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玲
摘要:在新课程教育理念下,学生是阅读学习的真正主人。要想把小学生吸引到语文“悦读”之中,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反思。本文所说的“五读法”,就是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所创、反思所得,并在课程实践中获得较为成功的验证,赢得了令人满意的实质性效果,不失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妙方良药。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五读法构建;教学相长
在新课程理念大背景下,学生不但拥有无可置辩的主体学习地位,而且“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才是衡量有效教学(或高效教学)的根本标准。正因为如此,只有“学生做回了学生,教师做回了教师”,才能切实地体现新课程教育理念,从根本上走向“有效教学”的良性发展之路,真正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就语文课程活动来说,“阅读”既是贯穿全程的基础项和常规项,又在其中拥有无可比拟的“半壁江山”份额。尤其在“得阅读者得语文”的教改形势下,如何把阅读主动权真正地“归还”给学习主体呢?笔者立足小学语文教学角度,拟就“五读法”试对此作出简要性阐述。
1.善用“趣读法”,让小学生逐步地走向语文悦读之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情趣教学”有着难以摆脱的依赖性。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通过各类途径和方式,有效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不仅有利于攫取令人期待的“情绪智力”效益,而且有利于把他们逐步引向善教乐学的语文阅读之路。比如,课文教学之前,让小学生首先通过多人学习小组和集体范围内,开展个体朗读、相互对读、小组评读、男女生赛读等活动。
2.善用“图读法”,让小学生逐步地走向语文悦读之路。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可谓“色彩鲜艳、图文并茂”,不仅如此,处于儿童时代的小学生“读图比读文兴趣大”,而且有着“令人惊奇的图画阅读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往往淡化或者忽略了这种“非连续性阅读资源”,这也是形成语文阅读教学长期处于低迷状态的重要因素之一。与之相应的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通过“图文互动”形式,不仅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情趣,而且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們的思维想象能力。比如《嫦娥奔月》,课文插图描绘了——嫦娥在吞下仙丸后“飘飘悠悠”地飞上天去,“碧蓝碧蓝的夜空挂着一轮明月”。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提问“嫦娥在一路飞天中可能会想些什么呢?”让小学生通过“图文互动”,开展合理想象和相互讨论活动,从而把他们再次引向“阅读回归”之中。
3.善用“疑读法”,让小学生逐步地走向语文悦读之路。“疑读法”就是根据阅读对象和具体内容,设计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有启迪性和有挑战性的问题,以此更好地引领学生在“问题意识”中开展阅读思维活动。“疑乃思之始,学之端。”“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运用“疑读法”,不仅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意识,而且能够不断提升他们语文阅读的能力和信念。以《师恩难忘》为例。笔者首先提问:“可用文中哪一句话来解释课题意思呢?”“老师的教诲之恩是什么?请借用文中的语言来表达。”“文中的哪一句话集中地体现了田老师的‘口才好?哪一句话又集中地体现了田老师的‘文笔好?”“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你喜欢文中的田老师吗?为什么?”接着,让小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入读书环节,并自选其中一两个问题进行集中解决。如此而为,既有的放矢,又较好地体现了语文阅读的层次感和梯度性。
4.善用“群读法”,让小学生逐步地走向语文悦读之路。所谓“群读法”,即“群文共同阅读教学法”之意。它是针对传统意义上的“单篇阅读”教学而言的,是最近两三年来悄然兴起于校园并迅速时尚起来的一种新型语文阅读活动模式。“群文阅读”的产生和流行,不仅改进了人们的语文阅读理念,而且在不断地拓展阅读视野,逐步地丰富阅读内涵,较好地提升阅读时效,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语文阅读的宽广度和深厚度。以王安石的《元日》为例。这是描写“春节”生活习俗的一首经典小诗。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本着“同一议题”的导向策略,先后引入了其它“传统节日小诗”,如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杜牧的《清明》、李隆基的《端午》、林杰的《乞巧》、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以此让小学生在“群文类比阅读”中切实地体会到了民族艺术文化的丰富多彩。
5.善用“体读法”,让小学生逐步地走向语文悦读之路。所谓“体读法”,是“学生体验与自主阅读”的简称。就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自主阅读与自主体验相互渗透并有机地融合起来,从而在“手、口、脑”协调互动中有效培养他们的语文阅读意识和实践体验能力。这与“儿童的智慧多出自于他们的手指尖上”有实质性的异曲同工之妙。比如,在教学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时,“为什么黄蝶飞入菜花从中就找不到了呢?”在教学袁枚的《所见》时,“牧童捕捉鸣蝉的经过和结果如何呢?”教师应善于提出诸如此类的问题,以此引发小学生的阅读思考,并让他们联系实际认知和生活经验,在小组讨论、集体交流中,积极开展相互之间的阅读与思考、共享与促进活动。此外,还要把阅读评价的主动权交由学生手里。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坚持并灵活运用“趣读法、图读法、疑读法、群读法、体读法”,不仅有利于把阅读学习的主动权“归还”学生,而且有利于把他们逐步引向语文“悦读”之路。
参考文献:
[1]唐钰.童真与童趣——小学语文教学如何保证学生“在场”[J].语文天地,2015(3).
[2]季科平.童真:小学语文教学追寻的方向[J].小学语文教学,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