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2018-10-21 13:39王磊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形式读书课文

王磊

摘 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还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这就为我们的语文教学确立了一个方向:语文课堂上必须重视朗读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教学

怎样指导学生读好书、好读书,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需探讨的问题。大量教学实践证明,阅读教学要落到实处、搞扎实,就必须从最根本的朗读上多下功夫。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读”出发,把“读”贯穿教学全过程,把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作为阅读教学的根本。它体现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体现了以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为课堂教学的本体,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理念在朗读教学中的落实。

一、当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教学中,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占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如雁掠过。

2.朗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朗读训练,往往是甲生读了乙生读,男同学读了女同学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

3.朗读的面窄。不管是检查性的朗读还是讲析、答问之余的所谓感情朗读,教师往往盯着几个尖子,读来读去,就是那四五个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是规规矩矩坐着当听众,

4.只求形式不求实效。一般一节课朗读安排了三、四次(相对环节而言,非指读的人次),有安排却未到位,有形式却无多大实效,往往是琅琅书声骤然响起,不到1分钟,又在教师的示意下戛然而止,朗读成了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

二、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策略

1.培养学生读的兴趣

读的形式多种多样,有领读、齐读、自由读、个人读、分角色朗读,等等。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每种形式读的特点,选择适当有效的方法来朗读。各种形式可以交替进行,富于变化,使学生感到新鲜,吸引人,充分地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读的兴趣。如讲读《惊弓之鸟》一课时,我采取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让学生不仅读出不同身份的人物特征,而且加入表情和动作。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把课文读熟,而且要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这样,学生便兴高采烈、津津有味地准备,争先恐后地表演,在欢笑中不仅锻炼朗读水平,而且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更增强朗读的兴趣。

2.打好朗读的基本功,保证读书的时间

要读好课文,首先把课文读正确,打好朗读的基本功,即做到“五不”: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读破句子,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读书也不例外,就这点来讲,最好从一年级抓起,严格要求,学生读书时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学生达到正确朗读,也就初步形成了读书能力,那么把课文读流利也就水道渠成了。

教師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成度。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让华俏形式的、没有实效的小组讨论让位给读。

3.营造情境,让学生传神朗读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深入体验文章主旨的过程中往往会有一种情感的涌动。正所谓:境伴文出,情从境生,营造生动的情境,触动心弦,引发读者与作者的感情共鸣在朗读中很重要。

(1)设置问题情境。“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朗读课文前可设计几个简单的思考题,如:这篇文章写了哪几件事或哪几个人?文章写了哪几个场面?文章的线索和感情基调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读全文。也可以选择学生喜爱的或者较精湛的语句、段落,有质疑地读,如:你为什么喜欢这个段落或句子?你认为哪个词用得比较好?读这些文字你想到了什么……“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逐渐实现读有所悟,情有所感,理有所谓。

(2)多媒体再现情境。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形、声、色结合,直观形象,表现力和可控性强。它打破了课堂四十分钟的时空限制,古今中外、上下千年、沟通现实、引发想象、动静相映、虚实相生,生动地再现了抽象的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具体事物,为学生所喜闻乐见。

4.个性朗读,形式多样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如果只用一种形式、一个腔调,时间长了,学生也会感到乏味。为了让学生对朗读永远有兴趣,在平时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内容,做到“堂堂有新招,篇篇有花样”。童话可采用轮读课文的方式讲故事;散文可采用配乐朗读的方式设情境;对话多的文章可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练口才;介绍事物的文章,采用默读抢答的方式理解课文。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交融的氛围,让学生朗读时全心投入,真正感悟到语言美、意境美,同时通过领读、范读、赛读、演读、自由读等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展示个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提高朗读能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保证读的时间,激发读的兴趣,指导读的方法,学生就会愿读,爱读,善读,读出文章的情,读出文章的味。

参考文献

[1]刘华,朱卉,张学成.成就动机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科学,2006,22(3):89-91.

[2]唐修君.新课标体系下语文课“参与―发展”教学模式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形式读书课文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我们一起读书吧
例谈机械能守恒定律几种形式的应用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