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丹 ��
摘 要: 机器人的发展是当前科学技术的前沿,能培养学生更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与四经一校倡导的自主学习相辅相成。
关键词: 机器人;社团活动;机器人比赛;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1-0093-01
机器人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领域,有着高度综合渗透性、前瞻性、创新实践性。它是以创新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科学品质、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平台,在机器人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值得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问题。
一、机器人社团活动开拓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机器人社团活动中,充分发挥其操作便捷、结构善变等优势,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指导学生利用厂家提供的教材,选用乐高机器人套装中的各类器材搭一个高而稳的高塔。其中形状和结构不限,任由学生自由发挥。孩子们听清要求后,马上开动脑筋着手操作起来。在短短的十几分钟内,孩子们竟搭建出十余种不同类别的作品:有的将高塔的底座建成拱形,有的将高塔的整体形状接近于圆顶形,有的在塔的周围按上了几个小风扇(学生这样设计为了减少风的阻力。)……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的智慧火花被点燃、发散性思维被启迪,进而发展了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能力。
二、机器人活动激发了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就会激发潜在的学习愿望和动机,努力探索,乐在其中。然而兴趣不是天生的,它的发生和发展受后天学习环境的影响。机器人的学习集积木、电动机、传感器、小灯泡、梁、销、轴等配件于一体,材料新颖多样,创作灵活多变。在活动中,学生既动手又动脑,这种“做中学”的形式学生非常喜欢,教师以此为契机,充分挖掘机器人与科学知识的相关性,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例如在组织学生参加FLL工程挑战赛中,利用机器人独有的马达、梁、轴,齿轮等材料,让学生通过编写程序,完成赛场的每一个任务,力争取得最多的分数。在比赛中,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观察对手,临场改变战略。学生在比赛中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胜不骄败不馁。比赛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我深刻体会到学生对活动的喜爱,对获得知识的渴望以及探索知识的主动。
机器人的使用面极为广泛,在它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是直接参与者,老师只是提供基本知识和信息的推动者。学生在不满足现状的时候,在追求新的设计的时候就要深入进行研究和实验,新的目标激励了学生的求知欲,极大地激发了学习创新的兴趣。
三、机器人活动增强了学生科技创新的意识
创新意识是创造的前提和关键。机器人的教学与制作过程,正是锻炼意志、培养和增强创新意识的过程。机器人的学习环境不受传统教学环境的局限,强调自主式和开放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这对于营造一种创新氛围是极其重要的。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发挥想象、大胆质疑,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与老师开展辩论,并给学生充分发表见解的机会,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四、机器人教学培养了学生科技创新的能力
学生有了创新改进的想法,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要让学生仅仅停留在思考的层面上,而要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实践研究中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机器人的設计从方案制定到具体实施,全部过程由学生独立完成,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转向主动,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自主选择知识,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学生通过研究分析,可以用各种方式去设计机器人,极大地发挥个人潜能,培养了学生的设计能力、实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创新素质水平。
五、机器人教学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在社团队伍中,有一直学习机器人的,也有对机器人感兴趣,从来没接触过的学生。这样在社团活动中,学生会自动的分成组,有基础的在一起做一些任务,没有基础的就会很盲目,无从下手。为了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把学生进行对接。社团活动时间的前半部门为有基础的帮助无基础的,后半部分时间为自由活动时间。这样,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可做之事,不会浪费时间。每一个人通过参加社团活动,都会有所收获。这样在一些比赛中,可以组织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得到更多的锻炼。
总之,机器人社团活动在初中生的创新教育活动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迎合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综合能力、创新素质具有重大的意义。在不久的将来,机器人教学也将会走入课堂,成为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优秀平台。而南昌中学也将稳步发展好机器人社团活动,让更多对机器人有兴趣的人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出科技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王贵敏 《浅谈机器人活动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2015年5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5年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