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第二幼儿园 李 芳
适龄目标:大班
设计意图:《狐狸爸爸鸭儿子》故事情节幽默风趣,引人入胜,故事画面形象生动,是一本非常适合大班孩子阅读的优秀绘本。整个作品体现了融融的亲情,充满幸福之感。我想《狐狸爸爸鸭儿子》这样一本优秀的绘本能触及孩子心灵最柔软的东西,让孩子体验爱与被爱的幸福,学会用感恩的心来面对世界。
教案备注[课时建议]1课时教学详案[活动目标]1.仔细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2.大胆想象并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狐狸情感的变化。3.体验关爱生命的幸福感,感受爱与被爱的快乐。[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狐狸爸爸鸭儿子》P P T;可活动的鸭蛋图片(后面附有一只鸭子图片);背景音乐。2.经验准备:幼儿对孵蛋的方法和过程已经有所了解。[活动过程]一、出示狐狸图片,情景导入。师:你认识它吗?你喜欢狐狸吗?为什么?狐狸聪明又狡猾,但老师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只不一样的狐狸。二、教师引导幼儿观看P P T,理解故事内容。1.教师讲述:狐狸肚子饿了就到处找东西吃,他来到河边的草丛里,东翻翻,西找找,竟然发现了一个大鸭蛋。师:狐狸发现了大鸭蛋,他的心情会怎样呢?你觉得狐狸会怎样做?理解并表演:一个箭步、迫不及待。师:迫不及待什么意思?谁能表演一下?2.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幼儿自由讲述)3.吃蛋还是吃鸭。(观察图片,揣摩人物想法)师:狐狸嘴里含着蛋,脑袋里想着什么呀?大胆猜测:你觉得狐狸是喜欢吃鸭蛋呢,还是喜欢吃肥嘟嘟的鸭子呢?有什么办法能够吃到鸭子呢?你能帮狐狸想想办法吗?4.狐狸决定孵蛋于是,狐狸决定把鸭子孵出来再大吃一顿。5.引导幼儿了解狐狸爸爸孵化小鸭子的经历。出示图片:狐狸用了哪几种方法孵蛋?(幼儿自由发言)师:狐狸孵蛋的第一种方法是什么?你觉得这个办法好吗?为什么?师:狐狸孵蛋的第二种方法是什么?请你来学一学。你感觉怎么样?师:第三种方法是把鸭蛋绑在肚子上?这个办法怎么样?说出你的理由。看发生了什么事情?师:最后,狐狸在草地上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个办法,他是怎么做的呢?用“今天我给你介绍一只不一样的狐狸”进行转折,激发幼儿了解后续故事情节的愿望。让幼儿通过理解词语“迫不及待”,用动作模仿狐狸,感受狐狸饥饿的程度和想要吃鸭蛋的迫切心情。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关注细节,大胆猜测,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大胆猜想,预测故事发展走向。了解狐狸爸爸孵蛋的艰辛过程:通过猜想,了解狐狸孵蛋的方法,分析每一种孵蛋方法的不足,亲身体验狐狸孵蛋的痛苦,感受狐狸孵蛋的不容易。
6.用图片演示小鸭出壳,引导幼儿体会狐狸孵出小鸭后的激动心情。师:终于,孵蛋第二十一天的时候,狐狸突然被一个声音惊醒,他连忙把鸭蛋吐了出来。蛋壳上竟然有了裂痕。你们猜,发生什么事情了?教师用蛋壳教具演示小鸭孵出来的情景。师:狐狸的美梦成真了,他激动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7.狐狸成爸爸出示图片:小鸭钻出蛋壳。师:狐狸会不会一口把小鸭子吃掉呢?出示图片:狐狸给小鸭找吃的。理解:狐狸从第一天起就计划着吃到肥嘟嘟的鸭子,可为什么辛辛苦苦等到第二十一天、终于能吃到鸭子的时候却放弃了呢?8.阅读情景图片,帮助幼儿了解狐狸爸爸与鸭儿子相处的情况。出示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狐狸爸爸和鸭儿子是怎样在一起相处的?师:鸭儿子要睡觉了,狐狸爸爸为他做了什么?鸭儿子会对狐狸爸爸说什么呢?狐狸爸爸看到鸭儿子可爱的睡相又会说什么呢?师:为什么狐狸爸爸身上系着绳子?仔细看看狐狸的眼睛,眼里充满了对鸭儿子的爱,多么亲切慈祥的狐狸爸爸啊!三、总结点题。1.故事讲完了,听了这个故事你感动吗?2.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四、情感延伸,结束活动。师:你们的爸爸平时是怎么爱你们的?你又是怎样爱你的爸爸的呢?小结:因为爸爸是一家之主,要撑起整个家庭,所以平时工作很忙,没有太多的时间陪你们,但是他们也会尽量抽出时间陪你玩游戏,给你们讲故事,牵着你的小手到公园去散步。爸爸们不会轻易地说出:宝贝我爱你,但是他们时时刻刻都在关爱你们。用鸭蛋教具展示小鸭破壳而出后狐狸激动的心情为理解故事接下来的情节转折做好准备。通过两个思考、两个问题来理解狐狸为什么不吃小鸭——原来,在狐狸孵蛋的二十一天中,早已和小鸭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从今天起,狐狸决定做小鸭的爸爸,让小鸭做自己的儿子。引导幼儿调动自身已有经验,回想爸爸和自己相处的温馨情景,感受爸爸对自己的爱,激发幼儿对爸爸的爱。[活动延伸]科学区:展示鸡蛋孵化过程的图片,了解哪些动物是卵生的。阅读区:和爸爸有关的书籍《狐狸爸爸鸭儿子》《我爸爸》等等。表演区:绘本《狐狸爸爸鸭儿子》和表演道具。美工区:投放各种各样的蛋涂色材料。
反思:
绘本内容的选择符合大班幼儿爱模仿的生理心理需要,能引发幼儿阅读兴趣;在活动中充分运用了期待原理,让幼儿边读边猜想,带有很强的趣味性;整个活动采用多种形式阅读,引导幼儿关注图画中的文字符号,注重培养了幼儿早期文学阅读能力;为幼儿创设了敢说有话说的宽松环境,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幼儿的语言进行了积极的回应。一系列的问题衔接紧密,层层递进,很好地支持了幼儿理解故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