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教育的创新思维培养分析

2018-10-21 21:21李柏成何么莲
市场周刊·市场版 2018年16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小学教育培养

李柏成 何么莲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认知快速成长的一个关键时期,小学教育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决定学生基础的牢固性,对学生今后学习发展具有直接影响。小学生好动活泼,虽思维和智力尚未成熟,但具有高度的思维活跃性,是培养其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各科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本文分析了小学教育中创新思维培养的问题,及培养原则,并提出基于小学教育的创新思维培养对策。

关键词:小学教育;创新思维;培养

随着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小学教育观念也逐渐从只关注考试成绩向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向转变。然而在教育实践中,部分小学教师仍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更关注学生学习成绩,采取理论灌输,强制、机械的方式进行教学,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思维开始僵化,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对学生成长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在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帮助学生突破固有思维,形成独立人格和独立思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1]。

一、小学教育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问题

应试教育具有一定的公正、公平性,能起到控制利益分配中争议的作用,但为了使考试公正客观化,考试试题必然会选取答案争议小的题目,这种教育方式无形中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模式,受到应试教育影响,学生必然只能照本宣科,机械记忆,缺乏独立思考的机会和时间,没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在传统教育驱使下,小学课堂教学难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对学生思维情况展开教育,造成学生形成“学习等于机械记忆”的学习观念,学生逐渐失去独立思考的意识,不具有创新思维[2]。

二、小学教育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原则

(一)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独立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说出自身不同观点,在质疑中获取新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内涵的理解。教师教会学生必要的学习方法、科学的学习思路后,在课堂中就要鼓励学生围绕课堂教学内容大胆质疑,鼓励其标新立异,在质疑中形成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思维路径,沿思维路径培养创新精神,只有提高学生思维独立性才能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3]。

(二)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

在小学教育中,学生思维模式固定是其思维创新不足的主要原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尝试思考同一问题,针对同一问题寻求多样的解决方,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此外,教师还应采取多样化的学科教学方法,向启发式教学课堂转变,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状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获取知识。

(三)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在小学教育中,教师要在学科教学活动中贯彻新课改要求,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根据学生实际学习兴趣、性格特点、偏好等创新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围绕教学活动进行创新。教师要努力营造平等、自由的课堂教学氛围,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教学关系,少用强制命令,多用启发性语言,鼓励学生表达自身观点,引导学生大胆创新[4]。

三、在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

(一)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

小学生活泼好动,对外界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在小学教育中各科教师应紧抓小学生这一性格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活跃其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将教学内容放在生活场景中提高学生的熟悉度和敏感度,让学生自主感知生活。例如:小学数学的加减乘除算法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菜市场、超市等场景,设置相关的消费问题,让学生结合以往经历解决问题。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围绕学生兴趣采取游戏教学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创新思维。例如: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描述相关诗句,让学生联想更多的诗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丰富学生学习内容。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多提具有情境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独立思考,并采取小组讨论、学生辩论等形式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身看法,促进学生思维碰撞,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二)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

小学生思维还停在形象思维层次,更乐于通过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取感知内容,探究知识内容。因此,小学教师应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动画、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元素将课堂教学内容具体化、生动化,让学生能够更直观了解所学知识内容。此外,教师还应在教学中运用色彩、线条等形成对比,突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过媒体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给学生更全面的感官体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三)正确使用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教师应不断创新评价方式,采取多元化的教學评价综合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针对性采取调整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创新活动给予鼓励性、赞扬性评价,总结学生思维闪光点,鼓励学生持续进行创新活动,围绕创意大胆实践,指出学生错误思维,予以改正。通过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等评价方式分析学生的综合学习情况,采取针对措施,调整教学计划,培养学生创新思维[5]。

四、结语

总之,小学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也是一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时期,小学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为学生创造思维发展的良好环境。同时采取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正确使用教学评价等措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作者单位: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朋兴乡挂口小学)

参考文献

[1]杨国福.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开展创新教育的对策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8,11(02):138.

[2]李彦国.小学教育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12(01):177.

[3]余瑞芳.小学教育中的创新思维培养探析[J].新课程(中),2018,11(01):246.

[4]庞伟.基于小学教育的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J].成才之路,2017,15(36):3.

[5]王海玲,王宝珠.试析小学教育中的创新思维培养方式[J].中华少年,2017,17(34):262.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小学教育培养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