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文英
摘 要:依照相关史料记载,青海在千百年前就已经有四川人迁居到此,致使青海部分地区仍然保留有类似于四川汉语语音的方言。文章重点从经商、战争、做官、民族迁徙与民族融合、婚嫁等5个方面论述了青海部分地区四川人的来源。
关键词:青海;四川人;来源
青海,雄踞于“世界屋脊”,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自古以来,兵家必争,尤其是张骞出使西域以后,有着不可替代的军事、经济、文化交流等意义,素有“海藏咽喉”“西域之冲”以及“玉塞咽喉”等称谓。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越来越多的四川人涌入这块神奇的土地,他们或经商、或嫁娶、或因战事、或学习交流、或到此处做官等,扎根此处,代代繁衍。
一、经商
据文献资料记载,大约西汉时,汉族开始进入河湟地区,据《大通县志·民族·汉族》中记载:“西汉时,汉族开始进入河湟地区。大通设卫建县后,集镇兴起,外地商人前来经商者络绎不绝”。因四川与青海接壤,许多四川人因此而定居下来,立世家,传子孙。
又《青海地方旧志五种·人类》中写到:
“邑人相传,皆至南京移民实边到此,拨地居住。然详加考究,半系山、陕、川、湖,或本省东南各府,因工商业到丹,立室家,传子孙,遂成土著。自宁府临境移居者最多。”
因青海是中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它连通着中国与西域各国,甚至是远在千万里之外的欧洲各国之间的交流。这必然为商人带来巨大商机。在农耕文明的大环境之下,不少人以此为生,不惜远赴四川进行采购。采购各种杂货,如书籍、图画、笔墨、香表、鞭炮、棉花、计(针)线、头绳、丝线、篦梳、钮扣等等。《青海地方旧志五种》中记载到:
“杂货如书籍、图画、笔墨、香表、鞭炮、棉花、计(针)线、头绳、丝线、篦梳、钮扣、手帕、洋铁盆、洋火、调料、洋颜色、海菜、酱菜、洋纱、故衣、玻璃器具、白铜镌①、花饰具及一切花钿②、珠翠、玩好观美之物,共约三百余担。皆自北京、陕西、四川、秦州、兰州各地运来,每担估价百两,共银三万两。”
又:
“铁每年约万余斤多,自汉中运来,为本境铁工制造之用,每斤价一钱,共银一千两。”
四川因与青海毗邻而居,许多四川人在此经商,为了谋取暴利,甚而出现一些投机倒把者、走私买卖者,以致蒙、番贸易之途,纷歧多方,事不归一。有史为证:
“近来藏、番之货,西泄于英吉利、印度之商;玉树远番之货,南泄于打箭炉、松、茂之川商;蒙古近番之货,北则甘、凉、瓜、沙,商则洮、岷、河州,無所不之。甚则川、甘边属商民之狡者,私行出口。溷③居番地,希图渔利,为之播弄而倡导,紊乱定规,以致蒙、番贸易之途,纷歧多方,事不归一,即以鹿茸一物而论,昔年至千七百余架之多,今则三四百架而已,其他皮毛各货之衰减数亦类是,以价之过昂也。”
为了利益,有人甚至进行鸦片的买卖,并以四川为产地。《青海地方旧志五种》中记载着:
“予(于予)曰:“……。不吸烟者尚能走四方,吸烟者无非填沟壑,盖自新之路久绝矣。于此而欲其自新,则惟使鸦片断种,阿芙蓉划光④,从此晋、豫之郊,依然一片干净土。非即天心之仁耶?”客曰:“晋、豫之民自作薛,诚有然矣。然今出土之区为川土、象土、台土、云南土、贵州土与西土地、陕土并驾齐驱,何不尽罚?”
二、战争
正因为青海特殊的地理位置,也成了历年来兵家必争之地。番邦各族与中原矛盾不断。据相关史料记载:
“国朝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逆酋罗卜藏丹津迫胁番羌,犯扰郡属各川。世宪宗皇帝以方略密授太保公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奋威将军岳钟琪声罪致讨。”
为巩固国防,中原在平定叛乱后通常建立城池,加固城墙。以四川人岳钟琪为典范,《青海地方旧志五种》中记载:
“丹邑自雍正中岳公钟琪平定青海以后,筑有斯城,以为边防,而实汉番懋迁之区。”
三、做官
四川人迁居青海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到青海做地方官。大多数的为官者在去上任之时,都会带上四川的家眷、亲友、仆从等。这样算下来,一个官员就可能给青海带去可观的潜在四川定居者。纵观史料可知:
“李亩,四川成都人。勇生于智,武寓以文。自有清雍正初大将军年羹尧、岳钟琪廓清边陇,大通创立卫治,筑大通、永安、白塔三城,设防分守,卫居中衡,一切编制,皆亩一手所裁定。至于辟垦田以教民耕,设义塾以劝民学,立仓社以备民荒,以招以抚,以息以生,旋致种族进化,生齿日繁,而地方开始,皆其造端也。”
又:
“岳钟琪,生长甘陇,籍隶川蜀。清雍正初,官四川提督。及年羹尧率师西征,岳钟琪合兵进剿。青海平定,年岳并称。援其大通创始,年岳同赖也。以是有功,封世袭三等公,迁陕甘总督,拜宁远大将军。旋以事故,降职夺爵。乾隆三年,复授四川提督。因平金川,赏还原爵,拜威信将军,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卒谥襄勤。”
又:
“杨遇春,四川崇庆府人。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以果勇候授陕甘总督。九年奏请改丹噶尔主簿为同知。谥忠武。”
又:
“张晖旸,先于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十二月二十日到任,至十四年(公元1888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调省,十五年(公元1889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复任。四川成都府灌县人。由文童于本省军务出力,历保从九品,加捐同知。历署陕西保安、延长等县知县,以候选同知加知府衔,改发甘肃,补丹噶尔同知。”
又:
“邓尔康,于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四月十五日以署事到任。四川崇庆府人。由监生加捐州同、通判,历保同知衔,降捐指分甘肃。历署红水等县丞,补巩昌经历,保知县。到丹清洁不扰民。初以幕友门丁自随,偶进张罗⑤之术,即逐之而榜于通衢,且驰而亲告谕于市。创设本厅小学堂,一区学舍款项,皆仍旧日书院云。”
又:
“蒲养年,镇海协营兵书。奉派征剿四川土匪蓝大顺,以军功历保千总,补西宁镇标中营把总,升补镇海协营千总。”
又,《青海地方旧志五种》第500页、第501页、第502页、第506页、第507页中,根据清雍正三年至十三年初设卫治之武备分析所得:
四、民族迁徙与民族融合
随着历史的不断前进,北方边疆各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各民族不断融合。当今社会,我们都知道土族和撒拉族是青海省独有的两个少数民族。然而,追根朔源,土族与四川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清代民族图志》中写到:
“土族主要分布在青海的互助土族自治县,青海的民和、大通、同仁,甘肃的天祝、永登、卓尼等地也有分布者。土族的族源说法较多,最有根据者应是吐谷浑。吐谷浑原是辽东慕容鲜卑的一支,据《晋书·吐谷浑传》载,他们与晋太康四年(283)后向西迁徙,先至阴山,永嘉七年(313)再迁陇西,在至四川松潘、青海都兰一带,并于氐羌故地建国。嗣位后其姓氏、国号和部落皆以吐谷浑为名。它最大的疆域范围东至甘肃南部和四川西北,南达青海南部,西到新疆的若羌、且末,北与甘肃河西走廊相连。至唐龙朔三年(663)为吐蕃灭亡。”
又,芈一之认为:
“从口碑资料看,当地关于先民来源的传说颇不一致,大致有如下几种:
第一,关于吴屯土族来源。
来自四川。当地不少人这样说。证据:吴屯语中带有四川汉语语音。
笔者按:目前聚居在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保安族,原住保安城內外,称保安回民三庄(保安和下庄之间一庄,尕沙日下边一庄,保安城内有一部分也称一庄),当地关于其先民的传说,也有一种说法是从四川保宁府(即阆中)来的军人,到保安安了家,故称为保安族。”
由此可见,青海的土族或者说青海部分地区的土族可能是藏、羌等少数民族与四川汉族融合的结果。
五、婚嫁
展开中国地图,青海与四川相邻相伴,若要说青海人与四川人自古以来就有相互通婚的传统也不足为奇。
在青海省铜仁县吴屯村居住着一群特别的土族人,他们认为他们是汉藏两族人民融合的结果,男性老祖先是藏族,女性老祖先是汉族。据传,大概600多年前,一些当地人到四川来画唐卡、做泥塑、修庙宇、做石雕等,回乡时便娶了四川的姑娘带回吴屯。这就为吴屯话带有四川方言的语音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释。也有的村民说,因为四川的阿坝州与青海接壤,往往有四川阿坝州的姑娘嫁过来。可能正因为如此,边界居民嫁娶往来平常。
综上所述,千百年前,四川人通过经商、战争、做官、民族迁徙与民族融合、婚嫁等途径迁居至青海,致使青海部分地区仍然保留有类似于四川汉语语音的方言。
注释:
①镌:音捐,雕刻。(原注)
②钿:音电。花钿,用金片做成的花朵形的装饰品。(原注)
③溷:音混。混乱。(原注)
④阿芙蓉划光:阿芙蓉,鸦片。划,一下子;光,完。(原注)
⑤张罗:此处指送礼说情。(原注)
参考文献:
[1]李泽奉,刘如仲.《清代民族图志》.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12.
[2]芈一之.《同仁土族考察报告》,《芈一之民族历史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2008.06.
[3]青海省民委少数民族古籍整理规划办公室.《青海地方旧志五种》.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05.
[4]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大通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