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亦时
谢女士和男友分手后,一直没能从悲痛中走出来,甚至无心工作,请了年假在家休息。有一天,她突然觉得胸闷无法呼吸,家人发现不对劲,赶紧把她送到医院。在邵逸夫医院心内科,这位“伤心患者”被诊断为“心碎综合征”(学名Tako-tsubosyndrome)。
什么是心碎综合征
上世纪90年代,日本学者发现了“心碎综合征”,临床上称为应激性心肌病(Tako-Tsubo syn-drom)。发病后的几小时或几天内,可能非常危险,如果没得到及时救治,会因心功能短期急剧下降而导致心源性猝死。
“心碎综合征”患者往往突发胸痛、胸闷、心悸、呼吸困难;更严重的可能出现心脏骤停、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及晕厥;少部分患者可出现左心室血栓及全身栓塞。该病发作时,患者会感觉“痛起来像心碎了一地”。
哪些人容易得“心碎综合征”
“心碎综合征”多发于绝经后女性,约占90%,但也可能发生在年轻女性或男性患者身上,小于50岁的患者不足10%。这种奇怪的病症,几乎都与激烈的情绪有关。大部分患者发病前都经历过强烈的情绪波动(如爱人意外死亡、离婚、家庭意外、恐惧、心理压力大等)或身体应激(如车祸、大手术、ICU急救等)。
该病发病机理目前仍不清楚,但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与儿茶酚胺(在应激状态下人体无意识释放的一种激素)过度释放有关。通常情况下,人受到刺激时,应激性释放大量荷尔蒙会提升血糖,增大心脏供血(为逃跑做准备)。但在“心碎t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综合征”患者体内,短时间内大量荷尔蒙到达心脏,会显著减弱心肌的活动,影响心脏供血,产生类似心脏病的表现。
找到“心碎”的真正原因,避免误诊
“心碎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急性心肌梗死十分相似,幸运的是,与真正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同,虽然“心碎综合征”患者在發病初期病情凶险,但他们的心脏不会遭受持久损害,通过自身调节或者及时治疗,心脏很快可以恢复正常。
正因为与急性心肌梗死症状相似,“心碎综合征”治疗的难度和关键在于正确诊断。为了避免误诊,患者或家属要跟医生如实介绍发病前的情况,例如患者有没有受到情绪刺激等,便于及时确诊。
如何才能不“心碎”?
人生不如意,十之有八九。我们平时该如何及时处理负面情绪呢?
●适度宣泄
人在过度悲伤时,要学会宣泄情绪,去运动或者找人倾诉,不要闷在心里。
●大哭一场
如果真的很痛苦,不妨大哭一场。美国生物化学家威廉·弗利博士发现,动情而哭时,会分泌更多的激素和神经递质,有助于去除负面情绪。
●及时就诊
如果情绪激动或极度伤心后,胸闷胸痛气促,短时间内无法恢复,应尽早到医院就诊,尤其是年纪较大的女性,更需要警惕。
编辑/叶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