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 兵,赵学章
(成飞医院眼科,四川 成都 61009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微血管严重眼科并发症,是中老年人群主要致盲因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需要及时治疗[1,2]。激光治疗是针对该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案之一,可有效缓解与稳定病情,因此本研究为探讨与比较改良激光光凝与传统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入院的110例DR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5例。所有患者均满足1984年中华医学会制定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标准》[3],且经眼底荧光造影确诊为单眼病变,同时排除[4,5]:①合并其他严重躯体疾病患者;②激光治疗禁忌证患者;③存在远期失访风险患者等。其中,改良组男32例,女23例,年龄41~78岁[(55.4±7.9)岁],病程7~18年[(11.5±3.0)年],左眼30例,右眼25例,DR Ⅲ期41例,Ⅳ期14例;传统组男31例,女24例,年龄40~75岁[(54.1±8.0)岁],病程8~19年[(11.8±3.7)年],左眼35例,右眼20例,DRⅢ期40例,Ⅳ期1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眼侧与DR分期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患者均予相同控制血糖方案,传统组给予传统激光光凝治疗,即在视网膜颞下、颞上、鼻下与鼻下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其中参数为:光凝直径为300 μm,单次光凝点数为400,能量为120~240 mW,曝光时间为0.1~0.2 s。改良组给予改良激光光凝治疗,即在黄斑区格栅状C型光凝,其中光凝距离中心凹向外500~600 μm,以直径100 μm的光斑圈以中心凹为圆心呈2~3排环形光凝,其中参数:能量为120~200 mW,曝光时间为0.1~0.2 s,其产生的Ⅰ~Ⅱ级光斑间隔达1个光斑直径;后级、赤道与远周边处以300 μm直径光斑进行光凝,其中能量130~220 mW,曝光时间为0.15~0.3 s,其产生的Ⅱ~Ⅲ级光斑间隔达1个光斑直径,并按顺序依次在视网膜颞下、鼻下、颞上与鼻下进行光凝治疗,并对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显示的无灌注区与新生血管区进行光凝,其中参数为光斑间隔0.5个直径,单次光凝点数为500~600,共计四次,总光凝激光点累计为2000~2400个。
1.3检测方法国际表针视力表检测视力、OCT检测黄斑中心凹厚度、眼底彩色照相检测微血管瘤数目、眼底荧光素造影检测渗漏面积等。日本AU5800生化检测仪、BIO-RAD公司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仪检测糖尿病指标。生活质量参考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特异性生命质量量表(DSQL),包含四个维度,并计算总分,分数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差。眼底变化中以复诊可见清晰光凝斑,色素斑间隙偶见微动脉瘤或小出血斑,毛细血管无灌注区与新生血管消失为显效;复诊可见光凝斑痕迹,色素斑间隙可见微动脉瘤或小出血斑,偶见新生血管为有效;复诊眼底情况无变化或病情恶化为无效;荧光血管造影情况中未见荧光素渗漏或新生血管为稳定,造影显示病变减少为改善,造影显示无变化或加重为无效。水肿吸收率>95%为完全吸收,30%~95%为部分吸收,<30%为未吸收。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患者眼科病变参数与糖尿病指标比较改良组患者治疗后黄斑中心凹厚度低于传统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眼科病变参数与糖尿病指标
2.2两组患者眼底变化比较改良组眼底变化总有效率高于传统组(χ2=5.238,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眼底变化 [n(%)]
2.3两组患者荧光血管造影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荧光血管造影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85,P>0.05)。见表3。
2.4两组患者水肿吸收情况比较改良组患者水肿总吸收率高于传统组(χ2=5.986,P<0.05)。见表4。
2.5两组患者远期生活质量比较改良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DSQL总分低于传统组(P<0.05)。见表5。
表3 两组患者荧光血管造影情况 [n(%)]
表4 两组患者水肿吸收情况 [n(%)]
表5 两组患者远期生活质量比较 (分)
DR属于糖尿病最常见微血管并发症,主要因视网膜缺血缺氧所引发视网膜新生血管与血管纤维膜形成,进而引发纤维增殖、玻璃体出血与视网膜脱离等症状,可引发新血管性青光眼,具有病情不可逆、进行性加重的特点,是造成中老年群体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属于我国严重公共卫生学问题,因此需要及时治疗[6~8]。
针对该病的治疗,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需要及时予以手术治疗。目前,临床上治疗方案较多,其中玻璃体切除术、玻璃体药物注射等手术具有创伤高、费用高等特点,并且视力恢复效率较慢,多数患者需要仰卧位配合治疗,治疗过程舒适度存在问题,尤其对于年龄大的患者,接受程度较低,因此存在局限性[9~11]。
激光治疗是近些年来针对该病的新型治疗方案,主要通过减少视网膜缺血血氧面积,降低眼内环境中新生血管生成因子水平,抑制血管生成,并使已形成的新生血管消退坏死,从而改善视网膜与脉络膜的血流量,闭塞广泛异常的毛细血管分流系统,使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恢复正常,并有助于代谢产物的排出,使血-视网膜屏障系统重建,从而缓解视力问题[12,13]。
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是其中较为传统的激光治疗方式,主要对视网膜颞下、颞上、鼻下与鼻下进行光凝治疗,但该术式对于不同分期的DR,治疗后预后效果存在差异,对治疗时机的把握格外严格,因此有部分学者将其进行改良,以便适合更多患者,并提高治疗效果。改良激光光凝术是在传统术式的基础上增加后级、赤道与远周边处的光凝,使其向周边多出两行激光斑,因此可加速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消退[14~16]。改良激光光凝术优先进行格栅样光凝,并重点光凝无灌注区与新生血管区,因此大幅度提升光凝范围,对疾病的治疗意义重大。
为探讨与比较改良激光光凝与传统激光光凝治疗DR的疗效,将我院3年余110例研究对象进行临床随机对比。数据显示,改良组患者治疗后黄斑中心凹厚度显著性低于传统组;治疗后6个月DSQL总分显著性低于传统组;眼底变化总有效率与水肿总吸收率明显高于传统组;两组患者荧光血管造影总有效率不存在明显差异。可以看出,改良激光光凝术可明显改善黄斑中心凹厚度,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并改善症状,从而改善远期预后。综上所述,相比较传统激光光凝术,改良激光光凝治疗DR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