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秋香
【摘要】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中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是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自主阅读能力对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主要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实施经验作介绍。
【关键词】 初中 自主阅读 能力 技巧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7-097-01
0
阅读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对一个人的交流和成长都有很大的影响。这里所指的阅读不单单表示通过看书、看报、看电视等视觉手段获取信息,还包括人的听觉、感觉和内心感受来获取信息,是一个综合的过程。自主阅读不仅仅指一个学生能自觉地去阅读课文,或者自己喜欢的课外书,而是在于这个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并且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以致用,逐渐培养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在实际教学和生活中,自主阅读会成为影响甚至决定一个学生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力量。
自主阅读在课堂教学的实际应用
多年来,应试教育影响了学校、教师和家长的观念,考试的“指挥棒”使人们过分重视成绩,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培养和道德的發展。学校只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开设公共的阅读课,学生怕耽误学习,没有时间进入图书馆;父母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赚钱,孩子的任务是学习,不在家里营造阅读的氛围,所以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尽管新课程改革对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实际上没有具体的做法,这一改革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首先,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家,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被迫学习会扼杀学生的知识”,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一切的基础。所以,对于语文阅读教学而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就是来自于对课文的理解,即从阅读成功后的兴奋而来的教学效果。
其次,根据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需要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初中的学生理解能力水平不高,对于一些年代久远的没有兴趣的阅读内容理解不到位是很正常的,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文本的特点,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满足学生的需要。例如,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大多数学生不是独生子女,作为家庭的一员,不可避免地会与兄弟姐妹发生争执,我会让他们回忆起相关的“战争”,然后引出课文《风筝》,这样学生很快就进入阅读的情景之中了,并能较准确地体会鲁迅内疚自责的心理,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阅读文本,教师正确地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从而产生与文本共鸣。中学教材的内容就像海浪在海里,我们不能只局限于课本,而应该扩展到课外的阅读。如朱德的《我的母亲》,文中作者对母亲挥之不去的情感,对母亲深沉的爱,深深打动了学生的心。教完这篇课文之后,我要求学生谈谈体会并向学生推荐了《泰戈尔诗集》,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加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阅读教学还要训练学生能快速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提高阅读效率。我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或上网搜查,学习搜索信息,筛选,组合信息和处理信息,引导学生阅读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判能力和想象能力等,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让学生阅读和记录,会选择精读、泛读、浏览、快速阅读,略读等多种方法。例如,形成固定的钢笔和墨水记录不同笔记的好习惯。阅读不是只知道一本书的目录内容,还从写作背景、文章主题,写作意图和写作特色等进行深入地探究。只有多读书,才能鉴别,书读多了,才能做到融汇贯通。
阅读需要创建适合学生阅读的氛围,例如,在学习《钦差大臣》这篇课文时,我认为从旁观者的角度去学习,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不会很深刻。于是我让同学们采用表演的形式去学习,即:五个同学分别饰演文中五个主要人物,其余同学充当观众。饰演文中五个主要人物的同学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表演。一堂课下来,效果相当好,同学的表演比较成功且与文章的内容联系较紧密,五个文中人物的扮演者,不仅熟悉了课文内容,还额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调动了全班同学的积极性,深刻的理解了文章的内容、人物的精神。像这样创设一定情境,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能培养他们自主开发的意识,能提高他们自主开发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因此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课堂教学中要营造氛围,要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逐步让方法自动化为习惯,让习惯上升为能力。
阅读的氛围还可以从环境上创设。如教室布置可以摆上一些明珠,建立班级图书柜,可以有报纸和杂志,如《读者》、《意林》等作品,学生也可以推荐,书籍定期更换,午、晚餐后,图书柜会是最受欢迎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初读的学生也慢慢成为一个小团体。定期开展阅读活动,如:推荐的经典,互相学习文章评论等等。设置一个固定的时间阅读和进行阅读交流,小组内部主动沟通。让学生具备更多的阅读体验,交流和分享阅读收获,让他们对阅读产生兴趣。
古今名著阅读,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完成指定书籍的阅读任务。所以这种类型的阅读要求教师从“主导”的角度向学生介绍书籍,引导学生阅读。老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并结合作者的见解向学生引介,介绍作者的成就和影响。在此基础上向大家推荐这本书,在学生有兴趣的前提下,开始阅读,欣赏作者带给读者的知识并获得新的体会。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全面发展的需要。中学语文教学只有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