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2018-10-24 02:24刘必锋
关键词:王君张岱晏子

刘必锋

摘 要:文本教学离不了咬文嚼字。咬文嚼字并不玄妙,不外乎就四个字:增、删、比、调。增加一点儿内容看看,删掉一些内容试试,对比对比效果,调换位置瞧瞧。增、删、比、调四字,简约却不简单,这是王君发现的青春语文独特的“课堂形式”,她就是用这样的“有意味的形式”证明了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

关键词:咬文嚼字 增 删 比 调

王君的青春语文,其本质就是提倡通过激活汉语言本身的生命力,使语文教学过程保持青春状态,进而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保持、享受整个人生的青春状态做准备。对语言的激活,对文本的激活,正是王君青春语文的教学理念,她的阅读教学,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文本细读,是属于教师本位的。而课堂教学,是立足于学生本位的”,那么,如何进行文本细读?如何把细读的成果转化为教学的内容和程序?教师作为一个摆渡者究竟该如何摆渡?且听王君一语道破:“文本教学离不了咬文嚼字。咬文嚼字并不玄妙,不外乎就四个字:增、删、比、调。增加一点儿内容看看,删掉一些内容试试,对比对比效果,调换位置瞧瞧……”简洁扼要地概括了青春语文文本教学的特色。本文就以王君的阅读教学为例,探寻她咬文嚼字的教学艺術奥秘,以期与广大语文老师一起学习研究。

一、增补设扶梯

增,就是增补。文学作品常采用留白艺术,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这就需要我们在阅读时能品味语言丰富的潜台词,读出其弦外之音,从而更深刻地领悟作者的情感。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增补法能有效开掘经典文本所蕴含的丰富内容。教学《湖心亭看雪》,为了让学生了解张岱这个奇人,引导学生比较体会张岱“强饮三大白”时的心情,王君用了“增”的手法,她这样引导:“这两人如此热情,挺可爱的,是吧?他们见到张岱,以为遇到知音。问题是,张岱是怎么想的呢?如果张岱也说了话,他会如何说呢?老师设计了两种情景,你觉得哪一种更合理?” 随后,投影出示——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亦大喜曰:“知音也!知音也!”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心曰:“憾也!憾也!”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增添的两个句子,其情感是对立的,这就让学生有了争鸣的焦点。接着,教师指导学生朗读两种增添语句后的文本,随后提出要求:联系前后文,咬文嚼字,判断;不要想象,而要在字里行间中找出理由来。学生通过咬文嚼字,从前文“独”字中推断出张岱见到岛上有人,应该有点儿失望,因为金陵人带着仆人,烧着酒,气氛搞得很热烈;从“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发现他们交流时答非所问,金陵人也觉得张岱跟自己不是一伙的,不愿意多交流了;从“拉余同饮”中明白张岱不是主动同饮的,而是被动入局的;从“强饮三大白而别”读出张岱喝完就走了,看来他们不是志同道合之人……在此过程中,王君反复强调“联系前后文”“一字一句地读”“咬文嚼字地读”。通过咀嚼语言,咬文嚼字地读书,学生便发现了矛盾。发现了矛盾,就能读懂人物的心性。这样的增补,好比给学生设了一架扶梯,让他们自己上树摘果子吃,这和你把果子摘好放到他们面前让其咀嚼,滋味是迥然不同的。

二、删除搭支架

删,就是删除。即在阅读教学中去掉原文中的一些关键词,让学生在新旧对比中产生疑问,发现矛盾,从而更深入地走进文本。正如刘勰所说:“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如果拿“不得减”作标准来观照文本语言,当能品味到语言的真味。学习《晏子使楚》第二自然段,为了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晏子和楚王的形象,王君主要采用的就是“删”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把下列文字和原文相比较,找出删掉的地方。想一想,可以删掉吗?”投影出示——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对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乃楚之水土使民善盗也。”王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学生通过品读、比较后发现:被删掉的词语原来都不能删。学生的发言很精彩,比如“酒酣”一词,能够表现楚王的老奸巨猾,早不出招晚不出招,设计好在晏子头脑不清楚的时候攻击他,让他反应迟钝无法应对,只能乖乖出丑;“视晏子”一词,楚王的这个神态意味深长,带着一种挑衅,一种洋洋得意、幸灾乐祸,一个“视”字写出了楚王的自鸣得意和阴险用心;“避席”“婴闻之”“得无”等词,表现了晏子的沉着、冷静,写出了晏子的庄重、有风度、有礼貌,等等。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概括两个人物的形象。投影出示——

楚王狂妄愚蠢,兴师动众,却心劳舌拙,不堪一击,自取其辱。

晏子机智灵活,单枪匹马,却有理有节,千钧之力,所向无敌。

在这个环节中,王君通过删除比较法给学生搭了一个支架,为他们打开一个突破口,将学生的思维引到对语言的反复揣摩之中,从而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和消化。这个语言品读的“抓手”很管用,学生经过比较,思路就打开了,顺利地达成教学目标。方法简约,却绝不简单,这一切都源于她文本细读时自觉的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敏锐的洞察力、高度的提炼力和以生为本的责任感。

三、比较架桥梁

比,就是比较。阅读教学中的比较法就是将原文中值得品读的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换成其他字词,再让学生品读,比较两者表达效果的差异,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进而更深刻地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教学,王君采用的是课文研讨三阶挑战法,其中一个环节——读出新闻的语言魅力,用的就是“比”的方法:“看投影,这是老师的表述。和原文对比,可以用老师的表述吗?” 投影出示——

歼灭一切抵抗之敌。

控制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

并占领江阴要塞、切断长江。

我军前锋,业已封锁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修改前后的词语,表面上看差不多,都是在時间和程度上进行限制,表现的是新闻语言的严谨。其实不然,学生通过对以上动词的比较,品读出毛主席新闻语言中动词的准确性。比如,“歼灭”是将敌人打败、杀死,而“击溃”更是连敌人的军心也打垮了,说明敌方被我军打得军心溃散;人力是无法“切断”长江的,只能阻断长江的航运,用“封锁”更好,而铁路是可以被人力控制的,可以被“切断”,说明不同的地理环境要用不同的动词;要塞属咽喉地区,用“控制”更准确,控制的力度也更大……这一番咬文嚼字,让学生掂出了文字所承载的重量,真是印证了叶圣陶先生的话,“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接下来,教师继续引导:“下面老师要展示的,与原文意思是一模一样的。这是老师的改文。老师改成这样,好吗?”投影出示——

原文: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改文:占领扬中、镇江、江阴等县的广大地区……已经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王君再次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感受毛主席的文言文语言功底,以及典雅庄重的表达效果。并对学生顺势利导:学好文言文,对写文章有锦上添花的作用,能够增加文字的韵味和气度。此环节虽短,却是她着眼于从文字的形式上对学生进行训练,“使学生从中学习如何具体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本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比较法在王君的阅读教学中随处可见——无论是哪种文体,可以说她将这种手法运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四、调换点提灯

调,就是调换。小到标点、词序、语序,大到段落、结构、语言形式,都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调换,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课文语言的妙处、作者谋篇布局的匠心以及独特的情感表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的教学,王君引导学生悟一悟作者的写法。给出三个话题,投影出示——

推敲作者的写法

话题一:虽然说明内容繁杂,但整体安排井然有序,说明合理否?

话题二:全文2700多字,三分之二在介绍十块大浮雕,详略安排恰当否?

话题三:第三自然段其实可以放在其他地方,哪些地方?想一想,放在此处最佳否?

其中第三个话题就是用“调”的手法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写作手法,即段落穿插有何讲究,旨在培养学生着眼于全篇的宏观思考的能力。有学生说这个段落介绍的是建造纪念碑的历史和它的整体规模等,应该放在第二段;有学生说应放在全篇的末尾,做补充介绍;有学生说放在第一段也行。面对学生的多角度理解,教师进一步引导:作者把它放在第三自然段,这样安排一定是经过考虑的,你能理解吗?学生再次思考,发现在第二自然段后,确实需要对纪念碑做整体介绍,放在这里很自然,也为第四自然段的详细观察和参观打下基础。这样的思考结合了前后段落,段不离篇,比刚才更深入,学生的阅读能力便在教师的层层点拨下得到提高。最后,教师总结:游踪交代按空间顺序,浮雕说史凭时间顺序,详略分配为突出中心,段落穿插要助力情怀。

此外,王君擅长将课文中的语句“调”成诗的形式,比如《松树金龟子》的教学,为了让学生感受法布尔诗意的语言,投影出示——

在昆虫的日历里,

金龟子是最准时的。

它在夏至露面,

跟首批出世的知了同时。

当白天变得最长,

阳光使庄稼披上金黄色时,

金龟子准时奔向树木。

……

一“调”而诗意顿生,这哪里是说明文?根本就是一首诗啊!在王君的指导下,学生像诵读诗歌一样反复朗读,深深陶醉在法布尔诗一样的文字中。说明文的教学竟可以如此诗意!

其实,增、删、比、调等方法的区分并不是十分明晰的,运用也不是孤立和单一的,有时几种方法综合使用,效果会更好。通过增、删、比、调等方法比较语言,学生才能感知语言的精妙,领悟某些精彩文本在用词用语上不可移易的道理,从而产生对语言的敏感,逐渐形成准确精妙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卡西尔说:“艺术家是自然的各种形式的发现者。”增、删、比、调四字,简约却不简单,这是王君发现的青春语文独特的“课堂形式”,她就是用这样的“有意味的形式”证明了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咬文嚼字的教学艺术,绝不等同于传统语文教学的“咬文嚼字”,尽管都始于文字细读,但绝不囿于文字层面。她努力用这种方法教出知识,教出能力,教出情怀。达·芬奇认为,“教导人们学会观看”是艺术家的最高天赋。王君用她的教学艺术带领学生穿行在语言文字之间,穿行在多重对话之间,让人人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甚至有所创造,尽管她自己认为这是一个永恒的难题,但她的课堂分明让学生得到了极高的艺术享受。她用她的课堂教学,向我们揭示了文本教学的奥秘。咬文嚼字是文本细读,是阅读教学的极好方法,因为它要求教师真正关注文本,关注语言文字本身的意涵,关注学生语文功底的积淀,进而实现其语言文字理解能力、运用能力乃至整个语文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君.听王君讲经典名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2] 王尚文.人文·语感·对话[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3] 窦桂梅.窦桂梅的阅读课堂[M].沈阳:长春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王君张岱晏子
晏子的车夫
张岱的“痴”的疏狂与孤独
小燕子
芦芽又短
一个人的梦
晏子使楚
我看《湖心亭看雪》中的痴
漂流记
评商震的《另眼看张岱及其他》
晏子辞退高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