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彦国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渠道面临着多重选择,如何探索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渠道,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里成为了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平台+就业”、“信息+就业两种模式,探索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关键词:“互联网+”;平台+就业;信息+就业
目前,又逐渐多出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一大难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党和政府越来越关心和重视这个问题。为了使国家更有效的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为了我国的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为了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为了大学生的学习、就业和健康成长,应密切关注和研究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方式较为单一,多采用报告会或讲座等形式,且指导方法仅限于就业信息发布、择业技巧及方法讲解、方针政策讲解等。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面有着多重选择,利用网络招聘和就业信息平台建设,促进高校、用人单位、大学生三方合作,发挥互联网的便利优势,有助于开拓大学生就业渠道,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里。
一、“互联网+主要特征
谈及“互联网+”,更多人多了解的是,“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平台上加上一个传统行业,好比给这个传统的行业加上了一双“互联网”的翅膀,使它更好的助飞传统行业。例如互联网+金融,因为与互联网相结合,所以诞生出了很多普通用户触手可及的理财投资产品,比如余额宝、P2P投融资产品等理财投资产品;而互联网+餐饮,则顺其自然的诞生了许多外卖网站和团购等等。但这并非简单的两者相加,它是利用了互联平台,让互联与传统行业进行了密切与深度的融合,创造出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互联网+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跨行跨界融合。“互联网+”应用在传统行业应用的比较多,而这些行业和互联网之间的跨度又很大,于是两者能够融洽到一起也就是一种创新。可以理解为客户消费转化为投资的一个过程也是行业之间的融洽,大家可以共同参与与创新。
(二)创新驱动。粗放型是我国最早的资源驱动型,但是这种方式目前已经不能再继续下去,要想发展下去需要转变方式,而创新驱动这种方式可以很好的促进发展。要想达到创新的目的,需要用互联网思维来改变目前的境况。
(三)重塑结构。原来的社会结构、经齐结构、文化结构和地缘结构,已经在慢慢的被信息化、全球化、互联网化所打破。目前社会治理也正要向着互联网和虚拟技术的方向靠近。
(四)开放生态。“互联网+”它是一种比较开放式的生态,“互联网+”的推进可以使制约创新的这个环节更加优化,让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有更多的机会去创新、去创造。
二、“互联网+”背景下的就业渠道探索
新经济时代下,传统的毕业生就业模式让企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打十个电话约面试,最后能到两个就不错,而从中间渠道投递过来的海里简历更是让HR不堪重负,加之布点分散的企业产生的诸多短期、临时、批里的用工需求,招工难的问题已成为众多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从毕业生角度来说,比较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是预期和现实差距较大,能力和梦想不太匹配,有的则是就算上岗了,也发现工作和自己想的不一样。多重原因混合之下,求职难、招人难,严重不匹配的现象就显现的尤为明显。
互联网通过技术的创新和理念的变革,不仅带来了多样化的新产业形态,也拓宽了高校毕业生多重就业渠道的选择。毕业生随时可以接入任一招聘平台实现:按需聚散"的契约履行,这使得劳动力价值得到了更大的发挥。
(一)“平台+就业”。高职院校建立高效便捷安全的信息就业平台,充分利用现有的互联网通讯工具,为毕业生提供常态化、多元化就业创业服务。高职院校就业信息平台并不能只局限于微信群、QQ群等简便单一平台,还要充分利用院校网站、院校与企业的友好平台,如果能够开发一个动态实习管理APP就更加完美了,在移动终端上的使用将便利性大大提高。
(二)“信息+就业”。及时上传空岗信息,并筛选出质里相对较高、求职者关主较高的信息,为院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选择。高职院校就业信息收集建设,要充分发挥与企业互动性,及时与各个急需人才企业沟通,上传企业基本信息、招聘信息至网络平台,以供毕业生选择。
充分利用“互聯网+”的技术手段,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帮助高职院校学生解决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地就业平台,使学生更好地走上职业化道路。
(作者单位: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名称:“互联网+”河北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的对策研究,课题编号:SQ171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