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玲
摘 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社会对应用型英语人才的需求也相应增加。在听、说、读、写、译几大英语技能中,“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在英语口语教学改革中,教学内容的拓展和整合是重要的一环,对整个英语口语教学有重要意义,也为培养社会需要的英语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 英语口语教学 课程资源 整合
引言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与世界的融合亦愈加广泛和深远。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性。国家的发展对人才需求提出更高的要求,强调“应用型”和“复合型”。为了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对英语口语教学内容和方法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目前国内口语教材品种繁多,各具特色,但因为社会在不断发展,尤其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民的生活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公众关注的问题随之发生改变。教材的编撰、审核、发行到使用需要一个过程,有些新的热点问题可能涉及不到,而有些内容可能会显得陈旧。因此,教师处理口语教材内容时,应联系社会现实问题,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根据学生的兴趣,对课文和练习进行适当的删减、增补,而不是拘泥教材。笔者在英语口语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努力进行教学内容的发掘、整合和教学方法的改进,获得一些体会,简单归纳如下。
一、教材延展
笔者担任口语课教学时,为了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活动的即时性,更多地体现应用型课程的特点,除了课本上的练习形式,如结对活动(Pair work)、小组活动(Group work)、讨论(Discussion)、角色扮演(Role-play)和辩论(Debate)外,还对口语课活动内容和形式进行了拓展和补充,增加了一些既与单元主题相关又相对独立的练习。
例1新闻播报:
在讲以新闻为主题的单元时,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预习并通过任意媒体获得一条新闻,上课时到讲台上用英语进行报道。
大家课前都很主动看本单元的要求、内容及各种练习,还通过电视或网络查找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如果是汉语的新闻,还要翻译成英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把课本内容和外部资源很自然地结合起来,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也为下次课上的活动做好了准备。上课时重申了本课的目的和要求,讲解了有关新闻的知识,如新闻的要素、硬新闻、软新闻、新闻特写等。完成选取的课本练习之后,就是让学生逐一上台做新闻报道。老师和大家一起欣赏,并根据刚在课上学到的知识分析这些新闻的类型,分析是否包含新闻的几大要素(Who,What,When,Where,Why和How)。同时,就新闻内容、语言表达、表情仪态等方面辅导、讨论和点评,选出好的新闻报道者予以表扬。
例2广告欣赏:
在讲以广告为主题的单元时,提前布置任务:每人选取一条广告,上课时到讲台上用中英双语播报。
這次的广告分享放在课本内容之前。学生走上讲台,根据广告的不同内容和风格,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
大家在浩如烟海的广告中选了自己认为最有代表性的广告。选取的广告词,无论是原文还是译文,都听起来非常美妙,生动有趣。有的用双关语,充满睿智;有的用诗歌体,脍炙人口;有的用拟人,妙趣横生;有的套用谚语,别有新意。如:苹果电脑:Apple thinks different.(苹果电脑,不同凡“想”);丰田汽车:Where there is a way, there is a Toyota. (有路就有丰田车);Adidas运动鞋:Impossible is nothing.(没有不可能!);艺术建筑:Construction is solidified art, Art is flowing Construction.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艺术是流动的建筑)。
大家在准备过程中扩大了词汇量和背景知识,了解了广告语言的特点,同时得到了语言艺术的熏陶。这次的广告播报用双语,就是为了让大家体会英语和汉语不同的表达方式,反映出的不同文化内涵,使大家能充分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二、游戏嵌入
在内容较容易掌握的单元,可以安排时间做一些即兴课堂游戏。这种游戏不需要学生提前准备,明确要求和规则后就可以,目的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和表达能力。这里给大家举几个例子,也是笔者课上运用过的,并且效果很好。
例1英语故事接龙:
按座位或按学号,一人给出故事开头,其他人按顺序接着往下讲,一人一句,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合乎逻辑的小故事。后面的人无法预料前面的人会接什么话,因此整个编故事的过程跌宕起伏,故事结果会出乎意料,非常有趣。
例2英语绕口令:
在讲课开始或临近结束时,插入英语绕口令。老师先给学生做示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理解绕口令的意思,然后让学生模仿练习。学生演示,老师纠正错误的发音。布置课下反复练习,下次课再提问。
例3根据英语单词编故事:
让几个学生在黑板上写下当时想到的任意英语单词。单词之间可以没有任何关联。然后大家分小组或个人根据黑板上的单词编故事。谁的故事用到黑板上的单词最多,逻辑性和趣味性最好,谁就获胜。
例4英文歌曲欣赏:
安排布置学生轮流到讲台上为大家演唱英文歌曲,每个人都有机会上台。不太会唱歌的可以找伴唱。有才艺的、活跃的学生可多带动大家。课堂上可以用手机播放伴奏音乐,还可以找到歌词备用。遇到大家熟悉的歌曲,全班一起跟着哼唱,老师加入进来,这样大家都觉得精神放松,整个课堂气氛也就调动起来,腼腆的学生也慢慢放开,自然融入这个活动中。演唱英文歌曲一方面练习了口语,另一方面使学生练了胆量,增强了自信,同时发现和培养了学生的才艺。
三、专题讨论
我们生活的大千世间,丰富多彩,变化无常。可以谈论的话题数不胜数,从国际国内大事到衣食住行。我们可以就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讨论。
例1学校运动会:
笔者记得在2016年担任口语教学期间,赶上学校运动会,就提前布置了任务:注意运动会期间出现的典型人物和事件,下次的口语课以校运动会为主题展开讨论。
在接下来的口语课上,每个人都积极发言,用英语做了有关这次运动会的汇报,分享了典型人物和事例,并就运动会的意义及体育精神谈了自己的体会。笔者讲解了一些体育方面的词汇和背景知识。
例2美国总统大选:
2016年11月9日,特朗普赢得美国总统大选。这是一件世界大事,也是英语学习者必不可少的背景知识。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有必要了解这个英语国家的体制和总统选举制度。我当下就布置任务:查阅资料,准备口语课上关于美国总统大选的专题讨论。主题是:我所知道的美国总统选举。
上课时大家都把准备的英文材料带来了,每个人都进行了发言,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笔者适时适当地对一些有关美国体制及总统选举等方面的词汇和相关背景做了介绍。通过他们在报告上标注的单词音标和人名翻译等,可以了解他们在查找和准备资料的过程中的付出和收获。虽然学生对有些政治性单词不太熟悉,有些背景没搞太清楚,但是通过这样的主题讨论,帮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户,让他们感受到这个时代跳动的脉搏,也引起了他们了解外部世界的兴趣,为将来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做了铺垫。
四、情景表演
除了课本上根据会话材料进行角色扮演练习外,笔者还和学生一起发挥想象,创设情境,进行角色扮演。如:购物(顾客和店员),看病(病人和医生),做家务(丈夫和妻子)等。故事的情节自编自演,有时笔者会指导,建议和协调,有时还客串某个角色。学生自己准备服装道具,热情很高。
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其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其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还强化作为社会成员不可或缺的合作意识。
五、演讲比赛
英语演讲比赛是促进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对学生英语口语水平进行检测和评比的方式之一。可以在班级里进行小型的演讲比赛,评定成绩,作为学期总成绩的一部分。为校系演讲比赛,甚至更高级别的演讲比赛培养人选,如“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等。笔者在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适度安排一些英语命题或自命题演讲,如:我心目中的英雄、如何保护环境、我理想的工作等。在进行演讲之前,要明确规则和标准,对演讲内容、语音语调、表情手势、仪态仪表等方面进行辅导;演讲以后要有评判和讲解。
所有这些课堂活动,笔者积极参与其中,既是导演,又当演员,还是观众。适时予以帮助,使其能更好地表达自己。这样师生都会觉得放松,整个课堂才能形成良好的互动,更加有效和有趣。同时还加深了师生间的了解,增进了友谊。毕竟口语课比其他课程更加强调交流性、表达性和趣味性。
结语
影响英语口语教学效果的因素还有很多,如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学设施等,其他英语课程对英语口语的提高也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这里重点探讨的是口语课堂教学,但课堂内的时间毕竟有限,若要真正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要在课外开展如英语角、英语剧社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还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到涉外企业当对外接待人员、口译人员等,使学生在多维的、开放的活动中获得充分的锻炼。把课上与课下、校内与校外有机结合,给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锻炼空间,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秦琴.大學英语口语教学设计的“实践性倾向”[J].英语广场,2017(11):68-70.
[3]赵峰.浅谈大学英语口语教学[J].科技视界,2012(24):189-190,376.
[4]赵月.大学英语教学多元方法创新研究[J].英语教师,2015,15(20):60-62.
[5]张璐.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方法小议[J].科技视界,2014(33):206,256.
[6]张雪.试析应用型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策略[J].海外英语,2016(09):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