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昵平
摘 要:“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为黑板、粉笔、挂图,加三角板和圆规的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容量及效率受到很大的限制。如何把教学任务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让学生对这门课程感兴趣,愿意学,主动学,笔者认为,只有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将互联网+和机械制图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教师才会教得轻松,学生才会学得愉快,教学效果才会事半功倍。
关键词:“互联网+”;机械制图;教学;影响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2015年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为黑板、粉笔、挂图,加三角板和圆规的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容量及效率受到很大的限制。如何把教学任务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有效完成,让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达到愿意学、主动学的效果。笔者认为,只有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即在教学过程中,将互联网+机械制图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教师才会教得轻松,学生才会学得愉快,教学才会效果事半功倍。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机械制图教学经验,谈谈“互联网+”对机械制图产生的影响。
一、“互联网+”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主动、愉快的学习,才会在课堂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意识。运用互联网+可创设与课堂教学迥异的教学环境,指导学生开展学习,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在上《机械制图》的绪论时,首先让学生思考四个问题:①为什么要学习《机械制图》课?②学习它有何用途?③这门课程包含哪些内容?④重点和难点是什么?”然后播放互联网上设计工程师与机械工程师之间交流的视频、机械工厂操作工人加工零件的视频、使用机器时的说明图视频等。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就会明白图样的概念:零件图(加工零件)、装配图(装配机器或部件)。并且通过观看视频,分别从三个角度阐述图样的意義:设计者、制造者、使用者。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图样是交流传递技术信息、思想的媒介和工具,是工程通用的技术语言。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从心里上感知,我们要一定要学会和掌握这种语言。
二、“互联网+”对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影响
机械制图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制图和读图能力,其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即根据图形想象所加工零件的形状,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也就培养了空间想象力和读图能力。而对技工学校的学生来说,普遍存在空间想象力较差,视觉空间不理想的现状。所以对他们来说机械制图是一门较为难学难懂的课程。针对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不足的问题,要把实物、模型等教具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想象,尝试让学生自主想象,让学生多练习,然后通过互联网+做一些动画视频,分解演示作图的过程,从各个视角来看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比如在三视图投影教学中,就可以用互联网+进行投影,然后结合立体图,从各个视角引导学生观察立体图,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初步了解每一个点、每一条线的来龙去脉。在讲授相贯线时,采用三维立体造型,动画演示两轴线垂直正交、大小不等的两个圆柱相贯过程以及两个几何体形状大小和相对位置变化对相贯线形状的影响等内容,形象生动,直观逼真,为学生理解和掌握相贯线的求解奠定基础。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我还从网络上下载了一些图形和模型,让学生之间进行比赛,看看哪些同学能又快又准地找到对应的模型和图形,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三、“互联网+”对学生能动性的影响
在现代教育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和学生应该是互动的合体。学生作为学习的独立的个体,其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人们重视。那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该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呢?《机械制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要求记忆的东西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是要多看图、多思考、勤动手。“互联网+”教学,形成了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资源、网络教学软件、网络教学系统、网络教学视频等诸多全新的概念,不仅帮助教师树立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改变了课堂教学手段,提升了教学素养,而且,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不再流于形式,而是通过互联网,突破了课堂上的时空限制。在互联网天地中,学生几乎可以随地随时、随心所欲地与老师交流,同伴沟通。教师在运用各种绘图软件讲解制图知识时,学生可以直观的通过电脑看到虚拟的三维世界,并根据自己的想象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反应,运用绘图软件将学生的想象变成虚拟的现实,来验证学生的想象。这样可以在学生思想中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与研究制图的极大兴趣,使学生的内因与外因有效的结合起来,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课堂时间毕竟有限,学生之间知识结构和接受知识的能力也有差异,所以学生能接受的知识也不相同,为此教师可以因材施教,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家校互动平台,布置不同网络作业,可以在第一时间和学生交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一直在关注着自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互联网+”对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的影响
采用互联网技术辅助制图教学,可以利用AutoCAD计算机绘图工具在上课前制作出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素材,利用网络共享的课件适当修改制作出符合本专业学生的课件。在课堂上,还可以根据临时所需下载一些相关的动画图片,让上课内容更直观生动。在CAD环境中,对已有图样的修改是很方便的,使用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实际需要随时绘制,派生各种图样。教师授课后小结时也可以随时调用各种电子素材。达到了传统教学中无法实现的效果。这样可以彻底的从传统板书绘图中解脱出来,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并且又使学生更好的理解题目,提高了上课效率。
总之,经过几年的“互联网+”机械制图教学,使我深刻的体会到“互联网+”教学的好处:即生动、形象、高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实现传统学实现不了的情境、动画、实验等;方便教师的教学设计,更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进而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信息技术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音像出版社,2000 .
[2] 刘敏钰.基于建构主要理论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及教学设计,2006.
[3] 王建华,盛琳阳,李晓东.计算机辅助教学使用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
[4] 余胜泉,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临沧高级技工学校)