实可行的途径有力凸显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中的“语文味”。

“语文味”要突出语言训练。让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中的每个环节都落实语言训练这一目标,这才是实在的“语文味”十足。前面的几位同学作品或描写或抒情或议论,或比喻或排比或反问,或整句或散句,或实写或虚写,不一而足。这都是平时注重语言训练的结果。特级教师余映潮说:“在语文教育中,若不注重积累,学生的语文仓库就会贫瘠,学生的语文泉流就会干涸。”积累还得通过必要的语言训练才能成为学生笔下富有个性化的语言。

“语文味”要突出语文的意蕴美和文化味。“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善良和悲悯情怀,首先就要把学生培养成情感丰富的人。要让学生学会感伤,学会有魅力地流泪,这是语文独特的任务。”(程少堂《语文教学如何教学出语文味》)教师要在丰富多彩的古镇资源中挖掘出情感点。古镇有丰厚的商业文化和民俗文化,而对于商业文化来说,学生对民俗文化的感知和体验较多,如传统节日文化和婚丧嫁娶风俗对学生的人格精神塑造方面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可以据此挖掘出珍视亲情、孝敬长辈、尊敬历史先贤、敬畏资源等情感点,引爆情感点,学生观察、体验到的民俗生活就不可能是纯客观的再现,而必须表现出写作主体对生活的思考,这就有了意蕴美和文化味。现在国家法定的清明、端午、中秋、春节,这些都是重要的民俗教学资源,我们应该很好地利用起来。教师可以在假日里给学生安排一些他们能做到也喜欢做的综合实践活动,要求走进民俗生活,并用作文记述自己参与的活动,抒写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与认识。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中注入“语文味”,有利于准确理解,全面贯彻落实和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有利于避免语文教学的异化,即非语文化现象的产生;有利于引领农村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走出困境迎来新生。

【参考文献】

[1] 吕大勇. 语文综合性学习初探[J]. 收藏界(名师探索),2018(4).

[2] 项如雄. 活用资源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3).

猜你喜欢
阅读思维语文味合力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合力套纸杯
合力
怎样提升初中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怎样提升初中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追寻
让高中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论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富有语文味
采取“三级训练”发展学生阅读思维
人类的咬合力不及蟑螂的五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