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觉视野下的地方高校国际化研究

2018-10-23 08:21张晓东
学理论·下 2018年7期
关键词:国际化办学文化

张晓东

摘 要:当前,经济全球化与地区一体化方兴未艾,我国高等教育在面临重大机遇的同时,也要迎接严峻的挑战。高等院校应切实更新办学理念,推进现代化国际化办学。事实上,地方高校在国际化办学过程中面临着更加突出的困难与问题。因此,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中西方文化比较中提升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扎实推进教育文化交流,不断推动地方高校教育事业实现新跨越。

关键词:文化自觉;地方高校;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7-0171-02

经济全球化从根本上推动了教育国际化,经济全球化是教育国际化的物质基础与主要推动力[1]。当前经济全球化在质疑声中势不可挡,从国际教育体系而言,中外大学抢占教育市场的竞争将日趋激烈。高等教育国际化要充分利用全球教育资源,要积极向外国开放国内教育市场。地方院校必须更新国际化办学理念,要参照世界通行的高等教育质量体系,抓好教育质量关键环节,不断提升教育教学层次与水平,否则就只能在国际教育竞争中淘汰出局。我们要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为契机,着力推进各类教育,特别是高等学校国际化建设与发展。

一、文化自觉与高等教育国际化

1997年,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最早提出了文化自觉的概念。文化自觉是在认知的基础上对于本民族文化的客观评价。文化自觉是一个国家文化繁荣与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前提条件,因而具有重要的意义[2]。事实上,坚持文化自觉就不能搞盲目崇拜,要坚守本民族的文化自信力,重视弘扬与创新中华文化宝库。民族文化必须通过交流融合才能不断取得进步,我国高等教育既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吸收和借鉴国外有益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与理念。但是,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国外思潮理念里边还夹杂着很多意识形态的因素,超越了教育管理的范畴,会对我们的政治文化安全造成负面影响。文化自觉原则要求我们正确看待国外思想文化,客观评价我国高等教育的成绩与不足,准确把握我国在国际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实践进程中,必须始终坚持文化自觉的原则,其重要意义就在于,对民族传统文化抱有充分的信心,同时审慎地对待国外思想文化成果,摒弃那些资本主义糟粕的东西,切实维护我国社会文化安全,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发挥强大的引领作用。

优秀传统文化是引领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强大思想基础与精神动力。近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的重大历史变迁,我国高等教育建设与发展也走过了一条艰难与复兴的道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面貌焕然一新,我们学习苏联经验与方法建设了一大批高等院校。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加速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与现代化进程,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成绩。我国高等院校数量及办学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培养造就了一大批适应国家改革和发展需要的高级人才,结合我国现实国情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认知并尊重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指明了方向,承担并完成了许多国家重大科研课题,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能。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在校生人数已经居于世界首位,每年毕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数量也遥遥领先,每年申报的科技专利数量也居于世界前列,为我国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民族文化和心理基础,文化自觉同时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在多元世界文化秩序下,坚持文化自觉就应该尊重异域文化,发扬和创新民族文化。地方高校要加速国际化进程,就必须在兼收并蓄的格局下走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国际化道路。我们既不能抱残守缺孤芳自赏不求进取,也不能秉持“拿来主义”,不顾现实国情,完全照搬别人的东西,邯郸学步迷失自己。在全球化方兴未艾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我们要以批判与扬弃的态度,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优秀的理论与实践,将他国有益的经验与我国教育文化融合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复兴之路。

二、地方高校教育国际化问题评析

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方兴未艾,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飞速发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征途上高歌猛进。形势催人奋进,对于地方高校国际化而言,它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也形成了相当严峻的挑战。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突出地方特色是有效的策略,可以真正开创适合自身特征的国际化教育发展模式。为使我们培養的人才能够适应日新月异的国际化要求,地方院校应积极探索高等教育普遍规律,主动融入国际教育体系,开展国际化视野下的高等教育实践,一定要创办品牌专业,亮出自身特色[3]。

地方院校国际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地方高校国际化办学和管理等理念缺失,国际化办学经费投入不足且来源渠道单一,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不高,科研工作国际化维度缺乏,学生国际交流参与程度较低,国际化课程体系不完善。教育国际化市场竞争力不足,教育资源短缺,发展目标不清,与当地政府和企业合作机制缺乏,所在地域经济发展失衡。教育教学质量是稳步提升留学生教育的关键所在,然而少部分地方高校出于抢夺生源的目的,竟然不惜放下身段打起价格战,把留学生教学质量完全抛在九霄云外。也由于生源竞争激烈,部分地方高校只好降格以求,造成不少留学生质量良莠不齐,给学校安全带来隐患。社会上各行业领域对国际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很多地方高校国际化人才数量少质量更加堪忧,我国规模庞大的高校毕业生能够胜任跨国机构工作要求的可以用凤毛麟角来形容。地方高校国际化人才缺乏问题之严重,由此可见一斑,而且应该注意到这也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地方高校专业课程滞后的情况也非常普遍,很少有能追踪当代世界前沿的科技成果及理论创新,而这正是地方高等学校在国际化道路上落伍的重要原因,因此需要引起教育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综上所述,由于学科领域较窄、专业结构不合理、知名度不高、社会适用性有限、教育观念滞后、国际化办学意识不足、培养层次较低、专业结构不合理、硬件设施服务机制不健全、人员配置不齐、宣传力度不够等因素,严重地制约了地方高校国际化的顺利发展。

三、着眼文化自觉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

有人认为,所谓高等教育国际化就要放弃我们多年摸索的成功经验,不顾现实情况完全照搬西方的做法和標准。不可否认,以美英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率先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完成了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以人文主义和科学精神开创了现代高等教育,在发展历史、办学规模与效益、经济社会作用等方面都曾领先于世界,做出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但是,教育是千年大计,涉及培养人塑造人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要把国家交给一群什么样的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否称职甚至是否靠得住。西方的教育体制与机制、理念与思想都是适合本国国情的,是要维护他们资产阶级国家的根本利益的。对此我们要必须做到心中有数,要从文化自觉的高度去甄别,选择符合教育客观规律和我们长远利益的资源[4]。一个民族无论其传统文化多么深厚,也不能闭门造车,也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走国际化道路,要打开国门向其他优秀的国家学习,博采众长,主动抓住良好的机遇趁势而上,积极迎接前进道路上的挑战,同时也要坚持民族化。很显然,要搞好高等教育国际化,就必须审慎地处理好国际化与民族化这一对极为重要的关系。

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如果我们还是故步自封,无动于衷,就会白白地失去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良好机遇,与世界主流国家的教育水平差距也会越拉越大。地方院校应当切实加强跨文化交流与合作,更新国际化办学理念,坚持文化自觉,实现融合与创新。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各国外交战略与人文交流的优先方向,对于我国“软实力”建设及公共外交事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5]。因此,面对如此紧迫的形势,地方院校应该适应新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国际化要求,下大力气改革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务必充分重视构建教育国际化的课程体系,抓住机遇,锐意进取,扎实拓展国际教育市场。我们要充分利用全球开放的教育资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服务。

在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国际化与民族化是一对现实的矛盾,也是比较敏感的问题,必须以文化自觉的大视野审慎妥善地加以处理。既要虚怀若谷,真诚地向先进国家学习,又要关照我国的现实国情,不可急功近利,更不能邯郸学步迷失自我。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好形势,地方高校只有与时俱进,克服困难,锐意进取,才能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潮流,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地方院校应该抓住难得的机遇,着眼于文化自觉原则,更新办学理念,提升国际化视野,整合优势资源,推动教育文化创新融合发展,服务国家公共外交。

参考文献:

[1]李珩.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思维定势变革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5):61.

[2]李玉华,吉庆波.基于文化自觉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1):30.

[3]李茜.“一带一路”对地方师范院校战略发展影响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9):41.

[4]聂名华,黄云婷.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分析[J].学术论坛,2011(6):202.

[5]郝平.推进教育对外开放,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J].行政管理改革,2011(2):42.

猜你喜欢
国际化办学文化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活动预告
谁远谁近?
谈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