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艳艳
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山东临沂 276023
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和硫辛酸3种药物,其联合治疗效果显著,治疗费用成本较低,可逐渐对患者临床指标进行改善,缓解患者临床症状[1],该研究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124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选取该院所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124例,该124例患者全部知情自愿参与该次研究,该次研究征得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通过。该次研究纳入标准:(1)符合临床糖尿病足诊断标准;(2)患者年龄均在40周岁以上;(3)下肢神经以及血管病变的患者;排除标准:(1)患有器官严重衰竭的患者;(2)对该次研究药物存在过敏的患者;(3)认知功能异常的患者;其中女性患者64例,男性患者60例,最小年龄55周岁,最大年龄76周岁,(61.27±1.34)周岁为患者年龄的均值,采用抽签法将该124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各62例。2组患者临床数据均输入SPSS 21.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该124例患者入院后全部给予饮食控制,根据患者临床实际情况给予胰岛素和降糖类药物,将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在标准的范围之内。采用3%的过氧化清洗液(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43022045)对患者的患处位置进行清洗,另外给予患者采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2]。
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5 mL的血栓通注射液 (生产批号:国药准字Z15020018)融入20 mL的氯化钠注射液(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043271)当中给予患者静脉注射治疗,以及联合前列地尔(生产批号:国药准字 H20056808)30 μg融入 5%的 250 mL葡萄糖注射液(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41022680)当中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治疗,2次/d[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基质金属蛋白酶、维生素B12、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对比(±s)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基质金属蛋白酶、维生素B12、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对比(±s)
组别 基质金蛋白酶(pg·mL)治疗前 治疗后维生素 B12(pg·mL)治疗前 治疗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μmol·L)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62)参照组(n=62)t值P值369.72±90.12 369.43±89.98 0.017 9 0.985 7 300.36±77.67 252.23±83.67 4.319 5 0.001 2 250.67±65.37 249.91±65.28 0.064 7 0.948 5 261.67±68.02 291.36±70.36 4.388 8 0.018 4 18.49±2.37 18.53±2.43 0.092 7 0.926 2 15.02±2.29 11.67±1.89 8.883 8 0.000 0
观察组患者则在参照组治疗的基础之上给予加用,500 mg硫辛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056403)融入250 mL生理盐水 (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1202 0995)当中静脉滴注治疗,将其静脉滴注时间控制在30 min 左右即可,1 次/d[4]。
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维生素B12、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患者治疗后溃疡以及疮口面均愈合,临床症状消失为痊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疮口面与溃疡面有所改善为好转;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未出现变化甚至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好转[5]。患者生化指标包括肌酐、总胆固醇、空腹血糖、三酰甘油。
将观察组与参照组患者临床各项数据均输入SPSS 21.0统计学软件中,其中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维生素B12、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等均采用t进行检验,均以均数±标准差(±s)的形式表示,而治疗效果采用χ2进行检验,以[n(%)]的形式表示,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与参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与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2组患者治疗前基质金属蛋白酶、维生素B12、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由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2 比较观察组与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n(%)]
由于患者血压持续处于一种高凝的状态,极易导致患者肢体的末端发生血栓症状,而该种情况是引发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的主要因素。血栓通当中包含三七总皂苷,其通脉络效果显著,并且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对患者体内的缺血细胞以及血管内皮细胞具有重要保护功效,促进患者自身血流量不断增加,从而增强患者自身免疫功能[6]。前列地尔可对患者血管进行扩张,并且针对患者的血小板聚集情况可进行全面抑制,另外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修复患者神经损害也具有重要作用。而硫辛酸可逐渐调节患者一氧化氮介导的内皮细胞依赖性,从而逐渐对患者血管进行舒张,不断提高患者对葡萄糖的社区情况,控制患者糖尿病足的持续发展,该种药物可不断提高患者踝肱指数,对其临床症状改善具有重要作用[7]。
表1 比较观察组与参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指标变化情况(±s)
表1 比较观察组与参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指标变化情况(±s)
组别 观察组(n=62)参照组(n=62)t值 P值三酰甘油(mmol/L)空腹血糖(mmol/L)肌酐(mmol/L)总胆固醇(mmol/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1.65±0.27 1.47±0.23 9.23±1.63 7.72±1.76 76.69±10.89 82.36±12.89 9.02±1.67 7.87±1.76 1.67±0.31 1.44±0.21 9.19±1.61 7.84±1.82 76.62±10.84 82.41±13.01 8.99±1.64 8.07±1.98 0.383 0 0.758 4 0.137 4 0.373 2 0.035 8 0.021 4 0.100 9 0.594 4 0.702 3 0.449 6 0.890 9 0.709 6 0.971 4 0.982 9 0.919 8 0.553 3
综上所述,糖尿病足患者临床治疗过程当中,给予实施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和硫辛酸3种药物联合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生化指标具有明显改善,可全面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