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及生物反馈联合治疗对功能性便秘患者的影响

2018-10-23 05:39:56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生物反馈功能性心理

窦 畅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 成都 610072)

近年随着社会的进步,全球的人们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同时社会生活压力增大等因素[1],便秘消化道疾病中越来越多,发病率在全球都是逐年上升,研究发现[2],成年人中便秘的患病率为16%。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主要就是以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及排便不尽感等临床表现为主,长期便秘不仅增加肠道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还常常伴随焦虑、抑郁等情绪失常,引起了生活的不便[3]。目前面对功能性便秘,通常的普通治疗效果常常比较差,生物反馈疗法(biofeedback therapy)是一种生物行为治疗,具有无创、无痛、操作简单等优点,目前已在临床上治疗功能性便秘[4]。本研究通过对功能性便秘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及生物反馈治疗对功能性便秘患者情绪及生活的质量影响与传统护理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我院老年消化科住院的确诊功能性便秘患者50例,男22例,女28例,年龄24 ~ 81岁,均符合以下标准:①符合功能性排便障碍的罗马Ⅲ诊断标准[5],病程大于6个月;②肠镜检查排除消化系统的器质性病变;③入组前未服用抗精神疾病药物;④自愿参加本研究,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由于肠道器质性病变、糖尿病及帕金森等全身性病变、滥用泻药等其他病因引起的便秘;②有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③既往有消化道手术史;④合并恶性肿瘤。将5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5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组患者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予以便秘的基础治疗:避免摄入辛辣及油腻饮食,不饮用咖啡、浓茶及烈酒,不吸烟;增加膳食中纤维含量;酌情予以乳果糖、莫沙必利等药物;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适当体育锻炼。观察组:①治疗组采用丹麦Medtronic 公司生产的Polygraf ID8 道生物反馈训练系统进行生物反馈治疗,采用直肠压力导管法进行训练。治疗前向患者讲解生理排便机制、生物反馈治疗的目的、方法。帮助患者通过观察屏幕上肛门外括约肌及直肠的活动明确什么是正确的排大便方式,且反复训练达到无屏幕显示的帮助下亦能正常排便。生物反馈治疗30~45 分钟/次,2次/周;②心理护理:通过积极鼓励及学习,让患者了解病因及正确的排便方式,通过交谈了解患者的心理诉求并给与满足。积极创造舒适的环境,尽量保障患者睡眠,稳定其情绪,令其感受到医师、护师对其的关爱。③社会支持:通过与家属的沟通,让家属尽力护理并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精神,增强战胜病痛的信心。

1.3疗效判定标准治疗2个月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6]:①SAS评分标准: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SDS评分标准:53~62分:轻度抑郁,63~72分:中度抑郁,73分以上:重度抑郁;②使用SF-36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评分[7]:总分100分,评分越高即生活质量越好。③使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各方面调查。包括以下项目:服务态度、医患沟通、医德医风、病房环境以及医疗技术等,每个问题答案包括3个方面即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人数+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SDS、SAS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观察组SAS、SDS较对照组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分)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

2.3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87,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便秘通常指的是大便量干、少、秘结,排出费劲,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并伴随有腹胀、排便有排不干净的感受、口苦等不适[7]。长期大便秘结可引起痔疮、便血、肛裂甚至肛门疼痛,害怕排便,功能性便秘还容易引起焦虑、抑郁、烦躁、失眠等不良情绪,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形成了严重的影响[8]。而我国家慢性便秘占总人口的6%~20%,最新报道功能性便秘发病率约为6%[9],虽然功能性便秘一般不导致死亡,但长期发病可引起一系列的疾病如结肠憩室、肛周疾病等[10]。功能性便秘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还给整个经济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功能性便秘具有出口功能障碍的特点,目前多认为功能性便秘可能与精神紧张、压力大、抑郁焦虑、长期未养成良好排便习惯、长期炎症刺激、长期使用多种泻药等有关。发病机制通常考虑是直肠推进力不足、盆底肌群收缩不协调和直肠感觉功能受损为主[12]。功能性便秘目前在临床上尚未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生物反馈治疗是在行为治疗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心理治疗技术,治疗中以操作性条件反射为基础,利用专业设备,将排便的生理信息转换成容易记住、识别的信号,通过反复训练,使患者能准确感知信号并对此作出适当的调整[13]。国外的研究发现[14]:其机理主要是:通过调整中枢植物神经通路,达到改善肠道功能及调整心理状态,反复重复以上的训练,调整患者神经反射,导致下丘脑和大脑皮层局部神经和体液发生良性变化,从而达到重建排便反馈通路、减轻功能性便秘的效果。

焦虑、抑郁症是一种以显著而长期的心境、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异构疾病。既往的研究显示,焦虑、抑郁症患者表现为思考和决策能力障碍、睡眠障碍、精神运动障碍等,更有甚者甚至发生自杀意念[15]。胃肠道的疾病除遗传因素影响外,同时也受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心理状态等等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慢性便秘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评分通常高于常人,由于长期精神压力过大和情绪障碍,从而引起了肛门内括约肌松弛,直接下调了自主神经对结肠的控制。既往研究提示,通过心理干预确实也可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其他疾病的治疗效果[16]。

通过我们的研究提示:治疗组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提示通过生物反馈治疗联合心理护理的治疗,患者的焦虑、抑郁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功能性便秘有明显缓解,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功能性便秘的发生、发展与患者的情感、精神状态有关,功能性便秘患者往往伴有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通过我们的心理护理治疗,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得到了改善,提高了患者对生活及我们治疗的信心及对治疗的依从性。生物反馈治疗是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这种类型患者排便时通常肛门外括约肌功能是亢进的,肛门收缩明显,直肠的敏感性明显降低并引起肛管运动异常。而生物反馈治疗的功能就是松弛盆底肌,协调结肠、直肠的运动,增强排出大便的能力,从而改善患者排便的功能。生物反馈治疗可以增强自主神经的功能,从而达到支配肠道的能力,使盆底肌群进行自主性收缩和放松,有效改善肌肉紧张和不协调情况。我们的结果也提示通过生物反馈治疗后,原来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便秘有了明显缓解,这与国外的研究是一致的[17]。

心理护理及生物反馈的联合治可以提高功能性便秘患者对生活的满意度及质量,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的功能性便秘情况。

猜你喜欢
生物反馈功能性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光明少年(2024年5期)2024-05-31 10:25:59
更正启事
基于生物反馈的非遗表演沉浸式体验与交互研究
包装工程(2023年20期)2023-10-28 03:19:14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4
心理感受
娃娃画报(2019年11期)2019-12-20 08:39:45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模具制造(2019年3期)2019-06-06 02:10:56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补中益气汤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