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且“不异”的近代四川

2018-10-23 08:21仲雨婷
学理论·下 2018年7期
关键词:四川人异乡四川

仲雨婷

摘 要:四川一地,长期被国人视为化外之地。近代以前,秦岭、大巴山脉阻隔了奥僻国中的巴蜀与中原主流文化的交流管道,一方面四川人努力寻求与中原的扣连,成为国家这个想象的共同体之一分;另一方面风格迥异的巴蜀文化又天然的与主流相区隔。追根溯源,明末清初以降,四川地区经历了长达百年的移民,外来移民与本地土著终在民国年间形成“四川人”。

关键词:异乡;区域文化;地方认同

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7-0158-02

四川地处西南,自古至今多次成为中原败落王朝最后一块坚守政权的堡垒,究其因果,自是与巴蜀“不与秦塞通人烟”的地理环境有关。在每一次政权更迭之际,伴随大量外来移民入川的同时,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碰撞、冲突、融合、交织。四川人在“异”与“不异”之间彷徨地寻找自己。

学界对四川史的研究已有百年。早在20世纪初,日本出于战争需要,第一次以近代科学研究方法进行实地调查,编著《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1]。又如,著名地方史研究专家隗瀛涛先生主编的《四川近代史》为大陆第一部地方史研究专著。该作着眼四川,放眼全国,既重全国历史共性,更重本省历史个性[2]。此后,王笛的《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以长江上游(四川)这一“巨区”作为研究区域社会演化的个案,运用计量史学的方法来探索中国社会从传统到近代化漫长的历程[3]。稍后的《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与微观世界:1900——1950》将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用于成都的研究,探讨了国家怎样逐步深入和干涉人们的日常生活。作者从微观史的角度,重构“茶馆”这一地方文化的表征,为海内外关注[4]。而《国中的“异乡”——近代四川的文化、社会与地方认同》无疑是四川社会文化史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从“集体表象”“社会知识史”等概念出发,以“湖广填四川”移民为切入点,选取“乡神建构”“蜀学勃兴”、四川大学国立化、川大历史系学风转变等几个片段,通过对四川区域认同的讨论,凸显了“全国地方性”和“地方民族主义”[5],将四川社会文化史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中国幅员辽阔,地域的复杂性、多元性和丰富性是其重要的表征,这也是学界聚焦于区域史与地方史的原因之一。20个世纪60年代后期,施坚雅、费里德曼开始划分地域研究中国,臺湾“中研院”70年代对近代中国现代化问题的分省研究也受其影响[6]。四川奥僻国中,相较中原、齐鲁、江浙,长期被视为“国中的异乡”。此书以时间为序,研究时段集中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前半叶。此一时段的清廷崩溃,民国政治严重失范等几个政治大运动几乎被该书避开了。诚然,政治失范易诱发社会断裂,此种断裂所发生的影响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但作者跳出政治史的框架,在视角上则不断地转换于社会与文化(学术)之间,巧妙地将政治作为一条副线,把诠释“四川人”的地域认同作为本书研究核心[7]。

历史总是在不断地遗忘与记忆中绵延,那些在历史长河中被遗忘的曳屣移民,在王东杰先生笔下日渐清晰,重回大众视线。作者选取维系移民原乡情感(strong sense of place of origin)又参与移民地新社会构建的会馆作为原乡与新家乡之间的纽带。作为凝聚农民“精神气质”的重要场所——庙宇,在此书中也是重点研究对象。在庙宇这种非纯粹“宗教”甚至带些“半迷信”的活动空间中,来自五湖四海的外来移民历经百年融合,成为具有共同心理素质的四川人。在第一代移民、第二代移民乃至若干代移民对乡神祭祀的不断“建构”“解构”与“重构”中,加深潜意识中对四川的省籍认同。通过《达县志》《嘉定府志》等大量地方志中的个例试图论证“乡神”实为一模糊且未必符合实际的概念并提供了一个直观而生动的“回忆形象”(Erinnerungsfigur)——会馆与神。会馆、神祭祀既是对原籍文化的保留又是土、客族群矛盾的爆发点。二者交互作用推动了嘉庆以后“四川人”的形成进程。

故事推笔继续前行,民国后,“蜀学”兴起。作者结合近代四川地方社会和全国学术风气转移的大背景讨论四川和外省学人对蜀学的认知。通过对张之洞创办尊经书院、廖平发扬“新蜀学”等一系列学术拐点的探析,厘清四川文化由湮没不彰到大放异彩的过程。此种转捩实则是文化焦虑的自卑与蜀学戛戛独造的自信交织而成的矛盾心态的体现,也提升了四川在全国的整体地位,改变“不异的异乡”这一四川在全国的舆论形象。清末民初,武夫治国,文人代政,国祚不昌。川人有感应承担国家责任,消除外省人对四川的“异乡”认知及负面印象。

作者从地理闭塞、交通不便、客观上的信息分布的“不对称”、军阀长期混战不作为等方面剖析四川被视为“国中的异乡”的成因。但“异乡”异到何种程度?《国中的“异乡”》选取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他乡感受到被歧视的旅外川人这一极具代表性的群体作为研究着落点。他们游离在故乡与异乡之间,成分各异,主要包括青年学生、以任鸿隽为代表的有所专长的知识分子、四川籍的国民党元老。在1920年代,这一群体主要是关心省内事务,你便是省,省便是你,省格与人格重叠,他们力图破除武力迷信,突破狭隘的盆地意识,在中央争得一席之地,加快四川“国家化”。1930年代伴随日寇侵华,四川被确立为“中华民族复兴策源地”。对此川人也有所回应,几欲参与到国家建设(state—buliding,state—making)运动中,再造统一,以御外辱。与此同时,外省人对四川人由漠不关心转变为十分重视。作者运用心态史学的方法,动态再现四川人由“乡士”到“国士”的角色蜕变,“国中的异乡”与“不异的异乡”的对抗。近代民族国家建立中,诸省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四川军阀将武力统川奉为圭臬。南京当局无暇他顾,客观上导致国立四川大学(以下简称“川大”)由地方武力操控,在中央无话语权。导致川大有“国立”之名而无“国立”之实。作者试图突破狭隘的政治角度,从教育方面诠释国家统一。高等教育所受不公,又以川大校长的任命问题为导火索,刺激了四川学生由主动“地方化”进入“国立化”(nationalization)与“中央化”的纠葛之中。随后的皇城校址产权风波、《川行锁记》事件、拒程风波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双向争夺压缩于“川大”这一微小的公共空间。毋庸置疑,在大国家(中华民国)与小社会(川大)的频密互动之下,即四川大学的“国立化”进程中,川大历史系学科渐预主流。伴随京宁沪等地高校和研究机构内迁,学校注入鲜活血液。人员构成、课程设置、学术风格等各方面向主流学术典范靠拢,实现了由二十年代的崇尚淹通博雅到推崇新史料的开掘、利用的转变。

方法理论上,作者的研究理论有别于施坚雅(G.William Skinner)的功能主义市场模式。他从“地域崇拜”出发,将历史记忆与移民运动对接,移民在心理上向四川人转化,但他们还是会祭祀意义转化的“乡神”。研究路径方面,作者重点以社会知识史[8](以知识的“解释”、“生产”乃至“制造”为重点,以微观领域为视角,注重地理学,并对知识分子这一有较大和较多变化的群体进行考察)为理论支撑。蜀学、川大、川大历史学科这三个碎片,无一不与“知识”衔接。并辅之以微观史研究,进行深入分析,在第一章采用情节性的叙事,讲述那段移民往事。

同时该书赋予“国立化”(国立化≈全国化≈去地方化≈中央化≈党化≈现代化≈世界化≈西方化)多重内涵,并对“地方民主主义”“学术——政治”和“学术政治”等多个概念进行不同解读。在此书中,作者对“集体表象”[9](一种强加于个人而后再由个人重复的团体状况)的加工,反映在“乡神”这一象征性、核心性的标志中。心态史学将大众心理学与历史学完美结合,较好地实现了跨学科对话。作者在此书中通过对两百多年间移民心态的爬梳、近代旅外川人这一群体的心态把握、川大校友追求“国立化”的急切心态捕捉,探讨了他们思想中非个人的内容——地域认同。论述对象虽是四川,但四川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她与中国的其余省份共同构成了“国”。四川与国,实则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为了论证近代四川的文化、社会与地方认同这一主题,作者必然要在四川(地方)与国家(中央)这暧昧的二元结构中讨论展开。同时用历史“碎片化”的研究手段,采用一线穿珠的方法,将五个独立的部分有机地串联成一个整体。更令人激赏的是在史料运用上,此作以省籍认同作为研究视角更加强调史料的精确性。作者基于地方志、碑文、报刊并参考台湾、美国相关研究论文及专著,内容翔实丰宏。

《国中的“异乡”》侧重于精英阶层的区域认同层面,对劫后余生的土著如何与湖北、两广的移民融合成现在的四川,如何克服此种矛盾冲突等着墨较少。作者运用“乡神”“祀神”等意象崇拜,并将“蜀学”作意象化的解读,增加了理解上的困难,是否可以凝聚在某些可视、可嗅、可见的具体地意象和发自内心有些密切碰撞的具象文本中。王东杰先生作为旅川多年的豫籍学人,倘若能走进四川的基层社会,走进坎子上的茶铺,并试图用身体的感官和经验近距离观察“异乡”,读者便能体验四川百姓寻常生活的整体印象。就研究方法而言,本作还是做思想史、文化史的底子,需要与人类学“继续联姻”才能再进一步。从根本上说,该书并不是一个系统的“建构”,而是几个琐碎的片段采撷而成,未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当然,该书本身是一个论文集,无须过多的苛求。

参考文献:

[1]东亚同文会.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M].东京:东亚同文会,大正六年版.

[2]隗瀛濤,李有明,李润苍,张力,刘传英,曾绍敏,四川近代史[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

[3]王笛.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1.

[4]王笛.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与微观世界:1900——195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5]王东杰:国中的“异乡”——近代四川的文化、社会与地方认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6]科大卫.明清社会与礼仪[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30-31.

[7]王东杰.国中的“异乡”——近代四川的文化、社会与地方认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3.

[8][英]彼得·伯克.知识社会史:从古腾堡到狄德罗[M].贾士蘅译,台北:麦田出版,2003:37-38.

[9][法]E.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狄玉明,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95:30.

猜你喜欢
四川人异乡四川
地 道
七绝·他乡月
火车
青海地区四川人来源小考
The innovation path of Chinese pilot training model
Beauty of Occupation—the Eternal Pursuit of Teaching Occupation
四川九寨沟发生七级地震
对四川新高考中的不等式问题的一点思考オ
客居异乡
异乡明月别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