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绍春,沙露露,周晓玲,刁云会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四川泸州 646000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高血压等因素引起、以心脏泵血和(或)心室充盈为主要病变特点的一类复杂症状群,又可称之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可导致肢体水肿、疲乏、呼吸困难等异常,尽管国内外同仁对其开展了不少针对性研究,但其病情评估仍较困难,给后续的康复治疗带来困惑。心电图是临床公认、操作较为方面、不伴有检查创伤的一种辅助检查,其在心脏疾病诊断、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正逐渐得到重视。该研究以2015年3月—2017年3月就诊于该院的71例CHF患者为观察组,以体检中心3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总结CHF患者心电图QRS波群振幅特点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期望为后续康复治疗提供一定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选取就诊于该院的CHF患者71例,设为观察组。于体检中心随机选取健康人30名设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 39例,女 32例;年龄 29~79岁,平均年龄(55.36±5.89)岁;身体质量指数 18.18~26.96 kg/m2,平均身体质量指数(23.57±2.57)kg/m2;病程 5 个月~21年,平均病程(8.36±1.24)年;基础病:缺血性心肌病 6例,扩张性心肌病7例,风湿性心脏病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0例,冠心病30例。对照组中,男18名,女12名;年龄 25~79 岁,平均(54.76±5.67)岁;身体质量指数18.28~26.93 kg/m2,平均身体质量指数(23.35±2.61)kg/m2。经统计,两组的身体质量指数等基线资料均衡性良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1纳入标准 (1)观察组诊断符合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力衰竭学会(HFSA)制定的《心力衰竭管理指南》中CHF诊断标准[1]、心功能(Ⅱ-Ⅳ)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左室射血分数不足50%者,对照组为健康人群。(2)年龄18~80岁且对该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出标准 (1)合并神经精神异常、无自主能力或意识等无法进行研究。(2)孕妇、哺乳期妇女或合并电解质紊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起搏器植入等CHF以外可显著影响该研究观察指标者。(3)并恶性肿瘤、免疫病、血液病、严重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等严重危及生命基础病者。
所有受试者均经麦迪克斯十二导同步心电分析系统(型号:MECG-200)进行肢体6导联、Ⅰ+Ⅱ导联、12导联等心电记录。步骤:安静、肌肉放松状态,单极安放位置乙醇擦拭后依次连接,如Ⅰ-Ⅲ、avF、avL等肢体导联;V1-6胸导联。选择QRS波群清晰者进行时限、振幅测量,其中,振幅以毫米为单位,参考水平为QRS波水平线或QRS波起点(该波起始处呈斜行),正、负向波形是上、下缘波顶峰至参考水平的垂直距离之和,每个导联的QRS波总振幅为R振幅绝对值与q波或S波振幅绝对值之和。观察组受试者在左侧卧位状态经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型号:ACUSONSC2000;4S超声探头,频率为2.5 MHz)进行心脏彩超检查,嘱患者平静呼吸,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射血指数(LVEF)、左房内径(LAD)等指标。
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SV5+RV1振幅、SⅢ+RⅠ振幅、12导联QRS振幅之和 (12∑QRS总振幅),依据QRS波时限不同将观察组分为≥120 ms组 (31例)、<120 ms组(40例),对比二者 QRS总振幅及 LVEDd、LVEF、LAD 等。
统计学分析经SPSS 20.0统计学软件完成,性别等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12∑QRS总振幅等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统计,观察组SV5+RV1振幅、SⅢ+RⅠ振幅、12∑QRS总振幅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54,P<0.05;t=8.254,P<0.05;t=10.248,P<0.05),见表1。 观察组中,QRS总振幅、LVEF:≥120 ms组低于<120 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29,P<0.05;t=9.254,P<0.05);LVEDd:≥120 ms组大于<120 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524,P<0.05);LAD:≥120 ms组与<120 ms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024,P>0.05),见表 2。
表1两组QRS振幅对比情况[(±s),mV]
表1两组QRS振幅对比情况[(±s),mV]
组别SV5+RV1振幅SⅢ+RⅠ振幅 12∑QRS总振幅观察组(n=71)对照组(n=30)t值P值0.25±0.08 0.43±0.09 6.354 0.031 0.47±0.11 0.72±0.13 8.254 0.024 11.35±2.59 15.96±2.96 10.248 0.018
随着高血压和冠心病波及人群的持续膨胀、老年人口比重的增加,CHF已逐渐成为发病率呈逐年攀升趋势、致死率和病发率不容忽视的一种循环病,给社会带来严重的负担。多数存在心肌细胞损伤,静息状态下心脏功能、结构的改变及典型临床症状是其主要诊断依据,但由于基础病不同,心电图常用辅助指标也较为复杂,给后续的康复治疗带来困惑。QRS波群时限、振幅与肺循环、心肌内传导、心肌血供、左心室射血、左心室容量等紧密相关。CHF患者心功能不全,心脏瓣膜结构、房室传导系统随之发生变化,导致水液潴留、全身水肿,机体组织电阻抗不同程度降低。心脏充血、泵血异常后,房室整体运动不协调,心脏到体表电极记录部位的电阻抗也随之改变,进而影响电压,表现为体表心电活动降低、传导减速、肢体导联QRS波振幅降低等。相关研究指出[2],CHF患者左室功能降低,心排血量不同程度减少,进而引发组织灌注不足及室壁张力增加,这对心脏复极、除极及心电传导均有一定影响,最终导致QRS波时限增加,后者又可降低左心功能及QRS波振幅。该研究中,观察组SV5+RV1振幅、SⅢ+RⅠ振幅、12∑QRS总振幅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不同QRS波时限患者的QRS总振幅、LVEF、LVED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以上观点并不矛盾,提示CHF患者QRS波时限越长,振幅越低,与心功能紧密相关,临床康复治疗中需加以重视。
表2 观察组不同QRS波时限患者QRS振幅、心脏彩超结果对比情况(±s)
表2 观察组不同QRS波时限患者QRS振幅、心脏彩超结果对比情况(±s)
组别QRS总振幅(mV)LVEF(%)LVEDd(cm)LAD(cm)≥120 ms组(n=31)<120 ms组(n=40)t值P值10.02±2.51 12.35±2.89 7.529 0.027 36.59±8.52 48.33±9.35 9.254 0.018 6.85±1.35 5.51±1.19 6.524 0.029 4.26±1.02 4.29±1.06 1.024 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