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晓庆
【摘 要】 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具有较强的人文性质,属于中国文化的瑰宝。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古诗文占据关键性的地位,它可以帮助小学生正确看待传统文化,同时还可以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文章初步剖析了小学语文教材(苏教版)当中有关古诗文的教学情况,并且提出了针对性的完善建议。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苏教版
一、小学语文教材(苏教版)当中古诗文的教学情况
1.侧重于积淀知识,而忽略了情感体验
某些小学语文教师在讲授古诗文时,会将所有的诗句都表达为白话文,实际上仅仅是阐释词语的含义,这不利于发挥小学生的联想能力,也无法创造意境,会使学生较为消极地学习。我们用其中的一句古诗词来说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用白话文表述也就是“仰头可以看见月亮,低头可以想起故乡”,实际上,这句古诗词所抒发的是思念家乡的情怀,但是用白话文表述出来就失去了美感。总的来说,讲授古诗词,应当鼓励学生多次朗诵,而不能从句子的表面进行理解,这样才能真正感知古诗词所要表达的内涵。
2.教师过度引导,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古诗词实际上是写作者本身的一种情感抒发,学生们可以有各自的理解。不过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教师会更多地围绕课本来讲解,而没有实现知识的拓展,整个教学当中,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过度引导。比如,教师提出问题,在内心当中已经有了标准答案,如果学生的回答不是很令人满意,教师就会进行引导,让学生领会自己的想法,最终回答出标准的答案。从教学的角度来说,教师应当平等地和学生相处,并且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学习活动,在现实当中,教师却变成了教学主体。例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这句诗,教师在讲授时没有必要引导学生记忆这句话是为了颂扬无私奉献的一种品质,如果学生不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学习古诗词,就只能死记硬背,这并不利于提高学习成绩。
二、小学语文教材(苏教版)如何完善古诗文教学
1.要真正认识到学生才是教学主体,教师发挥引导作用
对于古诗文教学来说,占据主体地位的是学生,而教师一般发挥主导性作用,这一点是必须要明确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更好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师应当正确指导学生进行各项教学实践活动,包括反复阅读、自主思考、提出疑问、解决疑问以及讨论分析,教师要和学生积极互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例如,在讲授《七步诗》时,学生们无法想象亲人之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在这种时候,教师可以简单讲述《三国演义》当中的故事,从而加深学生对这段历史的理解,最终使他们愿意继续学习这首古诗词,并从中体会到作者通过简短的诗词所抒发出来的悲伤与愤慨。要通过教学活动将学生的素质提升上来,这就离不开非智力因素,必须使学生们真正喜欢上古诗文学习,并且愿意积极探索,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2.要注重古诗文学习的几个要素,加深体会
第一是读。众所周知,想要真正把握文章的内涵,最关键的就是反复阅读,可以看出读是放在首位的。同样一篇古诗词,多阅读幾遍,就会理解出不同的含义。例如很多学者研究《水浒传》,为了深入把握好作品的内涵,他们往往会反复阅读。通过分析,我们已经认识到读的必要性,所以在讲授古诗词时,应当鼓励学生多度,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自由朗诵,逐步探索古诗词当中所蕴含的情绪,而教师仅仅给予一定的引导。第二是吟。在朗诵诗歌方面,古代人和我们现代人是不一样的,古代人往往用长声来朗诵,强调抑扬顿挫,并称之为吟诗,这样可以读出古诗词的节奏感。而在教学实践当中,教师也可以对古人的这种朗诵方法进行模仿,并且教会小学生如何正确朗诵。通过电视媒介,小学生会观察到古人是如何吟诗作对的,这更有利于学生们进一步效仿,注意声调和节奏,通过这种方式朗诵,会使诗词更具有韵味,也会让小学生更喜欢古诗词学习。第三是画。小学生更习惯通过画画来抒发心理情绪。教师在讲授古诗词时,可以要求学生用画笔描绘出诗中的意境,由此更贴近诗歌本身的含义。有很多古诗词描绘了自然场景,其中包括“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学生通过画画的方式,可以进一步了解古诗词,并且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第四是演。小学生正处于喜欢玩闹的年纪,因此,教师在讲授古诗词时,可以结合他们的这个特点,采取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比如,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来表演诗中所蕴含的场景,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表演才能真正表达出古诗词的意境,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总的来说,古诗文这种传统文化蕴含着复杂的情感以及优美的意境,所以更容易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喜欢上这种文化,应当使学生们通过学习感受到古诗词所独具的魅力,以此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更好地理解古诗词。
【参考文献】
[1]董涛.浅析小学语文古诗文教材选编及教学[J].才智,2017(25):198.
[2]李娜,段作章.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助学系统的分析研究[J].亚太教育,2016(1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