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儿童化的有效路径

2018-10-21 10:57李林
小学生作文辅导·下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小学

李林

【摘 要】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顺应童性,激发儿童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童言稚语。本文主要阐述了小学作文儿童化缺失的主要表现、原因以及作文儿童化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 小学;作文教学;儿童化

小学生是作文学习的主体,他们正处于少年儿童阶段,心智发展尚不成熟,他们的观察、思维、语言等方面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他们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去认识社会,如果教师让他们以成人的心理去审视社会、分析问题、表述思想,必然会造成作文教学的错位。

作文教学要顺应童心,追求童真、童趣,引导小学生以自己的视角去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以自己的笔去抒写生活,还作文教学的本来面目。教师要改变作文教学成人化的状况,让作文教学贴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激发儿童的作文兴趣,写出充满童真、童话、童趣的文章,让儿童的身心得到健康、和谐地发展。

一、小学作文儿童化缺失的主要表现

1.内容成人化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过于追求思想性,片面强调文章主题有一定的深度,因而对学生的选材组织、语言表达、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这对成人来说尚有一定难度,更何况一个涉世未深的儿童,因而他们会隐藏自己的天真无邪、美丽的幻想,而刻意杜撰一些风格高尚的人和事。教师以成人的标准去控制学生,决定学生写什么内容、表现什么主题、以何种语言表达,而这些主题不是学生爱写、爱表达的。

2.情感成人化

儿童的作文感性多于理性,如果教师片面强调写作技巧,不关心他们喜、怒、哀、乐等情感的表达,这样他们的写作题材越来越单调、语言越来越干瘪。作文教学只追求形式,忽视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享受不到畅所欲言的乐趣。

3.語言成人化

学生作文中原本真实的语言被遮盖,质朴、自然、充满童趣的语言被掩饰,其童言无忌、异想天开更是没了踪影,写出的文章千篇一律。语文选材尚未摆脱政治化的倾向,因而学生的思维、叙事、表达带有明显的“八股”倾向。教师在评阅作文时,常对生动优美的语句进行圈画以示赞美,但对学生作文的创造性表达却视而不见。

二、小学作文儿童化缺失的主要原因

1.传统观念剥夺了童化作文的主体性

传统的教学没有将学生视作学习的主体,教师将自己的选择强加于学生,要求学生被动接受、顺从权威,不能有自己的思想。教师错误的观念影响了自身的教学行为。

2.功利主义影响了作文儿童化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老师、家长迷恋于对作文分数的追逐,为他们报名各种作文补习班,进行习作练习,以便让他们在考试中能拿到较为满意的分数。当写作成为学生拿高分的手段,就变得程式化,教师在教学中囿于考试评分标准,以“本”为本,不敢越雷池半步。

3.评价机制影响了作文儿童化

一直以来,我国的小学作文受高一级教学评价的影响,教师在评改作文时不遵从学生的内心感受,不了解学生的表达需求和能力水平,只是以高年级学生的作文水平要求中年级学生,以初中的水平要求小学高年级学生,提出“立意新”“选材新”“构思巧”“情节全”的要求,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谈作”色变。

三、小学作文儿童化的有效路径

1.培养儿童的独立意识

长期以来,教师对学生的束缚过多、捆绑太深,导致在作文中千篇一律,缺少情感的波涛、思想的火花,没有儿童对生活的感悟,缺少富有情趣的“童言稚语”。教师要让学于生,为学生提供自主写作的平台,力求减少对他们的束缚,鼓励他们进行自由表达。由于学生长期被动写作、机械操作,难以写出具有创意的作文。教师如果过于追求主题、结构、细节、描写等内容,要求学生注意首尾呼应、过渡自然,甚至将作文训练分成几个“格”,这样可能会收到一些效果,但却将多姿多彩的世界框在“格”内。教师要求学生的作文思想明确,写出有意义的事情,学生只有编造一些假设、空间来表现“意义”,尽量拔高思想水平,这就是“伪圣化”的表现,抑制了学生的多元思想、禁锢了学生的个性语言。

教师要尊重学生,变被动的“要我作文”为积极主动的“我要作文”,尊重学生的意愿、兴趣、需求,让他们选择学习内容与活动方式,为他们提供尝试的机会。教师要正确对待儿童作文,要包容学生不合“情理”、不“正确”之处,要善于发现其中合情、合理、正确的因素,不能简单粗暴地否定学生作文的合理性,“泯灭”他们的作文兴趣。教师要唤醒学生的求知需求,要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探索,自己动手解决问题。教师不“包办”学生,要引导学生独立探索、自主发现,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2.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为基础

儿童的日常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充满着学生的饮食起居、喜怒哀乐。多年来,儿童的生活与学校的教育之间彼此分离,家庭生活、社会实践被异化为超负荷的学习,学生沦为学习的机器。教师要唤起学生的学习愿望,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从中发现新的问题,引发儿童的认知失衡,激发他们作文的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自己的世界中获得自由,感受生活的乐趣,体验生活之美。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要写出富有生机、灵性的文章,教师就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生活场景,融入生活中获得的体验,产生作文的冲动。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情感发展,了解学生的写作过程,将自己的认知情感投入其中,不断探索、不断发现,感受写作的意义。

3.以儿童的语言表达生活

让儿童的话语与自己的生活世界或兴趣点、惊奇点建立联系,他们不乏生动活泼的词语,也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当进入课堂后,他们的语言就会变得枯涩,原汁原味的话语就会变质。教师让学生将看到、听到、想到、经历的内容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出来,不追求语言的华美,就会写出充满童心童趣的文章。

总之,教师要树立儿童观,要树立生本理念,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学生创造民主、轻松的写作氛围,引导他们从生活中选择素材,表达自己对社会、自我、人生的感悟,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

【参考文献】

[1]杨秀槐.让孩子的作文充满童真童趣——谈小学作文的成人化偏差及对策[J].广西教育,2001(10).

[2]徐彩娥.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感性、悟生与个性[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2(3).

[3]黄桂林.丰富学生生活,开辟创造源泉——小学作文教学与创新教育渗透[J].辽宁教育,2001(6).

[4]黄璨.尊重儿童——浅谈儿童教育的基本信条[J].基础教育研究,2002(2).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小学
高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快乐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