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市毛竹低改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2018-10-21 04:13何晟
乡村科技 2018年14期
关键词:毛竹

何晟

[摘 要] 毛竹的生长、丰产取决于其生存环境,本文基于毛竹丰产林及低产林各因素结构指标,分析福建省邵武市毛竹林低产的原因,并提出低改丰产竹林的关键技术措施,以期实现目标经营、科学管理,从而提高毛竹林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毛竹;丰产林;丰产林改造

[中图分类号] S7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8)14-74-3

毛竹,又称为楠竹,原产于我国,是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植物,同时也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广、开发利用价值最高的竹属植物。毛竹的种植对于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及生物环境均有一定的要求,同时与毛竹种植周边的环境相互影响。一方面,良好的生长环境为毛竹生长提供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另一方面,毛竹生长为周边环境提供充足的养分,为促进周边植物的分布和生长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毛竹的生长具有一定的地理范围要求以及一定的生长规律,掌握毛竹的种植及生长规律,对于提高毛竹的生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邵武市毛竹分布区生态环境概况

1.1 地貌

福建省邵武市以丘陵地带为中心,其中低山阴(半阴)坡海拔500~800 m,是最适宜毛竹生长的地块。

1.2 气候

邵武市属典型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雨热基本同期,年平均气温14~18 ℃,年均降水量1 787 mm,相对湿度79%,无霜期276 d,降雪5~10 d。

1.3 土壤

土壤以红壤为主,黄壤次之,紫色土、草甸土地有零星分布,红壤面积22.00万hm2,占山地总面积的94.7%,分布遍及全市各地,尤以中部的低山丘陵为主要分布区。黄壤0.92万hm2,占山地总面积的4.0%,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中南部的中低山地。按林业生产力等级划分,全市Ⅰ类地面积3.97万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17.0%;Ⅱ类地面积9.53万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41.0%。

2 毛竹丰产林及低产林各因素结构指标

邵武市现有竹林面积4.02万hm2,其中毛竹林面积3.92万hm2,是福建省重点竹产区之一。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邵武市林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随着笋竹制品市场的日益强大,竹农在经营竹山过程中得到了实惠,因此激发了竹农发展现代化竹区的积极性。

2.1 毛竹丰产林标准及各因素结构指标

邵武市毛竹丰产林主要分布在邵东地区(洪墩镇、拿口镇、卫闽镇),最适宜毛竹生长,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最适宜区,邵中、南属适宜区。为提高毛竹的生长量,需要选择最适宜区进行毛竹的种植,利用自然环境提高毛竹自然生產力,即为丰产林指标(见表1)。

2.2 毛竹低产林产量指标

邵南地区(和平、桂林)属边远山区,由于长期以笋用林为主,加之林地板结,毛竹林严重受到威胁,而邵东地区立地条件、气候因素较好,但由于毛竹承包给个人经营,由于各种原因,承包者只管眼前利益,超强度采伐,毛竹山667 m2株数极端下降,毛竹越砍越少,造成大量竹林低产。毛竹低产林指标见表2。

3 邵武市毛竹林低产的原因

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及毛竹种源因素是邵武市毛竹产量低的主要原因,邵南地区极其严重,邵东地区有少部分。

3.1 长期不合理经营

邵武市长期以挖笋为主,造成毛竹低产,竹鞭老化,根系不发达,纵横交错,重叠密布,影响侧芽萌发。没有及时抚育,土壤板结,从而不利于毛竹林生长。

另外,在邵武市边远地区,劳动力外出打工,由于劳动力缺乏,毛竹山长期处于失管状态,杂乱混交,林相不整,杂灌丛生,妨碍毛竹生长。而且当地人有笋就挖、有竹就砍,造成毛竹林生产力低下。

3.2 滥挖竹笋,新竹产量低下

竹林的密度会影响到新竹的产量,在一定条件下,立地条件越好,毛竹林密度越大,毛竹产量就越高。但是,邵武市毛竹林采伐过度,挖笋量过大,导致新竹产量低下。

毛竹竹笋由于所处生长时节的不同,其出土顺序及成竹比例也有一定的差异性。冬笋立冬前的成竹率低,且多为浅鞭笋。而立冬至春节这段时间内萌发笋的成竹率高,大多为下层笋,笋根多,体积大,尖削度小。立春至雨水这段时间内发的笋,成竹率也高。因此,不论进行冬笋还是春笋的挖掘时,需要做好挖笋数量控制,合理采挖,达到留笋长竹的目的。

4 低改丰产竹林的关键技术措施

4.1 保竹护笋是低改丰产的基础

根据毛竹的生理、生态特性,毛竹的茎是中空的,而地上冒出的茎发笋成竹,毛竹的地下茎即为竹株主径(也叫竹鞭),而毛竹的地上竹株则为主茎分枝的地上蔓延。竹养鞭,鞭也养竹,同时鞭上长笋,笋萌发成竹,只有鞭强笋壮,才能长成好的竹林[1]。

4.2 毛竹林低改丰产的核心是水肥管理

肥料的分解需要充足的水分,肥料的有效分解对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起到积极的作用,可以提高土壤肥力,进而达到丰产的目的。据相关资料显示,对毛竹生长产生重要影响的要素,一个是水肥,另一个是温度,毛竹是四季常绿型植物,喜水喜肥,不耐淹渍,地下土壤根系发达,对于养料的需求较大,需要提供足够的养料才能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

4.3 科学经营,调整竹林结构

4.3.1 调整竹林结构。竹林增长,主要在于青壮竹,为提高毛竹林的生产量需要控制好老竹与青壮竹在竹林中的分布比例,完善竹林的毛竹年龄结构,同时控制好毛竹的采伐工作,遵循“四看四砍”原则:一看密度,667 m2立竹数100根以下应死封禁砍;二看竹龄,“存三去四莫留七”;三看竹质,砍去弱、小、病、残和风折竹,保留健壮竹;四看大小年,选砍大年竹,选留小年竹。

4.3.2 调整立竹度。立竹稀疏,叶面积的指数低,会降低新竹的生产量,因此要合理调整立竹度:①新竹林竹株小,宜密;②老竹林竹株大,宜稀;③培育小径竹,宜密;④山麓山谷宜密[2]。

4.3.3 合理调整毛竹林的均匀度、整齐度。毛竹林经营遵循砍密留稀、砍小留大、砍差留好的“三砍三留”原则,如此可以大大提高毛竹的复壮目的。对此,越早作安排越好,在毛竹开始冒笋时做好竹笋的留养工作,采挖竹笋时做好比例控制,适当疏筍,合理留笋,挖除退笋,留养健壮笋。

4.3.4 调整地下土壤结构。做好毛竹生长区域的老鞭、死鞭、竹兜及树根的清理工作,改善毛竹的地下生长空间;做好杂草清理工作,培土施肥,套种绿肥[3]。

4.4 按不同的经营类型进行抚育管理

毛竹林经营管理中进行的各种经营管理活动,会对毛竹的生长产生重要影响。人为控制毛竹生长所需的水、光、气、热等环境要素,可以提高毛竹竹林的生长速度。对毛竹生长进行管理时,需要针对毛竹的生长特性提供针对性的管理,提高竹林产量,增加出笋率,提高竹株品质,发挥传统技术配套,就能达到高产和稳产。

4.5 竹林保护是低改丰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做好竹林保护工作,其内容涉及竹林的病虫害防治以及竹林生长保护工作,防止竹林生长期间出现乱砍滥伐或者是人畜破坏的现象。为保障竹林健康生长,必要时可以成立专门的竹林保护机构或者竹林生长保护专业队伍,同时做好竹林的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竹林健康生长。

5 结论

由于邵武市毛竹山相对在边远地区,交通不便,近年来边远地区人员普遍外流,农村劳动力严重短缺,因此靠人工劳力抚育竹山已不大可能。竹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研究推广与信息发展缓慢,造成竹业科技进一步滞后,竹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了竹山集约经营,单位面积产值较低。竹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滞后,病虫害防治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测报检疫手段简单落后,防治水平低,突发性病虫害频发,严重影响竹林生态功能的发挥。现有毛竹林都为个人承包,周期长,投入少,砍伐严重,抚育管理未跟进,造成低产毛竹林增多。

因此,笔者建议为改善目前这种落后状况,应以市政府牵头,以林业局为主,组织各乡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到实地进行规划,根据实地条件,逐片核实低改毛竹林地,把大面积竹山承包者召集起来,以点带面,讨论研究切实可行的方案,从资金投入、基础设施等方面引导调动农民对低改毛竹林进行积极改造,为将来发展丰产毛竹林打下坚实基础[4]。

参考文献

[1]范蓉.毛竹林丰产栽培管理技术[J].林业勘察设计,2010(2):138-141.

[2]蔡嘉兴.毛竹林丰产栽培管理技术[J].农技服务,2016(5):161.

[3]肖立平.毛竹低改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J].竹子研究汇刊,2002(2):36-40.

[4]叶明,叶增新.以浙江省庆元县为例浅谈毛竹的高效栽培技术及其经济效益[J].科学决策,2008(10):174.

猜你喜欢
毛竹
伐竹工
卖竹记
节骨草和毛竹苗
寒 秋
节骨草和毛竹苗
敲竹杠
雷达的不甘心
那是我哥,帅不
那是我哥,帅不
激流中的竹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